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可以在古裝仙俠影視劇中聽到甲子的說法,甲子其實指的是天干地支紀年法中的干支之一,那麼天干地支紀年法中藏著怎樣的玄機呢?如果按照古人的紀年方法,我們如今的年份該怎麼計算呢?年份的更替又取決于哪一天呢?一起來看看吧。
天干地支紀年法定義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取義于樹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組合成如下六十個計時序號,作為紀年、月、日、時的名稱,叫“干支紀年法”。
六十甲子介紹
1~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紀年,六十年一個輪回。干支紀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開始,例如:2009年的立春是2月4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應是戊子年。公元紀年的一年以立春為界前后分屬不同的干支紀年,這一點不熟悉的人容易搞錯,應特別注意。
天干地支紀年計算方法
(1)將十天干、十二地支編號。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2)計算時,年最后一位的數對應天干的編號、用年數除以12,得到的余數對應地支的編號,合起來就是該年的干支紀年法。
如2011年:最后一位是1,對應的天干的編號就是“辛”,再用2011除以12得到167余7,對應地支編號為“卯”合起來即2011年為“辛卯”年。
天干地支紀年起點
整個干支歷的最初起點應該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
干支歷每一年的起點則應是建寅那一天,即立春日,而不是現在農歷的元日(即正月初一),農歷的歷法是月亮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陰歷,是根據月亮的盈缺而來的,和干支歷并不完全吻合,我國農歷是陰陽歷,有月亮歷也有太陽歷,其中狹義的農歷即陰歷,根據月相而來,而廣義農歷中的節氣則是太陽歷,根據太陽運行而來,干支紀年的年與年之間的分界點在立春日,立春建寅,立春日開始算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