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有個2-3歲的小娃娃準備彎腰去撿地上的垃圾,盡管一旁的媽媽焦急地喊著:“不要撿垃圾、不要吃垃圾”,但孩子還是撿了。面對未知的事物,孩子總是充滿好奇,總想伸手去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有個2-3歲的小娃娃準備彎腰去撿地上的垃圾,盡管一旁的媽媽焦急地喊著:“不要撿垃圾、不要吃垃圾”,但孩子還是撿了。
面對未知的事物,孩子總是充滿好奇,總想伸手去一探究竟,很多時候會無視掉父母口中的“不可以”。
怎麼傳達“不可以”的信息,孩子才會聽呢?
同樣是這個視頻,同樣是這個場景,這位聰明的媽媽換了一個做法:
當孩子去撿垃圾時,她并沒有立即阻止,而是換了一種說法:“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媽媽引導的聲音剛落下,孩子便一步一步地邁著還有點不穩的步伐,“鄭重”地把手中的垃圾扔進了垃圾桶了。
這位媽媽的做法很值得學習。有時候直接跟孩子說“不可以”,倒不如引導他去繼續行動,去做好一件事。
01、孩子為什麼無視“不可以”?
閨蜜的孩子東東剛學會自己吃飯,總會把飯弄到桌子上,每次飯后,一片狼藉的桌面仿佛在控訴他剛剛不是在吃飯,而是跟飯菜打了一仗。
有一次,東東不小心把飯粒掛在了臉上,被多番提醒依然一臉茫然,把閨蜜一家逗得哈哈大笑。
后來不知道為何,東東每次吃飯時都喜歡往自己臉上掛飯粒,還故意展示給閨蜜看。一開始,閨蜜一家還會樂一樂,慢慢地,他們也覺得不好玩了,開始訓斥東東,跟他說“糧食不是用來玩的!好好吃飯。”
被說一兩次,東東有所收斂,但偶爾還是會犯。閨蜜向我吐槽時,也只是把東東的這一行為說成是調皮搗蛋。
孩子無視我們的“不可以”,真的只是調皮搗蛋不聽話嗎?
一次跟閨蜜約飯,東東再次表演了他的“掛飯粒”技能。
閨蜜一邊說“哎呀別鬧,你看阿姨都笑你了……”,一邊拿紙巾去擦東東臉上的飯粒,東東完全無視閨蜜的責罵,反而沖著我直樂。
咋一看,東東似乎的確是在搗蛋。但我回想了一下,卻想到了一些不易察覺的細節:
一開始,東東說要吃這吃那,閨蜜夾給她,后來閨蜜顧著跟我聊天,基本沒有怎麼搭理東東了,恰巧在這時候,東東便表演起了“掛飯粒”。
與其說東東是在搗蛋,不如說是東東用他的方式,想把媽媽的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無視,而是把我們口中“不可以”當成是一種另類的反應,于是一直重復做,想引起我們的注意,獲得關注。
02、直接說“不可以”,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不怕孩子當面搗蛋,就怕孩子偷偷搗蛋。有時候孩子不聽話的確讓人頭疼,但經常對孩子說“不可以”,也可能引發一種危害更大的反作用力。
上個月,順德一出租房發生了火災。而火災的起因,則是租戶一7歲的女兒小婷在玩火時不小心點燃了蚊帳。
我相信每位家長都曾跟自己的孩子說過“不能玩火,玩火危險!”,而孩子表面也答應爸爸媽媽不會玩火,但事實卻不一定。
這場火災中的始作俑者小婷,她玩火肯定是背對家長玩的,是家長疏于管教嗎?不,有可能在家長的每一次阻止她玩火時,她表面的答應是為了應付家長,但內心的好奇依然沒得到滿足。
直接說“不可以”給孩子帶來的反作用力:孩子看似聽話了,其實都背著你偷偷干“壞事”呢。
直接跟孩子說“不可以”,其實孩子并不知道這句“不可以”背后的真正含義,不知道自己是否違反規則,不知道是否可能引發禍事,只知道“別在爸媽面前這樣做,免得惹他們不高興”。
背著爸爸媽媽,他們偷偷干。他們以為,做這些事最壞的后果,就是惹來家長激烈的訓斥。躲著做,就沒事了。
無知者無畏,這種“不可以”帶來的反作用力,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更大危害。
03、想說“不可以”,不如試試這樣做,跟孩子說“不可以”,其實是一門學問。
說得不夠嚴厲,孩子以為你在跟他玩鬧;只說“不可以”卻不說原因,孩子背著你繼續搗蛋。
想說不可以,不如試試這樣做:
1、換種方式說出“不可以”
有網友在知乎上分享了這麼一個有意思的故事:
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4-5歲的小男孩坐地鐵,突然小男孩用手扯著媽媽的背包,嚷著要吃零食。
這位媽媽并沒有大聲訓斥,而是一邊假裝往包里拿零食,一邊跟小男孩說:“媽媽出個問題考考你,地鐵上本來有一只小羊,這時候又上去一只大灰狼,最后地鐵上還剩下哪個小動物?”
