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被富養大的女孩說:遇見他后我開始吸毒,再也沒停過

解夢佬 6 0

我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民警對某個城市酒店進行突查時,發現一對男女正在房間吸毒。男的民警認識,一個吸毒慣犯,叫小斌,29歲。女的卻是第一次見。民警查了身份證,發現女孩只有20

我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民警對某個城市酒店進行突查時,發現一對男女正在房間吸毒。

男的民警認識,一個吸毒慣犯,叫小斌,29歲。

女的卻是第一次見。

民警查了身份證,發現女孩只有20歲,叫小潔,還是個學生。

小潔說,她和小斌在網上玩游戲認識,兩人見面后不久就發展成了男女朋友關系,經常在一起玩游戲。

有一天,兩人在網吧打了通宵游戲,困得不行,小斌拿出一顆綠色藥片,讓小潔“提神”。小潔也沒多想,用小斌自制的漏壺吸了幾口,果然清醒多了。

從此以后,兩人在網吧打游戲累了,就去“提神”……

當小潔開始懷疑這個“藥片”是毒品的時候,已經上癮了。每天如果不吸一點,就覺得人生很灰暗。

最初這些毒品由小斌提供,但不久后小斌說自己沒錢了,小潔就開始給他錢買毒品,直到被警察發現。

審訊的時候警察很奇怪,一個學生怎麼會有那麼多錢?小潔說是問家里要的。

小潔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父親做生意,母親是一家企業中層干部。

警察聯系了小潔父母,告訴了他們女兒吸毒的事。

小潔父親很震驚,他說平時女兒要錢他們從不限制,想著女孩子要買衣服、化妝品,還要和同學出去玩,但沒想到女兒會吸毒。

警察告訴小潔父親,她“男朋友”是個吸毒慣犯,很多吸毒犯會利用戀愛,為自己找一張長期“毒票”。

小斌長得帥氣,女孩子會對他心動。他可能會在這些女生中挑選經濟條件比較好的,與她們談戀愛,誘惑她們吸毒,再靠她們出資供自己吸毒。

小潔并不是小斌的第一張“毒票”,他之前還有過好幾個這樣的女朋友。

警察勸誡小潔,告訴她這種毒品很可怕,繼續吸會“瘋掉”。警察也對小潔父母說,讓他們看好小潔,不要再和小斌聯系。

為了讓女兒遠離小斌,小潔父母將她送到外地讀書。

幾個月后某天半夜,小潔父親突然聞到她房間有股濃烈的香味,父親踢開門發現,小潔正在驚慌失措地藏匿吸毒用品。

后來小潔承認,小斌找到了她。本來她已經和小斌斷了聯系,但是小斌在網上給她留了很多言,說很思念她,很后悔,自己很愛她,希望兩人還能和好。

這些“甜言蜜語”讓小潔動搖了。小斌找小潔的目標當然不是單純地想和她談戀愛,不久之后,兩人又開始吸毒了……毒資還是小潔出,她找同學借了錢,還在網上貸了款。

小潔父母把她送進了戒毒醫院。據說小潔在醫院狀態還不錯,父母打算出院后送她出國。

小潔出院后對父母保證,絕對不會再和小斌聯系,如果聯系,她就去死。此后小潔開始認真準備出國資料,她父母也放心了一些。

本來一切都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但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再次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一家快捷酒店服務員清理房間時,發現了垃圾中疑似有吸毒工具。報警后,警察通過監控鎖定了小潔和小斌。

小潔出院后,小斌找到了她,兩人見面后不久,又開始吸毒。

小潔父母終止了她出國事宜,再次將她送進戒毒醫院。可不久以后,小潔卻離開了,她給父母留下字條說,對不起父母的養育之恩,這麼長時間戒毒反復,讓她對自己絕望。

小潔至今音信全無,小斌也消失無蹤……

癮,是一個人的內在空洞。有些人內在有很多空洞,比起那些內心堅固的人,他們更容易上癮,因為他們需要填補的空洞太多。

引誘小潔的,并不只是毒品,而是毒品+“愛情”。容易被誘惑陷入成癮狀態的人,本來就具有一些潛在特質。

小潔心中,有什麼空洞?

警察問過小潔,為什麼明知道小斌不是好人,還對他戀戀不忘。

小潔說,自己一開始確實被小斌的外表吸引,但她更迷戀小斌“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體貼。

小潔父母一直忙于工作——父親專注于自己的生意,母親也把工作放第一位.很多年來,一家人能聚在一起的時間很少。

父母對她的虧欠,全用錢去彌補。她生活中物質無憂,但從小就感覺孤獨,和父母也沒法交流。

小斌對她很好,只要她打個電話,小斌就會立即出現在她面前。小斌讓她覺得自己被人在乎,被人愛,被人需要。

小潔是個在生活中被富養大的女孩,但是在情感上,她一直處于嚴重匱乏狀態。她內心空洞,需要有情感去填補。

肚子越餓的人,就越容易選擇垃圾食品,情感饑餓的人,也會選擇垃圾感情。

小潔戒不掉的,并不只是毒品,她也戒不掉小斌給的“虛假”感情。她在醫院戒毒時,效果其實不錯,但醫院能幫她戒除的只是毒癮而已。

如果毒品和情感捆綁在一起誘惑她,她如何逃脫?

其實富裕家庭孩子吸毒問題,在國外早有研究。

家境富裕孩子的吸毒問題,常常與焦慮和抑郁相關,這些孩子的自我報告中顯示,因為父母常常忙于工作或者各類社交,使得他們從父母那里獲得的親密情感和親自指導比較少。

由于家境富裕,這些孩子從小還會參與很多活動、課外班,進一步造成他們與家庭成員疏遠。

很多父母因為不能陪伴孩子成長,內心會感覺愧疚,他們更容易用金錢去補償孩子——我滿足不了你陪伴的需求,就滿足你的欲望吧。

還有一些家庭,會雇傭保姆去承擔本該由父母承擔的事情,這樣一來,孩子與父母關系會更加淡漠。

很多父母會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或在孩子已經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后才意識到,自己對孩子關懷不夠,重新開始彌補孩子。

但此時,家庭成員之間關于愛的信任感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他們之間情感上的距離也并不容易修復。

而且進入青春期以后,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會下降。想讓他們再像童年期那樣接受父母的“影響”,非常困難。

其實父母在童年期給與孩子陪伴,真正的作用并不在于“陪”本身,而是在于和孩子建立起一種堅實的心理連結,增加他們對于“家庭”的概念,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人生態度,甚至伴侶選擇。

如果父母真的太忙怎麼辦?

目前有研究發現,無論對于富裕家庭的孩子,還是貧困家庭的孩子,只要父母能盡量保證與孩子一起吃晚餐,孩子很多適應問題就會減少。

這項研究在美國廣為人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也遵循這項研究。

白宮特派記者曾在書里寫過,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總統,奧巴馬的工作繁重。可是不管多忙,他都堅持一個原則——每晚6:30要和家人一起吃飯,每周最多錯過兩次。

富養一個孩子,不只是給他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還需要有精神支撐和情感陪伴,一起吃頓晚餐,并不是難事,除非忙得超過奧巴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