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則新聞把網友們暖哭了:“媽媽你去保護病人吧,我在家會乖乖的。”小女孩琬霖懂事地對媽媽說。琬霖的媽媽和爸爸同是某醫療救治中心的醫生,兩人每天都很忙碌,媽媽因為要和上一批
前兩天,一則新聞把網友們暖哭了:“媽媽你去保護病人吧,我在家會乖乖的。”小女孩琬霖懂事地對媽媽說。
琬霖的媽媽和爸爸同是某醫療救治中心的醫生,兩人每天都很忙碌,媽媽因為要和上一批隔離區醫護人員交接,之后十多天不能回家。
媽媽把女兒每天的作息安排寫在小紙條上,琬霖知道媽媽出門是和病毒“打仗”去了,雖然舍不得媽媽,但沒哭沒鬧,每天自覺完成作業。
“太乖了!”同事小美轉發了這個新聞并感嘆:“我家孩子像牛皮糖一樣粘著我!怎麼破?”
她的話瞬間引起朋友圈一大波老母親的共鳴。教育部延遲開學的消息出來時,她們集體哀嚎:宅在家沒關系,孩子太難纏了!
媽媽在哪,孩子竄到哪;媽媽干活,孩子要幫忙(可能是添亂);連上個廁所都要爭分奪秒,孩子趴在外面咚咚捶門:“媽媽,你好了沒有?”“媽媽,你快點出來呀。”
“累死了!”媽媽們甜蜜地抱怨,她們并沒有意識到,有時候不是孩子粘媽媽,而是媽媽在粘孩子。
1.你的孩子,真的那麼需要你嗎?
綜藝節目《超級育兒師》中,教育專家蘭海采訪過幾十個家庭,發現很多孩子看起來很粘媽媽,明明家里有其他親人,孩子偏要“獨寵”媽媽一人,吃飯、睡覺、玩玩具都指定媽媽陪著,甚至不許媽媽離開。很多爸爸都禁不住感慨到“有孩子后,我沒老婆了”!可這些現象的前提是:媽媽在主導孩子的行為。
比如:三歲的小男孩在一個人玩積木,媽媽不停詢問孩子:“要不要媽媽陪?媽媽要走了哦。”孩子回答:“不要。”孩子可能表達的是:“不要陪,我可以自己玩。”媽媽主觀理解為:“不要離開我。”于是,媽媽決定留在孩子身邊。
爸爸要帶孩子下樓去買雪糕,孩子也樂意去。媽媽卻一口否決,并和爸爸產生爭執,最后,她強行把孩子從爸爸身邊拉走。
蘭海把家庭教育中的需要分成三種:孩子的需要,父母的需要,孩子成長的需要。前兩種需要是個體的內心感受,容易被重視被滿足;后一種需要則是客觀冷靜分析后的理性結果,常常被忽略。
孩子本可以用“自己玩”滿足他的成長需要,而此時媽媽的需要是“孩子需要她”,媽媽選擇了后者。
孩子粘著媽媽,媽媽其實很累,但她不愿意放手讓爸爸帶。表面上看,是媽媽擔心爸爸照顧不好孩子,實質原因卻是媽媽樂于孩子粘在身邊,她關注自己被孩子喜歡的感受。
李雪老師說過:“孩子粘大人的原因,是大人的潛意識離不開孩子,孩子只是反映出大人內在的想法而已。”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分離焦慮,指的是幼齡的孩子依戀父母尤其是媽媽,害怕分離,在不得不分離時,會產生傷心、痛苦等各種不愉快的情緒。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分離焦慮會逐漸消失。而媽媽卻往往難以擺脫分離的恐懼,媽媽習慣被孩子需要,也滿足于被孩子需要,甚至,媽媽會害怕孩子獨立后不再需要自己,采用各種方式去阻止孩子的成長。
前一陣我們小區里就出了個新聞:兒子新婚蜜月旅行,媽媽一定要跟著去,為這個在機場跟兒子兒媳大鬧了起來。原因讓人啼笑皆非,媽媽只是擔憂新媳婦照料不好兒子的生活起居。
所以,這到底是孩子離不開媽媽,還是媽媽離不開孩子?或者是媽媽離不開這種被孩子需要的感覺?
