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雙11了,室友在群里發了一張購物清單,她已經做好準備血戰雙11了。室友小算了一下她的購物車,看中的東西大概1w不到的樣子,不過現在還沒戰斗完畢。室友和我年紀一樣,但卻是
馬上就要雙11了,室友在群里發了一張購物清單,她已經做好準備血戰雙11了。
室友小算了一下她的購物車,看中的東西大概1w不到的樣子,不過現在還沒戰斗完畢。
室友和我年紀一樣,但卻是一個活的比較“瀟灑”的90后。
別看她這樣無所謂的買買買,實際上她才剛剛大學畢業,工資5k不到,但是她和男朋友欠下的各類消費貸已經超過了6位數了。
與此同時,他們兩還經常安排我各種吃喝玩樂,聽她淡定地說起自己的各項負債和旅行計劃,我都替她肉疼,亞歷山大。
美林美銀的一份報告顯示,比起買房,這屆年輕人更愿意把錢花在喜好上。81%的人愿意把錢花在旅行上,65%的人愿意出去吃飯,55%的人愿意健身。
但是事實上,有大部分年輕人和我一樣,看了看自己的購物車和銀行卡余額,默默地關掉了手機,嘆了口氣,只能用心說一句,“與此相比,我還是愿意繼續窮。”
你是真的窮嗎?
現在很多年輕人,如果看真正的收支水平,看起來似乎真的變得越來越“窮”了。
大多數人都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焦慮,無論一個月拿著多少薪水、有沒有股票、存款和房子,我們總認為自己窮得比誰都徹底。
月光、窮忙、無存款。表面上光鮮亮麗,實際上襪子已經滑到了腳底。
然而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標準,人均收入少于3000元/年的才算得上真正的貧困,而我們幾乎所有人都在這個水準之上。
實際上,“真正的窮人”要比我們慘多了。
吃不飽、穿不暖、沒學上。這才是貧窮給予人真正的痛苦。
很多人口中的窮并不是溫飽的窮,而只是“不滿足”。其實你可能沒有那麼窮 ,而是你可能感染上了“貧困病”。
你可能早就有一顆“窮”的種子被埋下。
在豆瓣上看到一個有趣的觀點:與富人相比,花費大量精力在購買和投資上做選擇,是窮人之所以無法掙脫貧困的主要因素,而這一點至今都未被引起重視。
想節約生活成本,于是列了個雙十一購物清單,花上半個月的時間研究,只為省下幾十塊錢;
想添置一些新衣服,卻糾結衣服的價格,轉而買了一大堆不喜歡而不貴的作為彌補;
想學習一項新技能,寧愿在免費的百度云資源里苦苦尋覓,也不愿意花錢買專業的付費課程;
如果不幸中招以上癥狀,那麼你也許已經患上了“貧困病”:因為錢不夠,買東西花很多時間糾結,結果生命也不值錢了。
不寬裕的經濟狀況讓我們盲目地做出很多選擇,而不停地選擇則會消耗一個人的意志力,造成“決策疲勞”。
這種決策疲勞常常會扭曲一個人的判斷力,導致他們投入學習、工作以及其他行動中的意志力變少,自控力糟糕。
而這種潛意識里的窮與盲目,大多數來源于父母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這個這麼貴,買了能干嘛?”
“閨女,咱家窮,我們買不起這個”
“你看你,多大的人,為什麼不知道節儉一點?”
如果你從小就常常聽到父母哭“窮”,即便他們的本意是想教會你勤儉節約的美德,但其實也是在你的心里種下了一顆“窮”的種子。
其實你可能是因為太在乎。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稀缺心態】,是由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塞德希爾·穆來納森提出來的。
他發現,長期處在匱乏稀缺狀態下的人,都會慢慢被環境所改變,逐漸形成一種稀缺心態。
即【越缺什麼,越在乎什麼】。
從小就被灌輸“缺錢”的觀念,我們就很有可能會形成強烈的“金錢崇拜”,由衷地覺得錢是個好東西,特別渴望賺錢,又特別不舍得花錢,從而嚴重影響自己的認知判斷能力。
因為覺得缺錢,所以在意金錢勝于一切。很多年輕人擺脫不了沒錢的困境,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窮,而是在于把錢看的太重要了。
貧窮會限制想象力,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曾經有一則采訪放羊娃的新聞,中央電視臺的記者采訪一個西北放羊的孩子:
“你每天干什麼?”
