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脾氣的根源,做情緒的主人

解夢佬 5 0

我們經常會聽到發脾氣的人說“都是因為他怎麼怎麼樣,才惹我生氣。。。”之類的言語,其實,對別人盛氣凌人發脾氣的人,根本上是一種欺軟怕硬的表現,試想你敢像對待孩子一樣,不分青紅皂白

我們經常會聽到發脾氣的人說“都是因為他怎麼怎麼樣,才惹我生氣。。。”之類的言語,

其實,對別人盛氣凌人發脾氣的人,根本上是一種欺軟怕硬的表現,試想你敢像對待孩子一樣,

不分青紅皂白就劈頭蓋臉地吵罵你的領導,你的上級麼?你肯定會三思而后言的,因為在你心里,

你已經對發脾氣的對象有了評估,沖他發脾氣他能原諒我,包容我,所以我任性。控制不住只是借口而已!

某日,一名教授在一個千人公開課上開講,臺下幾個小朋友在走道上奔跑嬉戲,

工作人員向教授交流了眼神,在一陣平靜之后,幾個孩子已經停止了奔跑的腳步,

滿場只剩下一個孩子沒有停下歡快的腳步,教授面帶尷尬地等了一段時間,在會場恢復平靜后繼續演講。

晚上家中,教授跟孩子交流,“寶貝,你覺得今天你表現的怎麼樣啊?”

“媽媽,我感覺我今天太棒了,全場小朋友都不敢跑,就我一個人敢跑。”

“是啊,媽媽也覺得你真的很棒,但是你有沒有替媽媽考慮過呢?”“沒有。”

“那你現在替媽媽想一下,你這樣做對媽媽好不好呢?”

孩子沉靜了一會兒,面帶恐慌地說:

“完蛋了,我們要住到街上去了。。。”“為什麼呢寶貝?”

“媽媽是給別人講課教別人怎麼教育孩子,別人會覺得媽媽教育孩子也不怎麼樣啊,自己在上面講課,孩子在下面亂跑,

那以后就沒有人來聽你的課了,沒人聽課媽媽就賺不到錢,我們就沒有地方住,那我們就得住到街上去了!”

相信家長朋友們如果面對這一刻的時候,多半會覺得孩子的搗亂傷害了自己的顏面,而火冒三丈,

但是,此刻的孩子,只是做了當時他自己覺得引以為傲的、正確的事情,孩子并沒有錯,

所以,生氣、憤怒的根源并不在于別人做了什麼,而是在于我們對事物的看法、解讀和對方產生了分歧,

我們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耐心地了解行為背后的動機,急躁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對方,

從而形成了慣性的應對,一場暴風雪雨就這樣在“情理”之中爆發了。。。

忘記是哪本書上說過:在人際關系的銀行中,發脾氣,生氣是對人際關系的一種透支行為。

此話不虛,在婚姻生活或者親子關系上,你發一次脾氣,就會把你之前付出的努力、辛苦一筆勾銷,修復關系要付出的努力會更多,更難。

很多朋友都會說,我也知道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怎麼辦?

首先,冷靜自己思考一下對方行為的動機,換位思考給予對方理解的空間;

其次,尋找自己生氣的心理需求,是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關愛,找到根源也能對情緒適應地釋放;

如果實在控制不住,那就要做好修補工作:

第一,等自己平靜之后,邀請對方進行心平氣和的溝通;

第二,真誠地分享自己當時情緒之下的需求并告訴對方你希望他如何滿足你的需求;

第三,也請對方坦誠地告訴你,他當時面臨的情況以及他的感受和需求是什麼;

第四,共同約定以后出現類似的情況的解決方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脾氣的改變也不是朝夕的事情,遇事先冷靜自己,盡量克制慢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