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習慣等于成功的一半

解夢佬 6 0

“你怎麼沒有考好?!”“這道這麼簡單的題目你怎麼還不會?”“你又做小動作!”相信這些話語對于我們的家長朋友來說一定不陌生。我們有時候眼睛會過于緊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言行舉止,而

“你怎麼沒有考好?!”“這道這麼簡單的題目你怎麼還不會?”“你又做小動作!”

相信這些話語對于我們的家長朋友來說一定不陌生。我們有時候眼睛會過于緊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言行舉止,而常常忽略了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

殊不知:成績和舉止固然重要,但是都離不開好習慣的培養,同時好習慣相對與成績和其他,更是陪伴孩子的一生,它對人的影響是廣泛的、深遠的。

所以有些家長在埋怨孩子學習不好、愛走神等,只是從表面上、客觀上找原因,而沒有從習慣上找原因。而實際上好的教育就是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真正有效的是抓孩子的習慣,也就是“養成教育”。當孩子養成各種好的習慣后,自然就等著收獲成功。

12月14日,深圳市華康博愛心理學研究院來到羅湖總工會,開展2019-2020年度的首場心理專題講座,本期的主題為《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主講老師為華康心理的趙冰芳老師。

趙老師首先請來到現場的家長介紹自家孩子存在的問題和自己的應對方法。

通過家長的描述我們發現很多孩子有這麼一個情況,他們雖然聰明,但因習慣較差,常常一邊寫作業一邊玩文具;或者一邊看書一邊看電視;或者一邊學習一邊吃零食,這些小動作已經成了他們的不良習慣,這自然會降低他們的學習效率,影響學習成績。家長自然很著急。

所以,有的孩子看起來父母說了就做,但卻往往沒有任何效果。越是聰明孩子越容易出這樣的問題。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挺聰明的,腦筋夠用,當孩子出現一些小問題的時候,家長也沒有及時重視,結果當問題成了一種壞習慣后,到后來想改的時候已經很難了。

人們常說“習慣成自然”。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好的行為習慣一旦養成,將受益終生。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一定要從小開始,所以本次講座所針對的小學階段的孩子,這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如何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呢?

閱讀習慣

一個人從淺閱讀到深度閱讀,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通常孩子這種能力的基礎階段是在家長的引導下逐漸形成的。

在這個反復閱讀的階段,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去注意書中的各種細節,養成孩子專心研究一本書和經常重溫一本書的習慣,這個習慣就可以讓孩子自然地踏進深度閱讀的大門。

只要根據孩子的認識能力、語言能力選擇適當的書,循序漸進地給他看,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愛看書的習慣。而讀書的習慣不僅提高孩子的知識水平,更是能讓孩子沉下氣。

認真傾聽

認真傾聽這種習慣的培養,實際上就是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據現代科學研究成果表明,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在學習效率和學習水平和好行為舉止的方面遠遠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孩子。

小學階段的孩子由于年齡小,好動、亢奮、易疲勞,傾聽的時間較短。因此作為家長,要盡可能讓孩子集中精神,在傾聽過程中,注意力集中,讓孩子不做無關的事情。

這樣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能夠為孩子現在到進入中學乃至更高學府的專注聽講打下良好基礎。

專時專用

不少孩子,做事很“拖沓”,時間耗的很長,在于家長沒有定下一個時間的計劃線。孩子做事,應該速度、質量并重,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一定數量任務。這既要講清道理,更需要認真訓練。

由于孩子年齡不同、個性不一,每次能夠集中腦力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家長要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給自己提出學習內容的數量和質量要求,每次學習之后,要評價自己做得如何,家長及時給以鼓勵。堅持下去,就能形成專時專用的習慣。

按部就班

計劃可以是每天的短時間安排、也可以是雙休日和寒暑假的長的安排。計劃要簡明,什麼時間干什麼,達到什麼要求。訂計劃要發揮孩子的積極性,家長不能代替,可以提出指導性意見。督促孩子嚴格執行計劃,不能訂完計劃放在一邊。計劃可以調整,但不能隨意放棄。

總之,培養習慣,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是一個由外部支配到內部控制的過程;是一個由不穩定到穩定的過程;是一個好習慣和壞習慣不斷斗爭的過程,持之以恒非常重要。

在講座結束之后,許多觀眾都留下來,向趙老師老師請教一些疑惑,并且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