小男孩的注意力一下子便被轉移了,立馬回答:“就剩大灰狼了,因為小羊被大灰狼吃了!”說完,小男孩并沒有忘記拿走媽媽手中的零食。
媽媽笑著摸了摸小男孩的頭:“不對哦,小羊跟大灰狼都在地鐵上,因為地鐵上不讓吃東西。”
小男孩準備撕開零食包裝的動作一下子便停住了,不好意思的抬眼看著媽媽。這位媽媽又趁機說:“地鐵上不能吃東西哦,你可以先拿著,待會咱們下了地鐵再吃。”
小男孩乖巧地點點頭,手中拿著零食,果真下地鐵前都沒有打開。
針對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大聲訓斥“不可以”,有可能嚇哭他們;溫聲細語講道理,他們又聽不懂。
這時候,我們不妨換一種方式說教,借用一些動畫或漫畫故事書中的場景,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這種代表“不可以”的信息。
2、把“不可以這樣做”換成“可以這樣做”
孩子做錯了,我們大聲訓斥“不可以”,很多時候孩子面對我們的訓斥是茫然的,不知所措,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文章開頭那位媽媽的做法就值得稱贊,孩子亂撿垃圾,是不好的,這時候媽媽引導她去扔掉垃圾,遠比氣沖沖走上去打掉孩子手里的垃圾要好。
引導孩子去丟掉垃圾,其實可以傳達給孩子兩層信息:
首先,讓孩子明確自己手中的物品是垃圾,是臟的,不該亂撿;
其次,讓孩子明白垃圾應該放進垃圾桶。
一次引導,便讓孩子明白兩件事。有時追著孩子說教到口干舌燥,也不一定有這種效果呢。
3、用結果引導孩子去思考、判斷自己的行為
順德那場火災,7歲的小婷玩火一不小心就把房子都燒了,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她不知道自己一時玩鬧,會造成這麼大的禍事。
6歲開始,孩子便開始明白不好的行為會帶來不好的后果。例如他們會明白,不好好聽課,考試就有可能考得不好,就會被爸媽責罵。想到這種結果,他們便開始學會鞭策自己好好聽課。
這是孩子用預估結果去思考、判斷自己行為的表現,而這種表現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必經階段。
但是,用結果去干預當前行為這種方式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孩子需要有預估結果的能力。
有些行為帶來的后果是很嚴重的,是孩子沒有料及到的,這就需要家長去科普、指導。
美國心理學家衛•埃爾凱特說過:“無論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如何,做父母的需要給孩子兩樣東西——根和翅膀。”
如果說當前的教育資源是孩子的“根”,那麼家長的正確引導就是給孩子插上成長的“翅膀”。
孩子一步步成長的過程中,背后的我們其實也在一點點成長。
愿我們緊跟孩子成長的步伐,陪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