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是個坎是指虛歲還是周歲
我們素有很多的俗語,俗語大多都是通過經驗總結出來的。雖然過去的人在總結俗語的時候,并不懂得科學,但是經過后來發現,很多俗語確實是能夠被科學驗證的,是很有道理的,比如說“睡覺不能頭朝西”。于是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對一些俗語便會深信不疑。有一句俗語,很多人應該不陌生,那就是“七十三、八十四,不請自己去”。七十三歲、八十四歲因此也被我們稱之為“坎年”。很多老年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往往像是在開玩笑,但真到七十三和八十四歲的時候,心理還是很忐忑的。那麼七十三歲、八十四歲真的是所謂的“坎年”嗎?
七十三、八十四真的是老年人的“坎年”嗎?
“七十三、八十四,不請自己去”,讀著很上口,但其實并沒有科學的依據。這句話其實也并不是通過經驗總結出的,而是和至先師孔子和亞孟子有關。
了解孔孟的人都知道,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在公元前479年逝世,逝世時是72周歲。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逝世時是83周歲。我們知道,我國古代是不算周歲和虛歲的,年齡都是按虛歲算,所以孔子逝世時是73歲,孟子逝世時是84歲。
儒家文化對于我國的影響非常的深遠,自古我們就對孔孟非常的崇敬,稱之為 和亞。所以大家認為連孔孟如此厲害和的人都跨不過的年齡坎,一般人就更不容易垮過去了。所以就有了七十三、八十四,不請自己去的說法,也慢慢的流傳了下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是說的孔孟,就曲解了本意。恰好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又和本命年的尺度相吻合,所以很多人就把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傳成了坎年。
很多老人聽到了這句話,就信以為真,給自己了心理暗示,尤其是對一些心態比較差的老人來說,本來到了這個歲數,身體機能衰老,身體素質會下降,如果心態又不好,負面情緒太多,可能會容易出現問題。如果老人要是在73歲、84歲離去的話,大家就會不自覺地想到這句話,很多人就會深信不疑。
所以其實這句話,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也只是我們古人為了紀念孔孟兩位先師的總結出的俗語。其實如果老年人若能做到以下幾件事,會更受到長壽的青睞,不用過分的擔心坎年。
飲食健康合理。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消化能力也會不如從前,所以飲食上一定要注意調節。飲食上過于放縱自己,消化,就容易發胖,身體也容易出現問題。老年人飲食要盡量做到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適量吃高蛋白低脂肪的肉,不要吃太多的肉。要合理的搭配飲食,飲食多樣化,攝入充足的營養,攝入足夠的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吃飯吃七、八分飽、飲食有規律,對于健康長壽是很有幫助的。
良好的心態。心態對于身體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健康長壽的老人往往心態都很好,而憂慮過度,負面情緒太多的老人,往往就不容易和長壽結緣。所以老年人要一顆良好的心態,即使到了所謂的“坎年”,也不用過度擔心憂愁,不要總給自己心理暗示,開開心心的過好當下,其實并沒有所謂坎年。
經常鍛煉身體。人到老之后,身體機能下降,經常鍛煉身體能夠延緩身體機能的下降,延緩新陳代謝的下降,有助于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對健康是很有幫助的。老年人不適宜做一些的運動,鍛煉身體的時候可以做些溫和的運動,像是打太極,散步、舞劍等。鍛煉身體也不可以過度,要勞逸結合,容易和長壽結緣。
相信現在大家對為什麼成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為坎年已經有所了解了,也了解了其實這并不是坎年。生活上,吃好喝好心態好,經常鍛煉身體,就沒有所謂坎,活到九十多歲的高齡也是很有可能的。
以上就是與41歲是個坎是指虛歲還是周歲相關內容,是關于國學的分享。看完41虛歲有什麼忌諱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