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孩子怎麼了,脾氣這麼怎麼這麼大?最近,總有一些焦慮的媽媽找到我:孩子脾氣特別大,我該怎麼辦?媽媽A:我的孩子在上小學,在學校經常發脾氣。有一次,因為做衛生的事,和班上另
1.我的孩子怎麼了,脾氣這麼怎麼這麼大?
最近,總有一些焦慮的媽媽找到我:孩子脾氣特別大,我該怎麼辦?
媽媽A:我的孩子在上小學,在學校經常發脾氣。有一次,因為做衛生的事,和班上另外一個同學竟然一言不合打起來了,最后,把掃帚狠狠摔在地上,把對面的同學嚇壞了。
媽媽B:我們做家長的,經常教育孩子要對同學友愛。但是,我發現我們家孩子特別“刺兒”,總是“欺負”同學。比如,同桌偶然用了一下他的橡皮,他竟然不依不饒。
媽媽C:我家孩子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就是“說不得”,只要一批評他,他就“炸毛”了。有的時候,不知道哪句話說得他不愛聽了,他就發脾氣。打也打過,罵也罵過,道理也講過,軟硬兼施,都不好使,搞得我們無可奈何。
最后,媽媽們無比焦慮地問我:我的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
首先,在回答問題之前,我要說的是:我不建議輕易給孩子貼上任何“問題”的標簽。好了,明確了這個前提后,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問題:孩子到底怎麼了,為什麼脾氣這麼大?
2.壞脾氣,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攻擊性
在我們小時候,一般會有“全能自戀”的幻想。不要小看“全能自戀”,雖然心理學一直在講“全能自戀”的概念,但是,我們真的理解“全能自戀”帶給我們的影響了嗎?
一般而言,隨著孩子長大,這種幻想才會多多少少褪去,我們開始認識到自己、他人、外界、現實。但是,也有人,即便長大,身上還是多多少少保留著全能自戀的感覺,并且,這部分人還不在少數。
比如,一部分強迫癥患者似乎就認為:自己能控制所有,包括外部的結果,還有自己的想法。因為能控制,所以就要用各種行為去抵消自己的焦慮。
既然成年人很多還保有全能自戀的幻想,更不要說孩子。“全能自戀”的感覺,在孩子身上,是無比真實地存在的。因為全能自戀的存在,孩子會認為:只要我一表達我的攻擊性,這個世界就會被摧毀,或者,我們對面的這個人就會被摧毀。所以,有一個階段,孩子認為:自己似乎應該為周圍發生的所有壞的事情負責。比如:很多孩子本能而堅定地認為,父母離婚,一定是因為自己不夠乖,一定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我的一位來訪者講過自己小時候全能自戀的一些片段。在她小時候,家里因為電壓不穩定,所以看不了電視。這個時候,她總有一種感覺:如果今天她幫媽媽做了家務,或者,這次考試考得好,電壓就會穩,家里電視就能看。這個時候的來訪者已經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樣子,也具備現實檢驗能力,理性上,她知道,電壓這件事,跟自己考不考得好、聽不聽話沒有關系,但是,感覺上,她認為似乎是有關系的。
既然全能自戀如此真實,為了不造成“災難性”“不可挽回”的后果,孩子的第一反應是:壓抑自己的攻擊性。這個時候,一旦攻擊性壓抑不住,爆發出來,那就是“變本加厲”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脾氣非常“爆”的原因。也許,他在“爆發”之前,已經壓抑了很久。
3.孩子的暴躁,不一定是壞事
面對孩子如此“暴躁”的表現,很多父母會慌張,這是非常能夠理解的。
但是,父母莫急。表現出攻擊性的孩子,很可能會更有活力,心理發展也會更加健康。
二戰期間,英國政府組織戰時兒童疏散工作,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作為心理顧問。他發現,在這個漫長難熬的疏散過程中,有的孩子表現出了某些非常“叛逆”的行為:比如爭斗、暴躁,甚至是某些破壞性行為。而有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則表現得非常順從。結果發現,那些一度表現“叛逆”的孩子,因為表達了自己對這個讓人不愉悅的外界的攻擊性,心理發展反而更加健康;而那些表現順從、情緒穩定的孩子,看起來是對外界環境有非常好的適應能力,而實際上,因為壓抑了攻擊性,反而問題重重。
