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人不知道人生意義是什麼,當代人自我探索水平白皮書

解夢佬 23 0

原標題:60%的人不知道人生意義是什麼,但“追求愛與被愛”仍是最普遍的目標《當代人自我探索水平白皮書》你真的了解自己嗎?你是否清楚自己想找什麼樣的工作、想要怎樣的伴侶和親密關系

原標題:60%的人不知道人生意義是什麼,但“追求愛與被愛”仍是最普遍的目標 《當代人自我探索水平白皮書》

你真的了解自己嗎?你是否清楚自己想找什麼樣的工作、想要怎樣的伴侶和親密關系?你追求的人生意義是什麼?對于實現自己的理想生活,你的信心程度怎麼樣?

這些不僅僅是形而上的靈魂拷問。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不斷更迭的時代,我們比過去更需要持續的自我探索。

當一個人更加了解“自我”、對“自我”的概念更加清晰時,ta往往更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更有機會開啟人生更豐富的可能性。

十月中旬,KY發布了一項有關當代人自我探索水平的調研,共回收有效問卷25,554份,其中女性83.48%,男性15.08%;在年齡方面,18-25歲被訪占比55.74%,26-30歲被訪占比28.18%,31-35歲被訪占比9.14%;從婚戀狀況看,59.87%單身,27.21%戀愛中但未婚,10.24%已婚。

從學歷水平來看,大學本科被訪占比58.13%,碩士及以上被訪占比26.18%;在居住地域方面,國內被訪中,來自一、二線城市的被訪占比84.47%;從收入水平來看,年收入在20萬以上的被訪占比45.33%。

下面來看看調查的結果——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當代人更喜歡在個人活動中確定自己是誰——高達76.63%的被訪者經常通過閱讀、觀影等個人活動來進行自我探索,比“與親友溝通、討論”(45.06%)高出31.57%。除這兩者外,寫日記(32.62%)作為一種私密的書寫表達,也是當代人自我探索方式的一種重要途徑。

而與個人體驗、人際互動等活動相比,進行心理咨詢、參加培訓或相關課程等偏向于專業性的方式則尚未被人們廣泛接受。

*變老可能意味著你會更加了解自己

當代人普遍有多了解自己?在調查中,我們欣喜地發現,超過半數(56.32%)的被訪表示,相對了解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年齡是影響自我了解程度的關鍵因素之一。年齡越大,對自己的了解程度越高:36-40歲組被訪了解自己的比例高達68.96%,而18-25歲組被訪了解自己的比例則為53.02%。年齡越大的人人生閱歷越豐富,對自我、他人及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更多的觀察和思考。

另一項有趣的影響因素是收入水平:年收入在50萬以上的人群比50萬以下人群更清楚自己是怎樣的人。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收入水平更高的人擁有更多的資源,也更有余力將手中的資源用于自我探索。但由于二者是相關關系,反過來解釋也是可能的,甚至更為合理——越知道自己是誰,事業發展目標越明確,就越有可能賺更多。

人們的居住地也對自我了解的水平有影響。調查發現,生活在一線城市的被訪中,有58.28%自我了解程度較高,而在四線城市,相應的數據只有49.92%。從趨勢上,所處城市越發達,人們對自己的了解程度越高。發達地區的經濟水平和文化氛圍都更有利于人們去展開有關自我身份、自我價值的思考。

*面對負面情境,年長的人更能夠有效應對

在自我探索過程中,應對負面情境仍然是不小的挑戰。本次調查結果顯示,38.11%的被訪者認為自己能夠有效應對負面情境,但對此表示“不好說”的人也有37.03%。

另外,較為年長、教育水平更高的人,比年輕人和教育水平較低的人更有能力應對負面情境。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和教育程度的提升,人們的自我價值感來自更多方面,而不像更年輕的時候,可能失戀或者僅僅學業的失敗就會讓我們感到自己一無是處。多元的自我價值感有助于我們應對突發的負面事件,從暫時的受挫中修復自我。

