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孩子玩泥巴,其中一個孩子的爺爺走過來。爺爺:“你在干什麼?什麼不好玩,非要玩泥巴。多臟啊!打手打手。”(邊說邊打)孩子哇哇大哭。爺爺:“脾氣還不小咧。叫你不玩,你非要玩,這
幾個孩子玩泥巴,其中一個孩子的爺爺走過來。
爺爺:“你在干什麼?什麼不好玩,非要玩泥巴。多臟啊!打手打手。”(邊說邊打)
孩子哇哇大哭。
爺爺:“脾氣還不小咧。叫你不玩,你非要玩,這麼臟,生病了怎麼辦?”
孩子哭聲更大了。
爺爺:“走走走,回家去;不聽話,再不帶你下來玩了。”
孩子哭喊道:“不,我還要玩,我要玩。哇——”
爺爺打得很輕,但孩子的心很疼。
他在享受玩泥巴的快樂,享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當這份快樂被突然而至的怒氣打斷時,孩子給嚇著了,他不明白為什麼爺爺會這麼生氣,也沒有辦法訴說這份疑慮,他只能用哭聲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恐懼。
好習慣的養成和身體的健康當然很重要,爺爺的做法無可非議。作為主要撫養者,我們照顧孩子、牽掛孩子,很多時候我們的好心卻換來了孩子的怒氣與哭鬧,這麼說來,他們實在是不知好歹。
但,真的是這樣嗎?孩子不懂感恩嗎?抑或,是我們并沒有理解到孩子,所謂的愛和照顧,很多時候是我們夾帶了“私貨”,在無意識中將自己的各種焦慮丟給了孩子,讓他們成為了我們情緒的“接盤俠”?
正如開篇故事中,爺爺對孩子不良習慣和身體健康的焦慮,使得他顧及不了孩子的需要,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按“暫停鍵”。這麼說來,爺爺的焦慮得到緩解是以犧牲孩子的快樂體驗為代價的。我們那麼愛孩子,自然不舍得讓他們為我們做出犧牲。那麼,在緩解成人的焦慮和孩子體驗生活兩者之間,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能兼顧呢?
我想,多一些自我覺察是必要的,在打斷孩子的那一刻,我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內心正發生著什麼。
1.我們只看得見未來,孩子卻注重當下
“快看快看,那是什麼?”“來來來,到這里來,這個好。”“快點,快點,往前走,跟上講解員。”
我常常在書店、博物館、玩具店、游樂場聽到這樣的聲音。每當孩子們在專注地翻閱、觀察、擺弄時,家長們總忍不住催促。
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意識到,即便與孩子處于同一個情境中,我們與孩子的視角也大不相同。我們早已習慣了追逐目標,用過度追求價值和意義,來掩蓋自己對生活失控的焦慮,但孩子知道最好的風景在此刻。
迫切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看起來是我們擔心他們遺漏了所謂重要的東西,而實際上是擾亂了他們認識外部世界的節奏,也打碎了外部世界在他們內心逐漸形成的獨特影像。
2.我們不敢讓自己盡情歡樂
雨過天晴,孩子們開心地踩水坑,歡笑聲不絕于耳。彥彥的爸爸走過來,嚴厲地對她說:“誰讓你踩水的?怎麼這麼不聽話?衣服都搞臟了。跟我回家。”
彥彥一邊哭一邊喊:“不,我要玩,我要玩。”
孩子踩水坑,就像小豬佩奇一家跳泥坑,真的是其樂無窮!我們阻斷了孩子踩水坑的高亢與興奮勁兒,或許是因為我們在童年沒有被允許盡情地享受快樂,現在也不太敢讓孩子體驗到它。這時的“打斷”似乎具有了雙重意義——既中斷了孩子享受快樂,也拒絕了讓自己重新體驗歡樂童年的機會。
3.我們想要時刻與孩子保持連接
孩子玩玩具火車,小嘴巴嘟噥著:“烏魯木齊到了,請下車。”
外婆:“你還知道烏魯木齊啊?烏魯木齊在哪里呀?你知道嗎?”
