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生存44小時,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氣

解夢佬 6 0

8歲小姐妹荒野生存44小時:這種能力,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氣!這個8歲小女孩的經歷,連大人都佩服試想一下,如果讓你在人跡罕見的森林里,單獨待兩個晚上。會是什麼心情?相信包括我在

8歲小姐妹荒野生存44小時:這種能力,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氣!

這個8歲小女孩的經歷,連大人都佩服

試想一下,如果讓你在人跡罕見的森林里,單獨待兩個晚上。

會是什麼心情?

相信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一想到夜幕下的森林獨處, 就心生恐懼。

但最近看了一篇報道,著實讓人驚嘆:

美國加州一對小姐妹,私自出去外面玩,最后誤入離家兩公里外的森林。

44個小時候后兩人被找到。

據消防員稱:“兩個孩子獲救時‘安然無恙’,沒有受傷,精神狀態也不錯。”

而他們走失的那個森林,環境惡劣,就算是成人,在那里生存兩個晚上都有點難度。

沒想到兩個小孩實現了,他們其中一個8歲,另外一個才5歲。

根據兩個孩子描述:她們發現自己迷路后,第一反應就是不能驚慌,要在原地等候救援。

先是用兩人的雨衣,做了一個帳篷。

餓了,就吃僅剩的燕麥棒;

渴了,就喝森林里的露水;

冷了,兩人就在灌木下取暖;

妹妹太害怕禁不住哭的時候,8歲的姐姐就告訴她:“多想些高興事,想想家人。”

這種膽魄和見識,真的連大人都點贊佩服。

這不禁讓人感慨,

一個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最重要的是能保持積極和樂觀。

人生長河時光漫漫,

培養一個能抵御歲月風霜雨雪的孩子,一定是要讓他內心強大。

孩子學會這一點,比考上名校更重要

同樣是不到10歲的年紀。

這邊看到的,卻是一個讓人痛心的悲劇。

前不久,江蘇句容9歲的男孩在學校打碎了玻璃。

因為擔心被責罵,他回家后經過周末兩天的考慮,選擇從17樓跳下身亡。

而小男孩留下的遺書,稚嫩的字體任誰看了都會心顫——

“nai nai ,我前天把學校的bo里zhuang sui 了,我之到要chen fa,suo以我跳lou了

看了忍不住心疼:他在選擇輕生之前的兩天,該是該受多大的心理壓力啊?

本來打碎玻璃,只是一件小事,而且小孩子也不是故意的。

卻沒想到,就是這樣一件小事,把9歲的他推入恐懼和絕望的深淵,甚至不敢告訴家長。

如何幫助孩子在有限的人生閱歷中,提升抗挫力,強大自己的內心?

這個慘痛的代價,太需要我們家長好好去反思了。

記得有位做老師的朋友說過:

“現在的學生都不太敢說他們,怕是批評幾句就會承受不了。”

想到去年10月份,發現在湖南的一起,引起全網震驚的“3個初中生自殺案”。

事情起因是,一個成績平時還不錯的女孩,初三班長唐予心,在某次月考成績下滑得比較多,被老師和父母批評了。

她一下子內心經受不住,

于是在班級QQ群里表達自己的委屈,說“想自殺”。

很快,就引起群里很多同學的討論,其中有兩個男同學還響應“約自殺”。

然后這三個人,就在晚自習的時候服藥“自殺”。

后來發現,兩個男同學被搶救了下來,女孩唐予心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留下了一封遺書,其中寫到:

“我知道我辜負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也辜負了老師的培養,在此我深深地抱歉。但我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其中原因也自方方面面。所以,我打算放棄生活,結束自己的生命……”

據權威組織調查:中國32.5% 的孩子害怕困難,34.2% 的孩子膽小屈從,19.5% 的孩子認為自己經不起挫折。

而挫折承受能力、反逆境能力,卻往往能影響一個人的未來。

正如心理學家說的:一個人能夠取得的成就,在智商和情商類似的情況下,“逆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逆商”,又稱“挫折商”。

比讓孩子考上名校,當前父母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逆商。

也就是,TA的抗挫力。

提高孩子的逆商,就讓他多受挫和失敗?

曾經有讀者在后臺問學院君:

想要提高孩子的逆商,是不是就讓他多去受挫和失敗?

