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育兒,孩子總是在“小心翼翼”中長大

解夢佬 5 0

一旦違背父母的要求,就會導致自己不被喜歡、被排斥,甚至是被拋棄。父母瞬間變成了孩子,孩子變成大人或家庭中的法官,但事實上是沒有實權的人質,最終只得淪為家庭紛爭里的傀儡,因為他們

一旦違背父母的要求,就會導致自己不被喜歡、被排斥,甚至是被拋棄。

父母瞬間變成了孩子,孩子變成大人或家庭中的法官,但事實上是沒有實權的人質,最終只得淪為家庭紛爭里的傀儡,因為他們根本還沒發展出健全的自我。

小時候,當他一不聽媽媽的話,就會被媽媽指責:“你這小孩怎麼這麼不聽話?”但爸爸卻會轉頭對他說:“你別聽你媽媽的,她不過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

她一邊看著媽媽,然后扭頭看另一邊的爸爸,他不知道自己應該聽誰的,他多麼希望自己不需要做這麼艱難的選擇。

他覺得從來沒有人關心過他是怎麼想的。

在父母的角力中,他很害怕沖突,也很害怕父母對他的指責。他無法承受父母搖頭、對他失望的樣子,所以他一直很努力上進,極力排除這種個感受。

總是夾在父母中間的他,對于父母之間的冷嘲熱諷,雖然已經習以為常,但對他們不斷地沖突卻感到厭煩。

夫妻之間的日常生活通常不像童話故事中的幸福、美滿,有時甚至常常讓人感覺一下在天堂,一下又到了地獄。

一個男人挑剔女人、嫌棄女人,其實有時是源自過去被母親念叨和被要求時的回擊;而有時候是希望女人可以為他所控制,永遠崇拜他,不要嫌棄他。

若是表現在性方面,被叨念的男人常感到自己表現得不夠好,為了不讓女人有機會嫌棄自己,就不給女人性或性高潮;而女人,為了不讓男人得逞,就在生活細節中有更多的控制,例如環境的整潔和孩子的一切等。雙方都對彼此不滿意,自然而然有了這樣失焦的溝通。

而當這樣的狀況呈現在管教孩子上時,就會變成“誰比誰行,誰能控制誰”的優越感之爭,也可能延續戰火,變成誰比較會籠絡孩子、孩子比較聽誰的話。在大小紛爭中,不斷讓孩子選邊站,讓孩子為難。

家族治療大師卡爾·華特克曾說:

“在婚姻關系中,會遇到許多過渡時期,這些過渡時期往往讓夫妻雙方都難以招架。觸礁時,他們如果不是一起長大,就可能是漸行漸遠,從來沒有中間路線。”

當夫妻失和的時候,家里的規則就容易有兩個標準,甚至有更多意見干涉其中。

例如:一方常以訓斥的方式對待孩子,另一方卻反對這樣的方式。在這樣的狀況下,孩子其實是非常兩難的。有可能最后培養出“異常聽話,卻無法獨立自主的孩子”,或者是“誰的話也不聽,非常叛逆的孩子”。這兩種類型也可能同時出現在手足之間,其中一個聽話,另外一個反叛。

但這兩種類型的孩子都有一個令人心疼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在幫助父母解決父母關系失和的問題。

在孩子的發展中,他們會經歷兩個“自主的階段”。第一個是三到六歲,他們開始事事想要“自己來”,學習父母日常的動作和習慣,他們想要突破自我。也正由于三到六歲是孩子學習的黃金階段,學習”判斷是非“,學習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的重要階段。

對于失和的父母來說,因為他們常將心力放在另一半身上,所以無法注意到孩子需要的引導,甚至我們還常看見當一對夫妻在爭執誰對誰錯時,反而回頭問孩子的意見,或要孩子立刻選邊站隊。

父母瞬間變成了孩子,孩子變成大人或家庭中的法官,但事實上是沒有實權的人質,最終只得淪為家庭紛爭里的傀儡,因為他們根本還沒發展出健全的自我。

這種類型的孩子,他們的情緒常常與父母的情緒混淆在一起。他們做事時,很難想到自己的心情,更遑論想到立場和權益。

孩子的第二個自主和建立規矩的階段,大約是六歲時,此時的孩子已經聽得懂一些道理了,所以建議父母在教導這個階段的孩子時,必須對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這件事不可以做”,而不是只情緒化地說:“你為什麼要讓我失望?”、“我不要你了!”等類似這樣模糊的信息。

這種訓斥方式,會讓孩子待在內疚感里,他們只知道自己讓父母不高興了,但卻無法以客觀的信息來理解他們做錯了什麼事,以及父母為什麼生氣。

當孩子無法消化這些內在的困擾時,他們的反彈有時候會反映在生理上。比如,“震怒型父母”他們可能會有一個“咬指甲、尿床”的焦慮型小孩;“火山爆發型的父母”有著“常常體弱多病”的小孩,這些都是在父母失和的狀況下延伸到孩子身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