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不完美的積極轉化,讓孩子懂得助人助己

解夢佬 10 0

走進上海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的一間教室,老師正給孩子們呈現一堂主題為《看見的情緒》的心理輔導活動課。通過情景故事、游戲、多媒體等方式,孩子們了解了不同的情緒并尋找應對策略。特別的

走進上海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的一間教室,老師正給孩子們呈現一堂主題為《看見的情緒》的心理輔導活動課。通過情景故事、游戲、多媒體等方式,孩子們了解了不同的情緒并尋找應對策略。

特別的是,在課堂里坐著的不僅有普通的學生,還有一些較為特別的孩子——他們都患有中輕度的身體障礙或是心智障礙。

近日,由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局、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學院主辦的“貝慈在行動 融合共成長”——上海市寶山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展示專場活動在上海大學附屬小學舉行。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貝慈”讓孩子幫助孩子

在校園中,總有一小群需要特別關注的孩子。他們或許視聽受損,或許肢體傷殘,或許智力障礙,又或許有著一定程度的自閉癥。

(圖:示范課展示)

當普通學生和這些孩子共處同一課堂時,他們會怎麼做?

兩年來,這樣的課堂常常出現在上海市寶山區的8所學校里。8個班級的327名學生,向特殊青少年敞開了大門。課堂上的孩子沒有慌張躲閃,而是彼此尊重,和樂融融。

而創造這個機會的,正是這個名叫“貝慈”的融合項目。

項目領銜人,寶山區教育學院心理教研員蔡素文這樣詮釋:“貝慈”即“BASE”,分別代表:B-Believe相信;A-Academic理論的;S-Social社會的;E-Emotional情感的。

中文名“貝慈”,寓意“懂得即慈悲”。

該項目建立在融合教育這一全新的特殊教育理念之上,通過特別設計的教育環境和教學方法,讓有中輕度身心障礙的特殊學生,和同齡孩子一起在常規學校接受教育,適應主流學校的校園生活。

(圖:寶山區教育學院副院長沈偉正在做項目匯報)

“貝慈”不僅給了特殊孩子上普通學校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給了普校的學生去了解不同的生命形態的機會,讓他們關注身邊人、身邊事,包括身邊的隨班就讀兒童,擁有同理心、學會尊重、完善自我,培養社會情感與積極心理品質。

兩年來,秉持著“我們不一樣,我們都一樣”的理念,“貝慈”致力于為所有學生提供適切的教育,讓他們擁有高質量的學校生活與積極的生命體驗;

同時消除限制與界限,倡導沒有特殊,只有特別;沒有援助,只有共生,讓“不同”成為另一種教育資源,給“不同”賦予另一種積極意義。

對此,上海大學附屬小學來校長朱燕感受頗深。她說,“貝慈”課堂讓孩子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一面。

(圖:展示會現場專家和試點學校交流與碰撞)

作為“貝慈”融合項目試點學校之一,寶山區美羅家園第一小學季誠校長帶領的團隊都是這一項目的堅定支持者。“我們經常說要幫助關心特殊孩子,卻很少對身處同一課堂的普通孩子提出‘支持’、‘共生’、‘接納’這些概念,而這些積極的心理品質,卻恰恰是每個孩子都需要學會的生命教育課程。”

在寶山區教育學院德研室張雯看來,貝慈課程的推進是寶山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積極心理成長共同體”的定向延伸與縱深發展,是寶山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充實與豐富,落腳點培養生命個體的善良、公正、包容、體諒、愛的能力等積極心理品質,進而獲得幸福感,貝慈課程是面向所有學生的生命教育課程。

“五大課程模塊”+ “活動延展課程”打造尊重多樣性的課堂文化

聽說孩子的班上有特殊學生,家長們大多會有疑慮和擔憂: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不同,這課該怎麼上?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

“融合教育的挑戰在于,特殊學生在普通班里的一些特殊的表現、行動,可能會不被老師和同學理解,以致不敢接近他們。”展示會上,兒童特教心理專家曾凡林教授如是說。

那麼,“貝慈”課堂是如何拉近普通孩子與特殊孩子之間的距離呢?

據了解,貝慈項目研發了《貝慈在行動》小學生社會情感心理微課程。微課程基于社會情感,分成了自我了解、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自我激勵、社會決策五大模塊,培養小學生的社會情緒技能。

(圖:項目領銜人蔡素文老師做項目執行匯報)

蔡素文介紹,“貝慈”課堂形式多樣,例如通過情景故事讓孩子們了解各類障礙,讓他們通過游戲體驗尋找幫助策略,又如會設置“心情陽臺”這樣的小機關看見自身優勢等。

課程在各類活動中體驗與感受,老師以愛與被愛的能力這一積極品質作為設計主旨,激發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除了常規課程以外,“貝慈”融合項目還開展了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志愿者老師們通過各種途徑,帶領孩子去認識各種癥狀,及其表現和形成的原因。

自主研發游戲包,設計一系列配套的主題活動,活動讓學生看見更多,了解更多,活動延展了“貝慈”課程的廣度與寬度。

在寶山區教育學院副院長沈偉看來,貝慈項目的課堂,引導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學會在不同情境中理性思考,作出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決定,學會調節情緒、應對交往的困擾,擁有“有我、有你、有他”的內在格局,提升社會適應力。進而更專注于學習,更有勇氣面對挑戰,成為內心有力量,責任有擔當的有社會情懷的小公民。

回歸教育本質,營造“走向生活的學校德育”氛圍

“貝慈”融合項目開展已滿兩年,大家最關心的莫過于效果如何?有什麼樣的衡量工具可以來佐證這些結論?

對此,蔡素文拿出了一組調查結果:在調控他人情緒、調控自我情緒、感知自我、感知他人和運用情緒這5個維度上,經過對項目班級學生的分析后發現,八所學校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在調控他人情緒上,三年級和四年級后測得分顯著高于五年級;在運用情緒維度上,三年級后測得分極其顯著高于四年級和五年級;成績與情緒智力存在顯著的相關,成績優秀的學生,在情緒智力的各個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成績良好、中等、合格以及需努力的學生。

由此可見,從自我意識到有效決策,從協助他人到自我成長,“貝慈”幫助學生獲得自我管理和社會技能,項目課程落腳點生命個體的善良、公正、包容、體諒、同理等積極心理品質。并且落實到行動中,成為可觀察、可檢測、可評估的具體行為表現中。

“貝慈”融合項目在為特殊學生的發展提供支持的同時,也讓普通學生在協助他人的過程發展自我。

“心理教育要做的是教孩子一些關于兒童心理問題的科學知識,并且要用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方式去呈現。”曾教授認為,“貝慈”融合項目巧妙地把心理健康和融合教育結合到了一起,效果非常好,是一次有成效的探索。

據悉,目前大部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入了后達標期。未來,各試點學校還將進一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體系、課程體系,進一步建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體系,注重學科之間、部門之間的聯動,拓展聯動的廣度、擴大聯動的效應、形成聯動合力,營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氣候。

寶山區教育局副局長葛玉華認為貝慈項目彰顯三大亮點:一是人文情懷在校園日常中顯現;二是注重實踐研究旨在縱深發展;三是資源路徑優化整合形成發展合力。貝慈項目為學校整體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全面成長貢獻了積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