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很可能是睡眠不足導致的,但不必過分擔心

解夢佬 1 0

你昨晚睡得好麼?如果晚上睡得不踏實,第二天又很焦慮,那麼,本月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上的一項研究就是您必須了解的內容了。眾所周知,睡眠不足會導致焦慮情緒,健康人群也是如此。但

你昨晚睡得好麼?

如果晚上睡得不踏實,第二天又很焦慮,那麼,本月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上的一項研究就是您必須了解的內容了。

眾所周知,睡眠不足會導致焦慮情緒,健康人群也是如此。但新的研究表明,深度睡眠或慢波睡眠的數量與和焦慮情緒的相關程度是最高的。這是因為大腦在慢波睡眠期間為大腦的情緒網絡提供了“改善/抵抗焦慮”的支持。

睡眠不足不僅會讓第二天的狀態特別不好,

還會引發焦慮情緒。

為了研究睡眠的焦慮之間的聯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Eti Ben Simon及其同事們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首先,研究小組招募了18名學生進入實驗室:一組是一整夜的閉眼睡覺,另一組是一整夜不睡覺。參與者在晚上和第二天早上都需要填寫一份焦慮問卷。第二天白天,他們還觀看了令人厭惡的、情緒化的視頻,在參與者觀看視頻的同時,研究人員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觀察他們的大腦活動。

doi:10.1038/s41562-019-0754-8

研究人員發現,與睡了一整晚相比,熬通宵者負責調節情緒的內側前額葉皮層(mPFC)活動數量較少,而層次更深的情感中心——邊緣系統——如杏仁核,則顯得過度活躍。資深作家馬修·沃克(Matthew Walker)認為,這就像是大腦“踩著情感加速器的油門,剎車系統卻工作不足。”

結果非常明顯,在睡眠不足的學生中,大約有一半學生的焦慮分數較高——達到了臨床焦慮癥的水平。而事實是,這些分數直接與大腦活動的變化有關:那些mPFC活動下降最快的人,焦慮得分也最高。

那麼,睡眠如何減輕焦慮的呢?

在參與者觀看視頻的環節中,那些有著更多慢波睡眠的參與者mPFC的活動更大,而邊緣系統中的活動更少。因此,深睡眠恢復了大腦前額葉調節情緒的能力,并防止焦慮的升級。

該小組還進行了一項在線研究,記錄了154名各個年齡階段的參與者4天期間的睡眠和焦慮水平。受訪者的數據顯示,睡眠質量可以預測第二天的焦慮水平,甚至在睡眠期間出現細微的干擾也會增加焦慮感。

鑒于睡眠和焦慮障礙在大部分西方國家有著較高的患病率,理解這兩種狀況的內在聯系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者認為,需要改善干預策略,以提高那些因為睡眠不足而導致焦慮之人群的睡眠質量。作者認為睡眠可能是焦慮障礙的“非藥物干預措施”。可能我們以前沒有足夠重視睡眠對焦慮的影響,顯然,這項發現特別令人敬佩。

科普作家Matthew Walker在其著作《我們為什麼睡覺》一書中講述了缺乏睡眠很容易成為最大的公共健康挑戰之一的原因,他還說,睡眠是導致過早死亡和殘疾的原因之一。

但是,知道睡眠不足會導致焦慮、記憶力減退、過早死亡、各種精神疾病,也極有可能會變成一種暗示——讓人更加焦慮,而出現失眠癥狀。事實上,當我無意中將Matthew Walker這本令人驚訝的書推薦給母親后,其中“失眠會縮短壽命”的觀點引發了她對睡眠的擔憂。以至于她現在越來越難以入睡。

那麼,在某些情況下,這樣的研究是否會無意中加劇睡眠障礙(盡管這是科學家們試圖解決的問題)的發生呢?

我們認為,擔心睡眠導致的傷害比睡眠不足本身更具危害。

因此,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普及這些發現。首先需要建立更大格局:有時候,睡眠不足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睡眠不足并不一定意味著災難。還需要值得記住的是,個體差異可以減緩睡眠剝奪的負面影響,另外,有一部分人的遺傳傾向會導致他們天生就睡得少。

然而,這些爭論不應該讓人們或社會忽視睡眠導致的健康問題。

良好的睡眠對人體的諸多重要功能都有幫助,尤其可以緩解焦慮。無疑,我們今后必定持續的向人們傳遞健康睡眠知識。或許,找出最好的睡眠方法也很重要。

Ben Simon, E., Rossi, A., Harvey, A.G. et al. Overanxious and underslept. Nat Hum Behav (2019) doi:10.1038/s41562-019-07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