學院君認為,這絕不是。

看過這樣一個,由真實事例改編的泰國廣告,覺得暖心又很有教育意義。

視頻中講的是,一個文化程度不高的媽媽,陪女兒“種豆芽”。

小女孩想要試試種豆芽,她的媽媽隨即應聲試試。

兩個人嘗試了很多次都失敗了,甚至媽媽還看不懂說明書。

但他們沒有放棄,媽媽還是堅持陪女兒去找方法,甚至鼓勵女兒:“沒關系,我們再試試”。

最后,經過他們不斷的改進,豆子真的發芽了。

從這個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媽媽自始至終,并沒有因為“不識字”“貧窮”……各種原因,就放棄陪孩子去體驗成長學習的過程。

比起掌握學豆芽的方法,孩子收獲得更多的是“不輕言放棄”的態度和精神。

正如小女兒在視頻中的旁白所說的:

“媽媽說的【我們試試】,就像一劑神奇的養料,不斷的滋養我的好奇心”。

相信這個小女孩在此后的人生,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始終保持積極應對的態度。

正如視頻最后,媽媽問她要不要再種別的植物,小女孩自回答:“我試試”。

而視頻最大的彩蛋,是小女孩長大以后成了一位優秀的科研博士。

我們提升孩子的逆商,不是說要把孩子放在“困境”中不斷的折騰,或者打壓TA。然后讓他們面對痛苦,變得“麻木”。

不能一味幫他們鋪好路,也不能一味的給他們使絆子,而是讓他們多些經歷。

試著放手讓孩子去挑戰“難題”,父母在陪伴的同時,也適當提供方法,幫助他們走出來。

有位作家曾說過這麼一段話: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

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

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扎;

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

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

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而這些,往往當我們成年之后踏入社會,才深有體會的知道它的重要性。

那麼更應該,及早的教給我們的孩子。

在《逆商》一書中,作者把面對逆境的人分為三類:放棄者、扎營者和攀登者。

放棄者隨遇而安,喜歡逃避和放棄;扎營者也曾努力,但獲得一定成就后,就松懈下來;只有攀登者把人生視為長跑,永不停止探索可能,追逐卓越。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是‘攀登者’吧?

孩子輕言放棄,怎麼辦?

可能有的父母會說,我們家孩子遇到困難,真的太容易放棄了。

小一點的小孩,

搭積木搭一半倒了,哭;

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走,也是哭著回家……

大一點的小孩,

做錯了事,試考砸了,也不容說,自己關了門躲在屋里;

經常有厭學的情緒,說自己不是學習的料……

為什麼娃在遇到挑戰時總選擇退縮、放棄?

家長該怎麼做,才能鼓勵他們變得積極主動呢?

在心理學上,有個“冰山原理”。

說的是,我們每個人就像一座冰山,行為和情緒浮在海平面上,而隱藏在底下更深層次的東西,是我們的“心理需要”。

孩子也一樣,當TA在表達情緒的時候,諸如——

“我不想學習不”;

“我想放棄這次比賽”;

“無論我怎麼努力,都做不到,何苦白費力氣”……

其實,他們實際上是在說——

“我沒有信心”

“我覺得太難了”

“我害怕失敗”……

他們內在的心理需求,往往是需要父母的鼓勵和安慰還有引導,而不是批評和指責。

試著去發現孩子冰山下面的心理需求,提升他們的心理免疫力,我們才能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

無論時代怎樣變更,有一件事亙古不變:越能扛得住事的人,成功的機率越大。

很多時候,挺住意味著一切。無論是孩子將來的創業、談戀愛、組建家庭,挫折都是他人生的必修課,因為你不能陪TA一輩子。

反之,據《南風窗》不完全統計,在中國每年25萬年輕人自殺,原因不一:考試失敗、失戀、被批評……你愿看到孩子這樣嗎?

想到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過一句話:挫折就像是一塊石頭,對于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怯步不前;而對于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你希望孩子,站的是絆腳石還是墊腳石?

2020年2月14日,廣州,“后紅利時代”2020年第15屆實用心理學大會即將舉行。

本次大會,我們邀請了國際親子教育專家張自明博士,為我們講授如何增加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增加心理彈力,讓你的孩子輸得起。輸得起的孩子,更容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