孩子會自發地運用游戲認識和理解生活,也借助游戲緩解內心沖突,重構內心秩序。孩子在玩游戲時異常地投入和專注,容易使我們感到被拋棄了:瞧,沒有我們,他也能如此快樂。
這會激活我們的分離焦慮,讓我們總想做點什麼、說點什麼,借此與孩子重新建立連接,把他的注意力拉回到我們身上。但對沉浸在游戲世界的孩子而言,我們的“野蠻闖入”自然是不會受到歡迎的,甚至招致“武力”對抗也是情理之中的。
4.我們想要確認自己在孩子心中的重要位置
一位奶奶在與朋友聊天,坐在手推車里的孩子正好奇地看著地上一蹦一跳的小鳥。朋友說:“你孫女好乖,不怎麼粘你呢。”這位奶奶隨即對她孫女說:“妞妞,我走了哈。”
孩子回頭看著奶奶,沒吭聲。奶奶繼續說:“我走了哈,我不要你了。”一邊說著,一邊遠離孩子。孩子終于急了,哇哇哇地大哭起來。奶奶笑著對朋友說:“你看,還是要我吧。”
那句“不怎麼粘你呢”,讓奶奶感到自己遠沒有一只鳥兒重要。為了確認自己在孩子心中的重要地位,奶奶不僅粗暴地打斷了孩子的觀察,還殘忍地以“拋棄”來威脅孩子。這一幕讓我看著揪心——孩子發展自己的機會和已經建立好的基本安全感就這樣被剝奪了。“我需要你,我也要發展自己”,這是孩子無法言說的訴求。
5.我們陷入了權力斗爭
孩子在玩貼紙書。“不對不對,不是貼這里。”“哎呀,亂來,要‘給最長的那條圍巾貼上一顆星’,應該貼哪里?”孩子仍舊不抬頭,自顧自地玩。“你慢一點,一個個地貼。”“不對不對,你傻了吧?長短都分不清?好好貼!”孩子最后被煩得不行:“不要你管。”
貼紙書是孩子們的最愛,他們經常會隨意粘貼。作為成人,我們習慣了建立和遵守規則,因此很看不慣孩子的“胡來”。我們總忍不住想要指導孩子,而這恰恰打斷了他們的思考。并且,諸多的“理所應當”也使我們陷入了與孩子的權利斗爭,誰說了算?
6.我們分不清到底是誰的需要
一個年輕的媽媽,懷抱著不到一歲的孩子。孩子好奇地四處張望,媽媽抱著她在車廂里來回走動,每到一處就停下來,以孩子的口吻說,“叫阿姨好,阿——姨”“這里有個小哥哥呢,小哥哥你好呀”“這是個弟弟呢,我們是個妹妹,握握手吧”媽媽在漫長的旅途中無數次打斷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她覺得應該注意的地方。結果媽媽很累,孩子很茫然。
在車廂里來往走動和說話,到底是誰的需要?帶小寶寶出門,的確壓力很大:擔心他生病,擔心他吃不好,擔心他哭鬧,除此之外,還希望能增加他的見識,豐富他的體驗……
在諸多焦慮的聯合擠壓下,媽媽的心理壓力迫切需要得到釋放,語言便是最便捷的宣泄工具。當承載著媽媽焦慮的大量語言信息撲面而來時,孩子就被淹沒了,她沒有辦法繼續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周圍的環境。
如果我們長期用自己的需要去替代孩子的需要,孩子就無法構建自我。這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極大的阻礙。
6.與孩子一起享受當下
孩子天然地具有活在當下的能力。成年人在生活中容易感到身心疲憊,或許是因為我們既受限于過去,又憂慮未來,唯獨難以活在當下。更糟糕的是,我們常常自以為是地去教導我們的孩子,阻斷了他們沉浸在當下的種種體驗。
經常打斷孩子,不僅阻斷了他們感受快樂,剝奪了他們的學習機會,更擾亂了他們的內心。現在我們知道了,這一切并非都是為了孩子好,而是首先為了自己好——我們的愛并非總是那麼無私。
孩子那麼弱小,又那麼愛我們、依賴我們,自然會對我們丟過去的一切情緒“垃圾”照單全收。于是,孩子體驗到我們的感受并以為這是自己的感受,這使得他們的情緒難以獨立,更糟糕的是,這很可能會形成一種“習慣:今天孩子被我們的情緒牽制,日后他也會被其他人的情緒牽制。
長此以往,他就越來越難以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是我們無意識中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設置了障礙。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孩子能有長足的發展,我們需要修煉一點“內功”。自我覺察只是一個好的開始,雖不能促使我們快速成長,但為改變帶來了一些可能。多一點地審視內心,把自己與孩子的心理世界分離開,進而試著把孩子的還給孩子,把自己的留給自己,或許才是表達愛意更好的方式。
那些令我們難以承載和消化的情緒、感受一并投放到成年人的世界中去過濾、凈化和回收,我們要在成人間的關系中去尋求理解、支持和幫助。
寒假即將開始,漫漫冬日,面對成天窩在家里的孩子,我們會不會感到時日難耐?在為孩子安排豐富假期的同時,按捺住我們內心的種種沖動,泡一杯茶,坐在孩子身邊,與他們一同享受沉浸當下的快樂吧!
作者:程歡從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健康微課講師,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