*婚姻讓情緒更穩定?關鍵仍然在于年齡增長

在調查中,接近半數(44.99%)的被訪情緒穩定性較高,日常活動不容易受到情緒影響;但同時,也有33.78%的被訪表示,經常因為情緒失控影響工作學習或者生活。

分析顯示,年紀越輕的人,越容易因情緒失控造成負面影響。我們在過去的文章中也曾探討過,隨著年紀的增長,人們更有可能意識到人是復雜的、可變的,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不同的反應,也更不容易因為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那樣”而陷入失控的情緒。

已婚人群也顯現出更高的情緒穩定性,但這只是表面現象,關鍵仍然在于被訪者的年齡。36.36%的處在戀愛關系中的人認為,自己經常因為情緒影響工作,相對的已婚人士比例只有26.75%。但是,當我們控制年齡這一變量時,婚戀狀態的差異就變得不再顯著了。

*變老也讓我們對自己的社交能力評價更高

在本次調查中,超過六成被訪認為自己社交能力不算太好(KY:社恐的作者寫到這里松了一口氣……)。相對來說,年紀越大、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多的人對自己的社交能力評價越高。有趣的是,我們還發現,對自己社交能力評價更高的人,對于自己的職業規劃也更明確。

值得一提的是,在了解自己、應對負面情境、情緒控制和社交能力這四個方面,均有三成左右的被訪選擇了“不好說”。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一件事:仍有3成人在自我認知上,是覺得不夠有把握的。很多人并不是完全不了解自己,只是尚未完成全部、充分的自我探索;歷盡千帆,我們仍在路上。

本次問卷調查針對職業規劃、親密關系、人生意義、自我信念四個方向具體進行了探究,接下來,讓我們分別看看大家在這四個方向上進行了怎樣的自我探索。

在職業規劃方面,不到三成人認為自己有明確的職業規劃,而61%的人表示“不好說”或者“不明確不清晰”。看起來,大家對于職業道路的選擇大部分還是比較迷茫的。亦有許多人表示“計劃趕不上變化”,但自己仍然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尋找職業方向。

職業規劃的明確程度也與人們的所在行業有關。在此次調查中,對自己職業規劃最為明確的職業是心理行業從業人員,選擇非常明確和明確比例之和為56.48%,高于排名第二的教育行業20.76%。而最不明確的是從事電子商務和就職于國企事業單位的被訪,均有50%左右的人認為,自己職業規劃“不明確”或者“非常不明確”。

調查顯示,在未婚且沒有結過婚的人當中,有44.83%的人表示自己的擇偶標準比較明確,超過55%的人認為自己的擇偶標準還“不明確”或“不好說”。整體來看,教育水平越高,年紀越大,人們的擇偶觀越明確。

具體而言,在我們的粉絲中,普遍的擇偶觀與社會主流有差異,最重要的前三項分別是“三觀一致”、“性格”和“身心健康”,分別占69.71%、50.73%和28.97%。而年齡、生育及養育觀念、家庭經濟背景等相對傳統的擇偶標準,則排序列位倒數。

盡管擇偶觀越來越清晰,但人們步入婚姻的意愿并不高。只有14.02%的無婚史(包括單身和戀愛中)的被訪表示目前想要結婚,結婚意愿一般的被訪占比36.81%,意愿弱或非常弱的占比47.50%(另有1.66%表示不知道)。(這一定程度也取決于關注我們的粉絲群體的特性——一群獨立意識強的新人類)

也就是說,有至少三成左右的人有明確的擇偶標準,但逾八成被訪目前并不想要進入婚姻生活。當然,考慮到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處于18~25歲年齡段,人們可能只是暫時沒有考慮結婚,而非不想或打算不婚。

無論目前單身還是正在戀愛,36-40歲的無婚史人群是最想要結婚的。另外,相比起男性,女性更不愿意結婚。可能對一些女性來說,結婚所伴隨的“付出”遠多于“得到”,過多的付出成為了她們步入婚姻的阻礙。

一個有趣的發現是,雖然總體來看人們結婚意愿普遍不高,但在教育水平更高、收入更高的人群中,想結婚的人是更多的。這可能也側面反映了結婚需要相對更多的資源和投入能力。

前文提到,人們在擇偶時并不看重生育及養育觀念是否一致。這是否意味著,當代人的生育意愿較低呢?針對本次受訪人群的數據反饋支持了這一觀點:總體而言,僅有不到一成(7.82%)的被訪想要孩子。

