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幾個月夫妻、幾年夫妻、幾十年夫妻最近,我和我的編輯聊到了《幸福三重奏》,我們都感覺這檔講夫妻關系的真人秀,蠻多東西值得探討的。才華橫溢的朗朗,真正的“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
1.幾個月夫妻、幾年夫妻、幾十年夫妻
最近,我和我的編輯聊到了《幸福三重奏》,我們都感覺這檔講夫妻關系的真人秀,蠻多東西值得探討的。才華橫溢的朗朗,真正的“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女神一樣的吉娜,有主見、活力四射的陳意涵,溫和暖心的許富翔……
不是說我不羨慕朗朗和吉娜這對神仙眷侶的甜蜜,也欣賞陳意涵和許富翔之間那種歲月靜好、舒服自然的相處。可是,與這兩對相比,張國立和鄧婕之間的相處,是最讓我佩服和感慨的。與兩對年輕夫妻的甜蜜不同,張國立和鄧婕的相處,是帶著磕磕絆絆的。比如,鄧婕等榨菜準備做飯,結果張國立在買榨菜路上和老鄉不知不覺聊了起來。再比如,張國立好奇地在數房間里到底裝了多少臺攝像機,這邊鄧婕已經不耐煩地一遍又一遍地在催張國立收拾東西。
可是,這種“家常便飯式互懟”的另一面,是張國立鄧婕夫妻30年風雨同舟的婚姻。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相遇了,動心了,無論出于生物本能還是潛意識的精心安排,兩人雙雙淪陷愛河,不能自拔。你儂我儂,雖天大地大,我們的眼中,卻只能裝下彼此。這種感覺,真的是千金不換。現在回想起這動心的一刻,你的內心是不是仍然會情不自禁地萌動一下?無論我們最后構建了什麼樣的親密關系,我們大都走過動心和甜蜜的階段,并且,在接下來,必然向著真實的關系,一往無前地走下去。
當我們走入真實的關系,我們才發現,蒙太奇夢幻般的濾鏡退去之后,你看到了:沙發里塞著的臟襪子,你想向東他偏要向西的南轅北轍,一言不合就起的爭吵,以及“雞蛋要煮幾分鐘”的生活瑣碎。
關系,哪里有容易的。
2.好的關系,都是一個“去毒化”的過程
什麼才算好的關系?
好的親密關系,乃至所有好的關系,都是一個去毒化的過程。
什麼是去毒化?
首先,好的關系,都要經歷“放毒”的過程。“放毒”的過程包括什麼?比如,做真實的自己,展現自己的“陰暗面”。你在關系中展現出最真實的樣子,我也在關系中展現出最真實的樣子。而真實的自己,一定是不完美的。真實的自己,除了我們的優點外,還包括自己的各種成長的烙印、性格的特點。比如弱點、缺陷,甚至那些不為人知的“陰暗面”。
比如,鄧婕和張國立,這對老夫老妻就非常真實。哪怕在攝像機前,他們同樣展現出了,即便走過幾十年共同生活的兩個人,他們仍然有各自的偏好和特點。
張國立練字,鄧婕覺得,臨摹寫字嘛,有什麼難的,我來!結果自己一寫,才發現,真的不容易,寫毀了幾個字之后,連忙把寫毀的字帖藏起來,還“警告”張國立:不要多說。平時,小的爭吵不斷,你不樂意的時候,我哄你兩句;我不開心的時候,你再遷就我一下。這就是張國立和鄧婕相處的常態。
越是親近的人之間,越真實。這一點,還特別適用一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見的“窩里橫”。對別人,態度隨和,甚至還能被稱為“好脾氣”,但是,換到身邊親近的人身上,脾氣甚至可能變得差到不可理喻。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
比如,我爸的脾氣,在外面的人看來,那是相當隨和,但是在我們家里人看來,我爸脾氣的核心特點就是“固執”,北方人稱之為“軸”:一條路跑到黑,完全聽不進去別人在說什麼。
再比如,我大學的時候,某一年暑假結束后開學,室友的爸媽過來送室友到學校,看到我們就說,我們家孩子脾氣不好,你們多包涵。但是,事實上,我們都覺得我們這位室友脾氣好得不得了。
這是空間上呈現的差異,面對不同的人,呈現的自己是不同的;還有時間的差異,比如,當我們和一個人關系越來越近時,我們就發現這個人變得越來越“壞”——不是真正的“壞”,而是變得越來越不那麼完美,越來越真實。
