屬蛇命中幾個兒子
文| 媽
前幾天晚上我正忙著寫 呢,閨蜜突然給我發來。一接起來,就聽她唉聲嘆氣地跟我抱怨,
你說孩子都是屬金魚的嗎?為啥剛說好的事兒,她一轉頭的功夫,就像沒發生過似的呢?
怎麼了?受到親閨女的暴擊了?
還不是因為看動畫片……
在閨蜜斷斷續續的吐槽中,我終于弄清楚了來龍去脈。
原來剛吃過了晚飯,她家小姑娘要看動畫片,明明講好了只看一集小馬寶莉就關掉,結果看完了寶莉還要看佩奇,怎麼講也不聽。
“咱們剛才說好的只看一集,你答應過呀!”閨蜜邊說邊關掉了電視。
這下可炸了了,小娃可不管什麼承諾,嘴巴一咧、肉腿兒一蹬就開始狂哭,哭得那叫一個肝腸寸斷啊,鄰居聽了都要的程度
(插一句題外話,曾經的媽也不信小孩兒能哭成這樣,直到有次去閨蜜家玩,小姑娘當場給我上了一課)
哭著還不忘了來個否認三連:“我沒說!沒答應!不行!”
本來閨蜜覺得哭就哭吧,讓她發泄完冷靜一會兒也就好了。
誰知道娃的神助攻——姥爺上線了。
一聽見孩子哭,倆老人是花也不澆了,碗也不收了。
也不說話,就在一邊兒假裝找東西,繞著娃來回溜達。
時不時的還輕輕嘆口氣,作痛心疾首狀。
閨蜜家那小人精,察言觀色的能耐可是專業級別的。一邊哭一邊偷瞄,一看姥爺的表情,明白了,有人撐腰了,更是敞開了哭。
一邊是親閨女的驚濤駭浪,一邊是親爹媽的暗流涌動,閨蜜夾在中間說不出的難受。
后來她實在是受不了這的,丟下落荒而逃,躲進屋子里向我發射求助信號
聽了閨蜜的話,我說,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排除掉干擾因素。
下次孩子吃完飯要看動畫片之前,你先把姥爺請出去散步,要不然大人都達不成統一戰線,這個問題永遠無解
(說起她家的老人和娃,那又是一個漫長的故事了這一趴咱們以后再展開)
然后咱們再聊聊,孩子為什麼會說話不算話?
對小朋友來說,“我想做的”和“父母的要求”經常是達不成一致的
一旦產生沖突,孩子就會想方設法的抵抗,激烈一點的像閨蜜家孩子,會大哭大鬧、耍賴,平緩一點的就會選擇拖延、磨蹭。
不用太過擔心,這都是孩子成長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這是因為他們的自控力還沒有那麼強大,對情緒的處理和對規則的理解,也還處在不斷的學習和發展的階段。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處于前運算階段的兒童(2-7歲)以自我為中心,會思考但不合邏輯,缺乏全面性,到了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7-12歲)能夠理解原則和規則,但也只能刻板的遵守規則,不能改變。
簡單點說,他還是只個孩子啊。
那咱們就只能任由他去嗎?當然不!媽要放大招啦!
想讓孩子遵守規則,首先就得不斷地跟他解釋規則,制定規則的時候越具體越好。
有時候咱們一廂情愿的認為跟孩子做好約定了,但很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答應了個啥
約定時,要引導孩子一起預想結果:如果不遵守約定的規則會帶來什麼樣的后果;再然后,你得扮演好一個人形鬧鐘
媽辦公室的姐,在常年跟兒子斗智斗勇中,了一手寶貴經驗。
她兒子有個最喜歡的娛樂項目,跟爸爸“瘋玩兒”,在床上假裝自己是體操選手,又是翻跟頭又是蹦跳,一玩就停不下來。
但晚上還有其他的事情,比如畫畫、做練習冊之類,要是任他玩,其他什麼都別干了。
開始娃也信誓旦旦的跟媽媽說,我就瘋玩半小時,一會兒還要畫我喜歡的恐龍呢!
半小時到了,媽媽去叫,結果惹來一頓嚎啕大哭,夾雜著含混不清的“我還要玩兒!!!”
后來同事學聰明了,從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就開始鋪墊,
今天回家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是什麼呀?
瘋玩兒!畫恐龍!看挖掘機書!
可以啊,但每件事只有半小時,如果前面的事情超時了,后面的時間就會變少哦!
沒問題!
答應的這麼痛快,你以為成功了嗎?大意了吧!
瘋玩時間該結束了,孩子哭著不答應。這次同事沒有干涉,讓孩子玩了個夠。然后畫恐龍的時間沒有了,孩子又哭了……
第二天放學,同事接著鋪墊,
今天最想做的三件事是什麼呀?
瘋玩兒!畫恐龍!搭樂高!
可以呀,但是你要記得,每件事還是只有半小時哦!昨天你一直瘋玩,畫恐龍的時間就沒有了吧!
啊……
瘋玩時間結束前10分鐘,同事就開始提醒了,然后前5分鐘、3分鐘再提醒,慢慢地把孩子從完全沉浸的環境中拉出來。(像不像你手機里的鬧鈴?對,找到這種感覺!)
時間到了,孩子依然有點戀戀不舍,但他也知道,如果還繼續玩的話,后面的事情是真的做不成,也就接受了。
現在娃自己還時不時地念叨“時間不等人”!