在已婚被訪中,有45.09%的人已育有子女,其余只有9.82%想要更多的孩子;在處于戀愛關系但未婚的被訪中,有結婚意愿(“非常強”或“強”)的被訪占比19.40%,但有生育意愿的被訪(“非常強”或“強”)僅占7.80%。

整體來看,當代人對于人生的意義仍亟待探索。64%的被訪選擇了人生意義“不明確或非常不明確”和“不好說”, 選擇“明確”的被訪占比30.55%,而選擇“非常明確”的僅占5.34%。

從性別差異來看,男性比女性更明確自己的人生意義 。男性當中,明確或非常明確自己人生意義的被訪占比40.19%;女性當中,這一比例則為35.12%。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男性更早、更多地被周圍環境鼓勵去探索自己想要什麼,也更被社會允許去做各種可能的嘗試,而這些嘗試能夠幫助他們更篤定自己的人生意義。

如生活觀察一致的是,年齡越大、教育水平越高的人,越明確自己人生的意義。另外,收入越多的人越明確自己的人生意義。當然,反過來解釋也是可能的——那些明確自己人生意義的人,會在事業上有更明確的目標和追求,并體現在更高的薪資水平上。

那麼,當代人都在追求怎樣的人生意義呢?在那些明確自己人生意義的人們當中,認為意義在于“家庭幸福,有愛的人,被人愛和在乎”的人最多,占77.95%;其次是“享受生活”(60.12%)和“獲得新的知識、信息和技能”(58.38%)。

“二十幾歲的時候,物質,感情,大部分我想要的東西幾乎都得到了,而我卻在那時候陷入了低谷,因為我找不到什麼意義了。

后來我的咨詢師告訴我,人生應該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個被拆分開來的目標。你是來‘度過’這一生的,不是來‘完成’這一生的。

抱著這個想法我開始改變自己看事情的角度,曾經覺得結婚成家是個任務,完成了就結束了,到后來我才發覺,那只是開始。去體會我們朝夕相處中所有開心和不開心的點滴,那些流動和充盈的愛,才是真正的人生意義。”

——崍崍,女,31歲

有意思的是,根據調研,有77.95%的人認為家庭幸福,被愛和在乎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但只有14.07%目前沒有婚姻關系(包括單身、戀愛、離異和喪偶人群)的人(占所有被訪的12.63%)想要結婚——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當代人更加注重親密關系的本質,但沒有那麼信賴婚姻關系了。

“我和我的女朋友已經穩定交往兩年多了,但最近讓我感到焦慮的是,她著急結婚,而我卻有些猶豫。這絕對不是意味著我不夠愛她,而是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彼此相愛,可以長久陪伴就已經是最美好的事情了,為什麼需要結婚呢?(尤其是在我們還不打算要小孩的情況下)。

而且,現在離婚率那麼高,它根本就保障不了什麼,如果兩個人不相愛了還因為婚姻硬要捆綁在一起,不是更可悲嗎?我愛你,我愿意和你在一起度過未來的人生,這就足夠了。”

——小禮,男,28歲

面對想要的理想生活,人們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去實現它?在本次調查中,有31.10%的被訪表示有信心(包括非常有信心)過上自己規劃的人生。

與“人生意義”部分的人群劃分相一致,男性對實現自己的人生規劃也更有信心。另外,年齡較大、收入較高、教育水平較高且身處發達城市的人,也是對實現自己人生規劃最有信心的人群。

在諸多人生信念的可能性中,過半數人持有的信念是“我會過上幸福的生活” (55.93%)和 “我值得被愛”(52.32%)。但是,也有接近1/4的被訪(23.25%)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確定的人生信念。

人們的人生信念是如何形成的?84.48%的被訪認為,自己的人生信念大多來自于自己的經歷和體驗。

遇到人生抉擇時,當代人主要從哪些方面獲得繼續前進的力量?本次調研顯示,人們最重要的力量來源依次是“內心信念的鼓舞”(76.64%)、“朋友的幫助和支持”(55.38%),以及“家人的理解”(49.30%)。

