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是更可怕的傳染病

解夢佬 9 0

1.絕望的父親和丈夫某天深夜,刷微博,看到一位武漢絕望的父親,他也是一名丈夫,他的微博透露:他一家六口有兩人已確診新冠狀病毒感染,他和他母親,他的癥狀較輕而母親癥狀較重,現在他

1.絕望的父親和丈夫

某天深夜,刷微博,看到一位武漢絕望的父親,他也是一名丈夫,他的微博透露:他一家六口有兩人已確診新冠狀病毒感染,他和他母親,他的癥狀較輕而母親癥狀較重,現在他懷孕38周+的妻子也有了畏寒,發燒等疑似癥狀。

妻子懷的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而沒有感染疾病的2歲大寶,據他以前的微博透露,也是一位先天性心臟病的小患者。

最危急的是,高度疑似的孕婦,多家醫院都不敢收治,當時他多方求助無門。

1月31日7:29,他在微博寫道:

“昨天就這樣打了一天的電話,各種你們能想到的部門和機構都打過了。”

“感覺困在家里等死的感覺。”

在屏幕另一頭的我,也被這種恐慌和絕望深深攪動,然而我除了幫助轉發一下,什麼也做不了。

所幸的是,幫助轉發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了明星姚晨的轉發,終于迎來了轉折性的好消息:有一家醫院愿意接受高度疑似患者孕婦。第二天,孩子順利出生,成為高度疑似患者產婦自然分娩全國首例。

故事到這里,有一個圓滿的結局,然而緊接著,網上第二個,第三個類似的揪心的求助信息接踵而至。

除此之外,還有漫天的物資短缺,病例上升,以及各路未經證實但瘋狂傳播的關于疾病的小道消息……

如果那些已確診或高度疑似家庭身處絕望的漩渦中心的話,那我們這些隔著屏幕不斷接收各種信息的外圍的人,感受到更多的是對于未來的可能發生危機的恐慌。

“恐慌”成為近期攪動最多中國人的最主要的情緒,在各處發酵,這本身已經讓人開始恐慌。

2.恐慌,是應激的正常能力

疫情爆發以來,“恐慌”似乎已經成為一個核心詞語。

記得剛剛得知有不明肺炎的消息,群里的朋友們對于“不明”二字就開始恐慌,非典時期的記憶頓時涌來。

再后來,疫情逐漸擴大,各種恐慌彌漫而來,確診案例增加,恐慌,封城,恐慌,搶口罩,恐慌……

在疫情相對較輕的上海,我們都感覺到一輪又一輪的恐慌不斷襲來。更何況身處風暴中心的人?

然而可能我們不僅要面對現實的情況引起恐慌,更要面對想象中的恐慌,以及恐慌引起的恐慌。

前兩天因為聽說雙黃連能夠抑制病毒,于是出現了全國各地搶購雙黃連的現象。實際上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既不是疑似更不是確診,而是恐慌著自己有可能被傳染的人。

他們心中的恐慌,很大程度不來自于現實,而來自于想象,在想象中,自己似乎在不久的將來已經得了這個病,所以需要備著生病才需要的藥品。

對于恐慌的恐慌,這個也很普遍,很多人因為焦慮,因為恐慌,在隔離期間在手機上刷各種疫情信息,其中不可避免的是負面居多,導致恐慌的情緒在短時間內不斷聚集。而此時,這種恐慌的情緒本身就足以引起另一種恐慌:我這樣恐慌,是不是不正常?

我們很多時候會把“恐慌”看作負面的情緒,希望無論發生什麼情況,它都不會存在,我們都依舊鎮定自若,然而這樣實際上是反人性的,也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產生恐慌情緒,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應激反應,實際上,“恐慌”是一種調動機體進入戰斗狀態的情緒,是保護我們的“友軍”

在非常狀況之下,如何對待“恐慌“,如何利用好這一支“友軍”可能是我們最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3.適度的“恐慌”,是怎樣的?