媽媽的行為,源于對孩子的愛,不放心,不舍得。然而越是愛孩子,越應理性地考慮他的成長需求,想想他是不是真的需要你一直在他身邊?收放自如的愛,才是最好的愛。
2.過度粘孩子,會造成彼此的傷害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媽媽與孩子是過命的交情,不管是不是母乳喂養,媽媽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和精力肯定是最多的。
孩子幼小的時候,媽媽擔心他吃不好睡不好,擔心他受欺負,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母子間形成一種牢固的情感聯結。這個時候,孩子粘媽媽,媽媽粘孩子,都是正常的心理狀態,無須多慮。
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了自己的行動能力和思維方式,媽媽卻無法從濃烈的情感中抽離出來,客觀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成長需要,依然以孩子為中心,無時無刻想粘著孩子,就失去了界限感。
弗洛伊德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結”,通俗點說,是戀母情結。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在無意中犯下殺父娶母的罪孽,因而俄狄浦斯情結表現為孩子對媽媽強烈的愛,特別渴望得到媽媽的溫柔關懷,甚至會排斥其他人包括爸爸的存在。
根據依戀的雙向性,媽媽對孩子也有“戀子情節”,一樣具有占有欲與排他性,不僅影響孩子在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心理健康,還會影響孩子將來的家庭關系。
在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媽媽的發言讓眾人震驚了,她說自己完全沒有自我,一人在家頂兩個菲傭,十年來,她每天四點起床給兒子熬梨汁,無論兒子走到哪,她都要給他一個溫暖的廚房,因為她覺得如果讓兒子自己做飯,那就是愧對孩子。
圖片來源自《我家那小子》
朱雨辰媽媽自豪地介紹自己的經驗時,沒有發現,一旁的朱雨辰神色尷尬,人到中年,卻還孑然一身,幾段戀情都黯然收場。
過度粘孩子,是對彼此的傷害。孩子會產生依賴心理,變得畏首畏尾,優柔寡斷。而對媽媽來說,她的人生則容易失去自我,一直為孩子而活,往往吃力不討好,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會將這種“粘”視作負累,渴望擺脫。
明智的媽媽,要善于區分“正常粘”與“過度粘”,在合理的區間內,媽媽可以粘著孩子,享受幸福甜蜜的親子時光。而當自己對孩子的依戀超出界限,產生不利影響的時候,則要學會約束情感,在親密和自主之間找到平衡。
3.學會放手,是母愛的最高境界
作家張曉風曾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落淚:“母子一場,只能看作一把借來的琴弦,能彈多久,便彈多久,但借來的歲月畢竟是有其歸還期限的。”
不想過度粘孩子,媽媽應該怎麼做呢?
❶剝離媽媽的身份,活出自我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世界關注點全放在別人身上時,她的人生注定是失敗的,哪怕這個人是她的孩子。
在《帶著爸爸去留學》中,劉若瑜的形象讓人深思,她本是知名醫院的“一把刀”,受人尊重,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然而,在工作順風順水的時候,她選擇去陪兒子海外讀書,之后的八年里,她的身份,就只剩下凱文媽媽。
她認為自己在犧牲,但無人感激她的犧牲。丈夫出軌要和她離婚,兒子也未和她站在一條戰線。
現實中,很多媽媽也是這樣,整天圍著孩子轉,以為這就是付出就是無私的母愛,其實最終感動的只有自己。所幸,劉若瑜最終覺醒了,她打開門迎著陽光走出去時,又美又颯,兒子也向她露出贊許的笑容。
我們一直強調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而最至關重要的一步,是媽媽自己首先擁有獨立性,剝離媽媽的身份,活出自我的精彩。
❷爸爸的教育回歸
最新一季《奇葩說》有一期辯題引起網友熱議:“媽媽是超人,到底是不是贊美。”詹青云的觀點很有代表性: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了?
圖片來源自《奇葩說》
其實,這個問題也側面地折射出媽媽們的心理,她們之所以表現得粘孩子,可能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丈夫的不給力。正因為在丈夫處的情感欠缺,媽媽才會把全部的愛安放在孩子身上。
有人說,爸爸在一個家庭里,首先得是丈夫,其次才是爸爸。作為丈夫,給妻子足夠的愛,讓她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孩子的媽媽,還是一個妻子、一個女人。
家庭教育中,爸爸不要做甩手掌柜給孩子,與妻子孩子多互動,營造安全感和歸屬感。不要總讓媽媽照顧孩子,而是輪流陪伴、共同陪伴。比如:臨睡前讓爸爸陪孩子看一會兒繪本,媽媽再給孩子洗漱,陪孩子入睡。一個給力的爸爸,就是母子間最好的脫粘劑。
❸把主動權還給孩子
媽媽應該明白,雖然孩子因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卻有屬于自己的人生,媽媽能給孩子愛,卻不能給他自己的思想,更不能代替孩子去面對這個世界,假如媽媽為孩子做好了所有事情,就等于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與主動性。
媽媽愛孩子,不應把他拴在自己的裙帶上。而應多讓孩子多和外界接觸,了解新鮮事物。當孩子躍躍欲試的時候,媽媽應鼓勵孩子去嘗試,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和媽媽都實現了情感上的“斷奶”,也收獲了成長的喜悅。
學會放手,是母愛的最高境界。
媽媽與孩子,本是漸行漸遠的緣分。在他幼小的時候給予呵護,在他成長的時候予以扶持,在他獨立的時候灑脫離開。這是家庭教育的責任,更是為人父母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