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小學生親子關系殺手排行No.1

解夢佬 3 0

1.輔導作業——破壞親子關系的罪魁如果做家有中小學生的親子關系殺手排名情況調查,我相信“家庭作業輔導”一定實至名歸。網上關于作業輔導的段子層出不窮,有媽媽被氣出腦梗的真實、有直

1.輔導作業——破壞親子關系的罪魁

如果做家有中小學生的親子關系殺手排名情況調查,我相信“家庭作業輔導”一定實至名歸。網上關于作業輔導的段子層出不窮,有媽媽被氣出腦梗的真實、有直戳家長心窩送房送車,現在就把需要輔導作業的孩子接走的調侃,有人民日報等專家、媒體為輔導作業支招……都足以證明這一點。

前幾天看到朋友們瘋轉的一個視頻,一位媽媽給女兒講借位減法,媽媽說不夠減你就借一下,孩子不理解問媽媽外一不借呢?媽媽氣急了喊:不借你提我!爆笑中感受到媽媽強烈的挫敗,可現實中何嘗不是呢,所有發生沖突、挫敗的輔導作業場面留給旁人的也許都有“值得嗎”“何必呢”這樣的思考。

一次訪談中,一位媽媽近乎慘烈地訴說了她和小學兒子之間的作業輔導歷程,在長達三年的輔導中,孩子成績從平均95分到了75分。看似平靜地訴說下滿是蒙圈的無奈,還有隱隱地被莫名推動地無法釋懷、無處安放的焦慮。

輔導作業為何會這樣,明明知道是這樣的結果家長們為何還前仆后繼甚至不惜犧牲親子關系為代價去輔導?我相信每個父母的動機都是愛孩子,希望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拿到通向未來之門的入場券,那究竟是什麼制造了輔導作業的慘烈呢?

2.集體潛意識讓輔導作業欲罷不能

我們僅從高考這個視角就能了解全社會的考試文化。從考前氛圍緊張,考當天人工降雨、警車開道,考后狀元炒作都能看出國人內心深藏的“狀元情結”。這是1300余年科舉制下深厚考試文化積淀而成。盡管“狀元”不再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效應,但現實功利仍能給學校和家族帶來短暫光環和榮耀。

“狀元情結”來源于長期植根于民族意識中的心理模式、認知習慣、文化傳統,演變成當下的“追求卓越”。其實追求優秀本無可厚非,可現在要追求的是高分率和滿分率,這便越來越接近集體潛意識的“狀元情結”了。“狀元情結”還連帶導致“名校情結”。由追求個人第一推演到追求“最好”的學校。

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教育已逐步邁向多元,但現實中大家都有一個共同感受:分數好,其他才華多多益善;分數不出眾,再多才藝也黯然失色。分數依然起決定作用。于是身背“狀元”情結的家長就將目光投向輔導作業,這成為家長參與和實現這些情結的出口和賭注,也成為家長自身評價系統的一部分。當然這里還背負著每一個家長作為孩童時未竟的愿望和夢想。

3.社會增壓系統造就母親無處不在的焦慮

有個好友大齡產婦,因為沒有多少奶水自責不已,無論怎麼勸說都無法緩解她的內疚。看似喂養問題,實則是集體潛意識對完美母親的要求,認為母親就應該如何如何,如果不能到完美母親的人設,就要被貶低和指責,甚至有觀點提出父母禍害論,這些標準、論調背后的假設就是母親應該為她的孩子負全責。

為緩解集體潛意識期待壓力,多數母親選擇壓抑、犧牲自己,但看社會上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做的全職媽媽、為了孩子不惜放棄一切,這不僅對母親不公平,也將母親推往一個感受不到背景支持且深不見底的增壓系統中,導致母子關系過近。

在這樣一種情形下,母親們為了降低來自社會、家庭對她們完美的期待,無意識中選擇放棄自主意識,聽從學校的、社會的、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以緩解自己內在的恐慌,并用行動來緩解對母親身份及孩子未來成長的焦慮和壓力。上名校、進補習班也許是當下的首選。輔導作業成為母親最直接掌控孩子、緩解焦慮的行動,當然,其中還承載著“我一講你就要會”的自戀。