“放羊。”
“放羊是為了什麼?”
“掙錢。”
“掙了錢呢?”
“娶媳婦。”
“娶了媳婦呢?”
“生娃。”
“生了娃,讓他干什麼?”
“放羊。”
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放羊娃“人窮志短”,只知道放羊。但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坐井觀天的“放羊娃”呢。
很多人為了減少開支而放棄深造機會,為了避免短期的資金消耗而忽視了長期的成長;
很多人為了一份可觀的收入而選擇職業,為了眼前的利益而犧牲了長遠的職業規劃;
很多人為了回避風險而選擇小而快的投資,為了守住自己的錢而放棄脫貧的可能性。
貧窮心態會限制一個年輕人的想象力,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它束縛住你的手腳,限制住你的思維,讓你壓根都沒有去實現夢想的勇氣。
寧愿買買買,用廉價的物品填滿自己的空虛的心靈,也不愿意為自己的未來花上一分錢。
這樣的日子久了,就會陷入迷茫和自我否定的循環中,因為“窮”而無法做出改變。
覺得“窮”會影響你的認知。
在生活上精打細算,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在“省錢”上耗費認知資源,也會影響到其他認知的表現。
在一次心理實驗中,被試者被隨機分到“貧窮”(經費少)和“富裕”(經費多)情境中,在進行完一些買東西的任務后再完成一些需要意志力和控制力的認知任務,貧窮組的人在后續任務上的表現明顯更差。由于貧窮削弱了意志,這也妨礙了他們獲得更大的成功。
在風險決策中,我們常會面對這樣的選擇:是現在獲得較低收益、還是未來獲得較高收益。
人們的選擇會隨著“未來”的遠近,和收益增加的程度而改變:“未來”越遠,就得有更高的收益。
這種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對收益的滿意度折損的現象,叫做時間折扣率。
研究表明:對未來充滿不確定、害怕冒險的人,對未來收益的折扣率就大,更加不愿意為未來投資,而愿意冒險的人,則更可能受到大收益的誘惑而冒險,未來收益折扣率低。
擁有“貧窮心態”的人,由于長期形成的“本能”則會選擇當下的收益。
實際上,只要手頭緊張,我們就會不自覺地更看重眼前收益,更不愿意冒險而失去脫貧的機會,也更難擺脫貧窮。
沒錢沒幸福,錢真的可以買來快樂嗎?
《鸚鵡螺》雜志發表過一篇題為《為何貧困是一種疾病》( Why PovertyIs Like a Disease )的文章來分析貧困心理。
作者庫珀40歲,年薪超過70萬美元,擔任過投資銀行的經理,還是杜魯門國家安全項目的成員。表面上看,他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是典型的成功人士。
但不為人知的是,他總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常常自我質疑,充滿焦慮,不敢要小孩,因為總覺得錢還沒有攢夠。
患有“貧困病”的人,會擔心和焦慮自己現有沒有賺到足夠的錢,擔心現有現有的收入會中斷或者出現意外,生活中充滿壓力感和不確定性。一旦收入減少就會感到消極、悲傷和絕望。
然而錢并不能買來快樂。沒錢的時候人們認為只要有了金錢就會讓生活更快樂,但真的掙到了之前的目標,卻不一定那麼快樂。我們逐漸適應了收入帶來的新生活后,又會出現新的目標。
研究表明:收入水平較高的人,對于自己的生活相對滿意,但在具體的一個時刻一個時刻的幸福感中,他們只比其他人稍稍高出一點點。
他們比低收入人群更容易焦慮,且不太花時間在具體的享樂為主的活動上。更重要的是,收入帶來的生活滿足感似乎是片刻的、轉瞬即逝的。
所以有錢并不等同于幸福。
年輕時沒有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染“貧窮”的病毒,陷入貧窮的思維當中去。
不要為了短期的沒錢而焦慮,轉變稀缺心態,從長遠的角度去規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愿景和使命到底是什麼,以及該如何實現,這才是我們需要去做的。
最后,用中國第一位女實習艦長韋慧曉在一段采訪視頻結束本文:
“一種價值觀呢,是戴著非常昂貴的手表,好顯示出來自己身價百倍,另一種價值觀是我這種價值觀,一塊不貴的手表,因為我戴過了,所以身價百倍。”
要知道,真正的該關注的,不是錢,而是我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