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保護孩子會讓孩子變的更加脆弱

解夢佬 6 0

1.你的孩子是花瓶你的孩子是個人嗎?這話問出來,估計是找打的,“你家孩子才不是人呢!”可是,仔細想想,在中國家庭中,不管是父母還是祖輩,可能有時候還真的未必把孩子當作一個“人”

1.你的孩子是花瓶

你的孩子是個人嗎?

這話問出來,估計是找打的,“你家孩子才不是人呢!”

可是,仔細想想,在中國家庭中,不管是父母還是祖輩,可能有時候還真的未必把孩子當作一個“人”,特別是一個有獨立意志的人。

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走著走著摔倒了,哇哇大哭,奶奶驚慌失措:“哎呀,摔那麼響,會不會把腦子摔壞啊!”

學步期孩子磕磕碰碰摔摔很平常,一摔倒便著急慌亂得如大禍臨頭,這好像已經超出了對一個孩子的擔心,仿佛孩子是一件易碎的瓷器,比如花瓶。

對一些父母長輩來說,擔心孩子會“碎”,不僅僅只針對摔倒這件事,在健康、學習和社交等方方面面,都有足夠多易碎的由頭。

他們很怕孩子受到傷害或者挫折,見不得孩子有可能經歷一些風險,無論是現實還是心理上的,恨不得始終沖在孩子前面,為他們遮擋一切風雨,怕風雨大了,啪,花瓶就掉地上,碎了。

2.孩子真的這麼脆弱嗎?

孩子究竟是不是那麼脆弱呢?

不止一位家長前來咨詢時,都提出孩子的交際問題令他們頭疼,而他們的解決辦法就是幫他們去選擇朋友并且千方百計創造和孩子玩的機會。

為什麼要幫孩子選朋友呢:因為他們覺得孩子的朋友不能太強勢太調皮,否則容易被欺負;也不能太出挑,否則我孩子要沒自信心的;也不能太弱啊,我孩子會沒有成長空間的……

精挑細選下的“朋友”加上精挑細選的時機和環境,確實仿佛在一個溫度濕度極其考究的窯里面燒制一個瓷器。

只是這樣的“交際”和“友誼”對于孩子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真的有好處嗎?

孩子真的需要你去幫他精挑細選一個朋友,需要你去幫他營造一個完美的友誼嗎?

他們就真的沒有能力去按照自己的心意尋找一個朋友,并承擔這份關系帶來的快樂和挫折嗎?

有的家長覺得真的是這樣,因為在他們一頓操作猛如虎之后,孩子真的“不會交朋友”了,越來越被動了,家長們越發確信:你看我這麼幫你都不行,可見是不行。

可是,卻很少反思一下,孩子這麼“弱”,究竟是誰的需要?

3.孩子“弱”,是誰的需要

一個孩子的“弱”,首先來自于父母不愿意面對自己的“弱”。

一個真正擅長社交的父母,或者說內心對人際交往,對友誼有安全感的父母,大概率是不會對孩子的交友產生強烈擔憂的。

不僅是在交友方面,對孩子其他方面的種種擔心,同樣也可以追溯到父母自身之“弱”的源頭上來:

比如身體不好的父母特別擔心孩子身體,數學不好的父母特別擔心孩子數學,等等。

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對自己某方面的“弱”,當父母們不愿意面對這部分時,很可能就會把它們向外投射出去,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那種無力感、無能感、弱小感,最容易向處于同樣成長階段的孩子投射。

孩子的弱,成為一個“托底”,因為有孩子顯得“更弱”,父母那一部分“弱”的感覺好像沒有那麼孤獨,也沒有那麼突出了。

小時候,只要我稍有頭疼腦熱,甚至只是喉嚨痛,我媽都可以讓我不上學,所以身體不好、體育成績不好的標簽,我是從小學一直帶到大學。我媽對我身體的過度保護,有一個根源就在于她小時也是體弱多病,所以直到很后來,我才似乎覺察到,我的身體,是有一部分在替我媽媽保持著“弱”的狀態。

孩子的“弱”還能夠留給父母機會和空間展示自己的“強”。

有位朋友,在自己當媽之后,仍然不會做最簡單的一道菜,煮面都能煮糊,她的媽媽從小對她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在她工作后還時不時給她送飯送菜到公司。仔細體會下,其實那種“孩子離了我怎麼行”的重要感覺,可能才是她母親最需要的。

在這種不斷被投射“弱”的環境中,一個孩子很難從心底里確信,自己在這方面也是有能力的。

孩子的這些方面的功能,就因此而愈發地被抑制了。

4.過度保護孩子=物化孩子

當保護孩子的出發點已經不是孩子本身的需求,而是成全父母的需要的時候,“保護”已經很難稱之為對一個“人”的保護,而更像是對一個“物”的保護。

對物的保護是更可以讓人找到和發揮那種無所不能的掌控感,因為物它不是活的,它隨你擺弄,所以更可控。

如果你要保護一個花瓶,即使它再易碎,你只要小心地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并隔斷時間去擦拭它就好了。

然而對一個人則不同,即使TA是一個孩子,也有自己的獨力意志和感受,你很難去將TA始終保持為你想要的樣子,如果為了把TA始終控制在你想要的狀態付出了太多努力,那麼也就有可能在警示:也許在潛意識里,你只是把TA當作一個物品而非活生生的人。

當人有了生命,有了獨立意志,于是就有了成長性,有了自己面對困境、挫折并且超越它們的力量,有了創造性地為自己解決難題的智慧。

而對于總是擔心孩子太“弱”以至于照顧不好自己生活,發展不好自己人生的家長而言,他們看不到孩子作為一個“人”的生機和活力、力量和智慧,他們在和孩子的互動相處中其實滿心都在擔心著自己的弱小不要被發現,而幾乎顧不到覺察孩子是個怎樣的人,甚至,是不是個人。

5.把孩子當“人”,承認TA的強大

什麼是把孩子當個“人”呢?

最重要的是能夠看到他們的身上那股屬于生命本身的原始能量,強大而堅韌到能夠搞定符合他年齡階段的各種事情,而家長的角色,始終是個協助者,而不是主導者。

有一位來訪者家長,苦惱于孩子的力量感不夠,做什麼都沒有熱情,然而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這件事上:卻希望換掉孩子感興趣的籃球課,而改學跆拳道,理由是籃球課需要團隊合作,他怕孩子很容易體會到挫敗感。

他希望孩子發展出力量感和獨立意志,卻對自己對孩子獨立造成的挫敗視而不見:連孩子上興趣班的選擇權都要因為“保護”的名義而剝奪掉。在他的潛意識中,拒絕承認孩子具有一個“人”的經受團隊競爭挫敗的能力,認為孩子真的一碰就碎了,再也粘合不起來。

如果真正看到孩子,TA是一個“人”,有了創口,能夠愈合,經歷了失敗,還可以從頭再來,相信TA體內那股原始的生命能量,跟你的一樣強大,甚至完全可以比你更強大。

有多少父母在潛意識中其實是懼怕這種強大的呢?似乎你太強大了,我就沒有立錐之地了。

這樣的父母,那看似掌控一切的強勢下面,藏著一個虛弱而渺小的自我。

敢于讓孩子承受一些風險和挫折,才是對孩子是“人”的最大尊重,才是為人父母者真正的強大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