4.輔導作業背負破壞親子關系惡名

從字詞結構上看,輔導是動詞,作業是名詞,輔導作業是動賓結構,作業如果是一個人的事,輔導作業說的就是兩個人的關系。

我們說在集體潛意識中的狀元情結與當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焦慮壓力,令母親們時時深陷無背景支持的挫折與外界壓力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們會更加緊張、更加執著地關注孩子、讓自己做得更符合完美母親的人設標準,以完成社會、學校老師對她的期待與要求。

此時,無論怎麼勸說母親放下焦慮似乎都再無用處。因為身處這樣一個增壓系統當中,她們已經無法把自己和孩子從過度緊密連接的狀態下釋放。真實的情形是當下母親們所感受到的強烈壓力也許是她們自己對完美母親的需要,因為這寄托著家族的期待與榮耀、功利社會中投入了就要拿成績來回報等等,而并不是孩子未來將真正面臨的危險后果。

這麼看來,看似輔導作業破壞了親子關系,實則是輔導作業的超載背景破壞了親子關系,其中負荷最大的當數完美母親人設標準。當母親們對孩子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更早年的乖巧聽話,當過多侵入青春期孩子邊界引起反抗……都會激發母親內在的諸多焦慮,當她們以耐受不住焦慮的狀態和孩子相處會遭遇自戀挫折,而受挫后的失控催生出她們想要奪回控制的欲望,越控制越反抗,越失控越控制,近距離撕扯導致親子關系的不斷受損。輔導作業就此背負破壞親子關系的鍋。

5.輔導作業路向何方

❶還原輔導作業的真實

當知道了對孩子未來的過度擔心和焦慮,有一部分是作為母親在沒有社會背景支持下對自己想要達到完美母親這一人設標準所背負的文化,持續增加對自己的覺察,清理過度了的部分,還原事件該有的狀態,放下控制和對自己未竟愿望的達成,調控親子關系距離,營造輕松愉悅的親子關系,理解和尊重孩子當下的年齡特點,輔導作業一事也許會簡單清爽很多。

❷安全背景下學習

多層迷走神經理論提出了人類的幾種狀態,一是生存威脅狀態,這會令人高度緊張,有木僵的全身反應;二是威脅狀態,隨時備戰逃跑;三是安全狀態,理性回歸,身心平靜。如果想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學習,可見安全的學習環境和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如此孩子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如果在輔導作業時總會有很多焦慮、指責、不停地傳遞“你真笨”的信息,孩子時刻處在緊張中是無法集中精力應對學習的。

❸做孩子的容器

當放下完美母親人設,不需要時時小心謹慎地建立自己的形象,母親可能就會感覺到放松,放下掌控,了解孩子的成長階段特點,允許他們如其所是地成長,當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困難,透過內心寧靜支持的陪伴耐受孩子的情緒,而不是氣急敗壞地傳遞焦慮,逐漸地成為孩子情緒的容器,那麼輔導作業也許會成為增進親子關系的手段。

而已經因過度焦慮造成了孩子學習中一定程度的破壞,我們一方面要覺察自己、照看內心、放下內疚和自責,一方面積極求助專業人員幫助孩子,退后成為支持、涵容孩子的背景。此時,解鈴無須系鈴人。

也許你看了會說,貓膩怎麼不是社會的就是母親的,沒一個是孩子的。的確,孩子內心的風景是大人造就的,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智力搞不定的事,特別是在中小學的校內學習中,更無智力差異、學習障礙這一說,幾乎所有的智力不足、學習障礙背后都有數不清的“貓膩”,越是被全社會重視的,破壞的,搞不定的,越是要警覺,到底使了哪些不該使的、看不見的勁才變成這樣的,當這一切被厘清,事情的真相就會浮現,生活本該有的樣子就會還原,一切會清爽、簡單、如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