其實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們也會慢慢預見到自己的行為能帶來什麼樣的結果。說話不算話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承擔一次后果,比親說十次都管用。
但是,比起孩子,很多時候是家長的問題更大!
孩子如何學習規則? 觀察和模仿。他們更先模仿的對象,就是父母。
以前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孩子考到了約定的成績,可我不想兌現給他游戲的許諾了怎麼辦?”。
2000多萬的瀏覽量,熱度居高不下。還有2萬多條走心長評,雖然角度不同,但主題相同:“正人先正己,爸媽不守信用,長大后孩子也會成為一樣的人!”
像這樣承諾后又不兌現的家長,實際上非常常見。
《小孩的神秘生活》中的于子鑠,常被父母糊弄,這導致他非常沒有安全感,規則意識也非常薄弱,在幼兒園中也會不守承諾、規則。(這部綜藝很好看,戳小孩的神秘生活)
央視紀錄片《鏡子》中的家明,一心想去做流浪歌手、背包客,被父母阻攔后,輟學在家,不愿意跟父母溝通,脾氣變得暴躁易怒。
家明的所有憤怒不是因為父母的阻攔,而是 于父母的說話不算數。家明控訴道:“他們說考完試,我可以想干嘛就干嘛,可是考完試以后,他們說等他們有時間請假再帶我去,他們說話不算話,就跟逗小孩一樣。”(這部片也有觀影《鏡子》)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過一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最不滿意父母的12種行為中,“說話不算數”排在之一位,占43.6%。
父母的許諾總是多種多樣:
“等你考了一百分,我就給你買一套新樂高”
“期末考試能考全班前三,我就帶你去海邊玩”
“作業寫完了就給你玩游戲”
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只是隨口敷衍孩子,覺得孩子還小,記不住事情,就算不兌現承諾也沒什麼大不了。
但,真的是這樣嗎?
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中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告訴孩子不要吃掉眼前的棉花糖,等待15分鐘后再吃,就會得到兩顆棉花糖。
研究發現,能堅持忍耐更長時間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比如取得更好的成績。詳細的內容戳這里看《棉花糖實驗》
后來,羅徹斯特大學的教授 Celeste Kidd重新做了棉花糖實驗。
在這次實驗之前,她增加了兩個熱身小測試。她把孩子分成AB兩組,讓孩子跟研究人員一起畫畫。
研究人員告訴孩子,他們可以用這盒舊蠟筆畫畫,也可以等一下,她會拿新蠟筆過來。
A組的孩子等來了新蠟筆,B組的孩子等來了研究人員的道歉,“對不起,我們沒有新蠟筆了”。
類似的情況又重復了一次,這次是許諾有新的貼紙,同樣A組等來了,B組沒有。
熱身結束后,棉花糖實驗開始了,A組和B組孩子的表現差距格外明顯。A組的孩子,通過測試的比例比B組的孩子高出4倍。
這組數據直觀的展示出,的言而無信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就像前面說到的,即使孩子們原本非常有耐性,但也因為大人的不守信用,意識到自己的期待最終會落空,最終還是選擇了吃掉棉花糖。
被哄騙過一兩次以后,他們會覺得未來太不可信,還是抓住眼前的快!
“言而無信”會帶給孩子們失落,等待和付出換來的是失望,對于親密關系也是極大的傷害!
我兒時一件事,到現在都歷歷在目。大約我四五歲的時候,過年期間,大人們在打麻將,我覺得無聊,想要去樓下小公園玩,一位姨讓我不要吵,說打完這一把就帶我去。
結果我就默默地看她打完一把又一把,過了兩個小時還在酣戰,完全不記得跟我說過什麼。
這樣的事每年都發生很多次,以至于我從小到大都對她充滿了不信任。
▲前幾天跟吃飯時還聊起來這事兒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是我出國后之一年暑假回國,和十來位親戚聚餐。
席間,這位姨和舅舅們要求我必須說說“在國外學到了什麼”。我知道她根本無意聽,就想搪塞過去“學到不少東西,不過幾句話說不清楚呢”。沒想到他們不停地讓我說,幾個人都是不說不行的架勢……
我心想,好吧,那我隨便說幾句:“嗯嗯,學到很多東西。我……”沒想到之沒說完,姨就拉著舅舅們聊下一個話題了,“哎,你們知道老鄰居xx有孫子了嗎?”當時我都驚呆了(姥爺后來告訴我,他們也驚呆了),真沒見過這麼不守信、不尊重人的!
從那時起我們就不常見面了。直到今天,這位姨經常說,我從小對xx(我的名字)這麼好,她為什麼不喜歡我呢?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吐槽孩子說話不算數之前,先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言而有信。
托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99%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而榜樣的前提是放在確立父母與子女之間緊密、絕對的信任關系之上。”
你與孩子做的每一次約定,都是一次建立信任的機會。
所以,許諾之前要想好是否真的能兌現,最重要的是,一旦許諾了就不要反悔。只有我們一諾千金,教出來的孩子才會言而有信。
養娃這條路,從來沒有什麼一勞永逸的招數,但只有建立了緊密聯結、互相信任的親子關系,一切教育才有了堅實的基礎。
簡介:@媽愛分享(歡迎 哦),美國海歸,海淀家長,當當新書總榜之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 。專注于0-5歲寶貝的科學養育、學習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 !(5-12歲寶媽請 :@媽頻道)
以上就是與屬蛇命中幾個兒子相關內容,是關于親子成長的分享。看完屬蛇男幾月出生最富貴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