找到信念,對于鼓舞我們前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人生的不同面向,每個人探索的程度、遇到的困惑都是不同的。在問卷的開放征集部分,KY粉絲也向我們提出了自己當下的一些迷茫:

“獨自生活在一個跟成長環境非常不一樣的環境中,文化沖擊和信息時代造成的社會運作的巨大改變,使得長輩的經驗不再那麼具有指導意義。

自己從小被灌輸的價值觀是非觀等有時與身處的現實有不小差距。如何在劇變的環境中、在缺乏前人有效經驗的指導下自處?”

在所有讓人們感到迷茫的領域中,“個人成長與發展”、“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和“親密關系”是困惑最集中的領域,分別占所有被訪的54.68%、44.45%和43.51%.

“我最迷茫的事情,大概就是不知道還能不能遇到那個共度一生的人吧。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浮躁,感情變得越來越速食,再加上日益增長的年紀,越來越窄的社交圈,還有自己對感情越來越失望的心情,要遇見那個人,真的太難了。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放棄了,我還是會主動交朋友,也接受相親,只是也會做到一個人生活下去的心理準備和實際打算。如果你出現了,我感到欣喜,如果我們無法相遇,我也會一個人過的幸福充實。”

——aran,女,29歲

本次調查也發現,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人們最希望獲得的支持包括獲得前輩或同行者的經驗分享(62.95%)、專業機構的指導和理論技能的學習(60.00%) 。

KY作者說:

自我探索并不是長大成年后就會自然而然完成的事。它復雜而多面,貫穿了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每個不同的個體,在不同年紀,都有ta亟待探索的獨特領域。

我們今天寫下這份《當代人自我探索水平白皮書》,一方面是想呈現當代人自我探索的整體概況,另一方面,也希望開啟更充分的討論,讓我們能在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道路上彼此支持、相互鼓舞。

不知道看完今天的文章,你覺得自己的自我認知在人群中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報告里有符合你的情況的結論嗎?來評論區一起留言討論吧~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中的一段話,若你感到迷茫,希望它能給你啟發:

“要容忍心里難解的疑惑,試著去喜愛困擾你的問題。不要尋求答案,你找不到的,因為你還無法與之共存。重要的是,你必須活在每一件事情里。現在你要經歷充滿難題的生活,也許有一天,不知不覺,你將漸漸活出寫滿答案的人生。”

以上。

正文到此結束。

找到真實的自己,達成充分的自我認同,是每個人畢生的修煉。這條路沒有終點,因此“自我認同”這門課永遠不會畢業;這條路也不是賽道,因此無需和他人攀比、為自己所謂的“落后”而焦慮。

只要有意識地開始自我探索,你的困惑和迷茫總有一天會交由自己解答:人生宛如一盞燈,你是自己的掌燈人;而探索自我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道路,伸出手勇敢向前走,你終將找到人生的開關,并且堅定地打開它,點亮自己的理想生活。

當然,在探索自我的路上,并不是只有孤獨與自己為伴。一貫信仰“幫助人們過上更精彩的人生”的AXA安盛保險,也希望能夠在你的人生路上助你一臂之力。今年安盛保險以全新定位進入中國后,更是堅持“盛放人生,穩步未來 Know You Can”的品牌承諾,作為你生活中的合作伙伴,協助你“打開人生開關”,用車險,健康險,財產險等服務為你保障平安和健康,讓你在探索人生的路上無憂前行。

安盛相信,你有足夠的自我信念支撐你打開人生開關、做出選擇。但是,你在做選擇時是怎樣的姿態?你是否可以正視自我,找到自己的熱愛和激情?是否能在決策時,守住定義和分類自己的權力?是否有足夠的自我堅定,相信自己可以擁有完美生活?在這里,KY和安盛保險聯合開發測試「打開人生開關,與真實的自我相遇」,看看人生路上你是怎樣的選擇者;快戳閱讀原文,踏出了解自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