3.沒有表達過“攻擊性”,這段關系還沒有真正開始
“放毒”的過程,還包括:表達攻擊性。沒有表達過攻擊性,一定意義上,這段關系還沒有真正開始。
每個人都不好惹,每個人都有攻擊性。攻擊性中,藏著我們的需求,當然,也藏著我們的情緒。通過合適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攻擊性,這會讓我們更有力量。
表達攻擊性可能并不難,在一段足夠長或者深入到一定程度的關系里,大多數人是會表達攻擊性的。但是,難在這種攻擊性到底能不能被看到并且被轉化。如果不能被看到和轉化,那麼,這股能量就會淤堵或者被壓抑,最后,變本加厲。這種攻擊指向自己,就是抑郁;指向對方,就是傷害。所以,沒有被看到和轉化的攻擊性,最終會傷害關系或者關系中的人。
我的一位來訪者,她非常需要被傾聽,但是,她的老公就是做不到這一點。這里插一句題外話:希望被傾聽,這一點對于關系中的女人來說,太重要了。電影《終結者2》中,施瓦辛格扮演的終結者,是一個機器人,但是,他卻經營好了一份相當不錯的夫妻關系。別人很驚訝:你是個機器人誒,你怎麼做到的?施瓦辛格說:很簡單,只有你肯幫孩子換尿布,傾聽,并且還能比較幽默,就足夠了。
話說回來,來訪者希望得到老公傾聽的這個訴求沒有被滿足,她開始和老公吵架,其實吵架是在通過“提高分貝”來表達自己的攻擊性。但是,“提高分貝”無果,她的老公還是沒有學會傾聽。那麼,這份攻擊性就沒有被看到,最后,來訪者說:我仍然需要傾聽,對于對方不肯傾聽,我仍然憤怒,但是,我知道他改不了,所以,我干脆什麼都不說了。“什麼都不說”,也是一種攻擊。遺憾的是,自始至終,來訪者在關系中表達的攻擊性都沒有被看到和轉化,這嚴重傷害了關系,夫妻關系越來越差,最后,兩人分手。
關系就是自體+動力+客體。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就是“自信和熱情”,活力可以在自體和客體之間流動。動力指向自己,就是自信;指向他人,就是熱情。而好的親密關系去毒化的過程,就是可以把“自體”和“客體”之間的動力,由“死能量的部分”變成“生能量的部分”的過程。能夠轉變關系中的“壞”,才是好的關系。而“接納和轉化”攻擊性本身,就是“去毒化”的過程。
為什麼說,我們鼓勵去建立長期的關系,而不是輕易地放棄一段關系,就是因為,只有在長期的關系中,給關系和彼此足夠的時間,我們才有可能等到攻擊性被看到,并且被轉化。
4.好的關系,是需要經營的,也是需要挑選的
攻擊性之所以能夠被看到和轉化,除了關系是好的關系之外,如何構建好的關系,其實也是有方法的。這里需要說明兩點:
第一,表達攻擊性,需要方法。那就是,我們在表達攻擊性的時候,盡量多表達自己,而少去指責對方。
第二,好的關系,確實是需要挑選的。并不是每段關系,我們熬的時間足夠長,都能迎來轉變。如果對方就不是一個可以給你足夠抱持的人,或者,我們自己在處理關系上,存在問題,那麼,這段關系也就等不來轉變。所以,關系是需要挑選的,我們自己先要成長,再去挑選具備能力和我們去建立一段我們所期待的高質量關系的人,并且,雙方努力,才能構建一段好的關系。
所以,有的關系,隨著關系的深入,在彼此變得越來越親近后,越來越多地展現了自己真實的一面以及自己的攻擊性。“熬”過了這一階段,關系變得更加深入;“熬不過”這一階段,關系就在這個階段戛然而止,甚至斷裂。
兩性親密關系,是所有的“關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類。所以,如果說到兩性親密關系,我不羨慕那些戀愛中不知今昔是何昔的人,我更羨慕那些相伴走過數載、成功經營了一段長期、結實而深入的關系的人,為此,他們付出了很多努力:用心經營,相互抱持,一起成長,并且,從未放棄。
關系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不需要努力,就能坐享其成的,恐怕是神仙才有的待遇。
只羨鴛鴦不羨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