作為一種應激的預警情緒,“恐慌”通常在危機真正發生之前就已經出現,這時候適量的“恐慌”的出現,是為了讓人們有更快的行動去為危機做準備,比如說儲備口罩,尋找醫院之類。

雖然“恐慌”給人的感覺并不舒適,但正因為這種“不舒適”,它推動著生命個體的自我保護功能啟動。

只要這個“恐慌”沒有過量,可以說,留一點恐慌,反而有利于度過危機。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是——

什麼才是適度范圍的恐慌?

判斷的標準很簡單:看這樣的情緒有沒有影響你的正常生活,你的行為有沒有失調和紊亂。

比如,你刷著手機看著新聞心慌慌,但是一日三餐也沒少吃,雖然焦慮得半夜睡不著,但第二天也還可以睡到中午才起來,嗯,目測生活節奏只是有一些微調。

即使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絕望的父親,雖然在那樣極端的條件下,面臨著種種絕境,但他依然保持著不斷嘗試,不斷聯絡的行動,最終給妻子和孩子爭取來了進醫院生產的機會。

即使帶著強烈的情緒,也沒有擾亂正常的行動和流程,在慌亂中順利渡過,這,就是適度。

而不是,很多人以為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才是正常。

4.共存:接受情緒,控制行為

長久以來,很多人對情緒和行為的關系有一種誤解:將情緒和情緒引發的不當行為混為一談。

在對待“恐慌”這樣的情緒,存在著兩極的表現:要麼就是完全不想要這樣的情緒,想盡快消除這種情緒,要麼就是被“恐慌”所擊倒,出現一些非理性的行為。

很多人著急地問,面對“恐慌”要怎麼辦?實際上有可能他已經進入這兩極的狀態:“怎麼辦”的潛臺詞之一是“怎樣趕快把恐慌趕走?”而光顧著問“怎麼辦”,也代表著在行為上已經陷入了停滯甚至有可能混亂。

過度的恐慌容易讓人陷入這兩種極端的狀態,而破局的關鍵,并不在于找到所謂特效藥“怎麼辦”,而在于第一步“分化”:把恐慌的情緒和行為分開。

有意思的是,在疫苗的攻堅戰中,分離出病毒株也是很關鍵的一步,所以“分化”不管是在物理上和心理上,都是最重要的一環。

恐慌的情緒,不必然導致慌亂的行為,如果它在我們的覺察之下。

意識到自己是恐慌的,接受自己目前的恐慌,更能一定程度上把恐慌的感覺降到不影響行為的程度。

在疫情之下,很多武漢的醫院人員爆滿,醫院超負荷,發生擠兌現象,很多疑似重病一時都無法找到床位,原因之一在于其實很多其他普通感冒發燒的人也深深恐慌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要求醫院必須給自己查肺炎,這就是讓沒有覺察的慌亂影響了自己的行為。

5.為什麼說是沒有覺察的慌亂呢?

因為所有直接轉化為行動的情緒,都幾乎是沒有經過覺察處理過的。

覺察,就像一塊海綿墊,情緒經過它,首先得到了緩沖;

覺察,也像一層濾紙,情緒經過它,也得到了凈化;

覺察更像一面鏡子,情緒經過它,我們能夠更加看清它的樣子。

當恐慌襲來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急急忙忙趕走它,或者完全忽略它,而是停下來,和它在一起,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和時間好好看一看它:

你,是因為什麼而恐慌?有現實的原因嗎?

如果有,現實的原因會造成多長的時間內會造成多嚴重的后果?

恐慌,給你的身體帶來怎樣的感受?

恐慌,讓你心里有了哪些想法?

恐慌,讓你想做什麼?哪些是有實際意義的,哪些只是為了消除恐慌情緒?

……

通過這樣的覺察,能篩選出“恐慌”中幫助推動我們自我保護的部分,也能夠漸漸剝離出那些想象中的“恐慌”,讓我們不必為了尚未出現的威脅而消耗過多的精力。

過濾到最后,總難免有一些不安在心頭,那也是為我們自己留一個“把門兒”的,時刻準備著,應對下一輪危機。

學會與這支“友軍”協作并肩,是在特殊時期,為我們的身體和心靈做的最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