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加。一些專業群體對本次疫情的關注程度也持續升溫。許多心理咨詢機構和個人開始召集心理志愿者,準備向疫區群眾貢獻自己的專業力量。據悉,有的心理志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加。
一些專業群體對本次疫情的關注程度也持續升溫。
許多心理咨詢機構和個人開始召集心理志愿者,準備向疫區群眾貢獻自己的專業力量。
據悉,有的心理志愿者交流群人數已達上千人。
與此同時,也不斷有同行在后臺留言,希望通過我們對疫區開展心理援助工作。
這些自發的助人行為深刻體現了助人工作者的熱情和善心。
為大家點贊。
然而,對于打算開展疫區心理援助工作的同行。
在行動以前。
有幾個問題不得不進行思考。
首先,需謹慎評估大眾群體的現實心理需求。
謹防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尷尬局面。
有武漢地區的咨詢師同行反饋,隨著醫療資源支援和社區的持續宣傳,大眾群體的心理狀態基本穩定,大家正忙于給醫生捐款買物資,自發接送醫生護士上下班,并沒有想象的情緒崩潰。
在醫療衛生系統工作的同行也表示,醫院開設的心理熱線都是正常運轉狀態,并沒有多少人求助。
其次,需評估自身是否具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經驗,以滿足開展援助工作的需求。
避免汶川地震后防火防盜防咨詢師的“人間慘劇”再次發生。
汶川地震發生后,大量滿懷激情的“心理咨詢師”自發涌入災區為群眾“送溫暖”。
卻因為缺乏必要的危機干預技能給災區群眾造成了二次創傷。
在熱情散去后,這些迅速做鳥獸散的咨詢師也使得一眾當事人陷入孤立無援的悲慘境地。
由此,防火防盜防心理咨詢師成為汶川地震后咨詢師留給大眾的第一印象。
嚴重損害了心理咨詢師的專業形象。
最后,心理危機干預或心理援助也講求時機。
當“事件”正在繼續。
大家正眾志成城“防御”疫情。
于其跑到醫護人員和病患家屬面前詢問你是否需要安慰?
不如多捐款捐物來的實在。
待時機合適,大眾需要時下再開展相關活動或許更為妥當。
我們當然不反對大家的助人行為。
任何人的的熱情和善心都值得鼓勵和提倡。
當前情況下針對部分人群的心理危機干預也是必需的。
但作為心理咨詢師。
在作出任何專業行為以前,都需謹慎的評估與思考。
至少,要做到不添亂。
也不要為了“表現”自己而強行“加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