所以,當你的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時,你大可不必驚慌失措。孩子能夠表達攻擊性,這本身就不是壞事。你甚至應該高興才對。
4.面對孩子的攻擊性,我們能做什麼
第一,讓孩子表達。在攻擊性不會對孩子或者他人的人身造成傷害的前提下,不要遏制孩子的攻擊性。因為,一旦遏制孩子攻擊性的表達,孩子的攻擊性很可能會由指向外界轉為指向自身。比較輕的結果,比如,有的孩子有啃咬自己指甲的行為;比較重的,比如,孩子會自閉、抑郁。
任何一個放棄表達自己的人,都是經歷了無數次努力表達后徹骨的絕望。
第二,積極共情,看到和接納孩子的攻擊性。無論我們是否能理解孩子有攻擊性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第一步,我們都要先接納孩子。而不是給孩子貼上一個“壞孩子”“不聽話”或者“不懂事”的標簽。
我的一位來訪者,三歲時,媽媽生了弟弟,因為媽媽一個人照顧不來兩個孩子,于是,就把三歲的他放到了爺爺奶奶家,并且在爺爺奶奶家附近上幼兒園。六歲時,當他需要上小學了,這時的弟弟也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才把他接回到自己身邊。他回憶說,記得剛回家的時候,脾氣很差,經常亂發脾氣,還愛摔東西。爸爸媽媽開始的時候,似乎還理解他,也覺得他這麼多年不在身邊,有些內疚,還肯哄他,后來逐漸就失去了耐心,當他再發脾氣,爸爸媽媽就用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眼光看他,充滿了“嫌棄”,覺得: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
這種情況其實并不少見。很多在孩子小時候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和孩子暫時分離的父母,在接回孩子后,似乎希望孩子能馬上出現“奔向父母懷抱”這樣的溫馨場面,可事實上其實不會。一般來說,重聚之后,孩子會先去釋放自己的攻擊性,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肯拿出足夠的耐心,接住了孩子的攻擊性,接下來才會出現父母想象中“溫馨”的畫面。
在《銀河補習班》這部影片中,兒子在見不到父親的那些年里,非常想念自己的父親,但是,就在時隔多年、終于見到父親的一剎那,并沒有“跑過去擁抱父親”,而是:先是當沒看見,然后是不說話、生悶氣,接下來,是對父親的拳打腳踢……當父親抗住了所有這一切,最后,才是父子倆“抱頭痛哭”。
第三,在共情和接納之后,我們再嘗試看到孩子攻擊性背后,到底在表達什麼。
比如,文章開篇的幾位媽媽的焦慮。
對于媽媽A闡述的情況:我們可以去了解孩子這次沖突的細節和全過程,以及和發生沖突的對象之間的關系,也許,孩子表達攻擊性,只是在嘗試建立關系;
對于媽媽B闡述的情況:孩子因為同桌用了他的橡皮而不依不饒,也許,孩子在嘗試建立界限;
對于媽媽C闡述的情況:“孩子各方面都很好,就是不能接受批評”,那麼,孩子的攻擊性是不是算是一種“抗議”呢?對自己各方面都“很聽話”的“補償”?或者,在抗議父母的高壓管理?都可以嘗試去探索。
第四,引導孩子建設性地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攻擊性之所以會被破壞性表達的一個原因,是孩子的言語化能力不夠,以及社交技能的欠缺。所以,引導孩子去表達,非常重要。此外,有效地將攻擊性中潛藏的活力進行正確的引導,也很重要。比如,可以將這部分活力轉化為孩子對某件事情的興趣,轉變為孩子的創造力等。
總之,孩子的“暴脾氣”并非洪水猛獸。如果你正在面對這個情況,在這個局面里,重要的,不是孩子的脾氣到底有多差,孩子的暴脾氣,真正考驗的,是父母。父母的反應,對孩子是否能成功度過這一階段,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