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親子陪伴,我對孩子失去了耐心

解夢佬 9 0

前些天,我針對疫情期間如何做好情緒管理進行了一場直播,在家待了10多天的家長們紛紛在線提出了近期的困惑。有位名叫vk的家長講述了最近經常發生在她們家的狀況。“我在家要看疫情新聞

前些天,我針對疫情期間如何做好情緒管理進行了一場直播,在家待了10多天的家長們紛紛在線提出了近期的困惑。

有位名叫vk的家長講述了最近經常發生在她們家的狀況。

“我在家要看疫情新聞,孩子鬧著要看動畫片,不然他就要求你跟他一起玩,一直纏著你鬧啊。還說要出去玩,這不是胡鬧嘛!平時都挺聽話的,可是這幾天你跟他說啥,他都不聽了,就哭啊鬧啊。這一哭鬧,家里的老人就出來數落,說不了幾句就吵開了。我都煩透了,已經快崩潰了……這可怎麼辦啊?”

她一說完,其他家長響應起來……看來這問題普遍存在。

直播時我給出了幾個建議:

首先,我們要承認,自己不是每時每刻都可以保證對那些幼稚的游戲有好感,玩久了其實也會無聊、煩躁。所以,你需要明確一點——你能陪孩子玩多久?我比較建議單次游戲時間為25-45分鐘。

其次,切忌把電子產品當保姆使用,弊大于利。適當玩一些適齡的早教游戲或益教類動畫片,電影是不錯的選擇。

最后,如果孩子一直粘著你玩,我會推薦一些減少矛盾,益于身心發展的游戲。且不同年齡的孩子玩樂的方式不一樣,一定要分齡陪伴。

0-1歲感官訓練這麼小的孩子,很需要代養人的回應,除了睡覺以外,我們可以和他們玩感官刺激類的游戲,主要圍繞視、聽、嗅、味、觸覺開展。比如撫觸按摩,色彩卡片識別,沙錘打節奏等等。

1-3歲 專注力訓練除了讓孩子嗨起來,這個階段也要重視讓孩子靜下來。比較推薦訓練手眼協調的游戲,比如做一些手工藝術:繪畫、折紙、剪紙、樂高積木、拼圖等。

3-5歲 合作游戲在家玩的球類游戲是首選。角色扮演,變裝派對,枕頭大戰也是孩子們喜歡的。

有的孩子生氣時候喜歡扔東西或打人,我撿起被他丟掉的東西,拿起球,然后會對他說,“那我們來玩丟球的游戲吧”,把憤怒轉化為游戲中的快樂化解。

6-8歲思維游戲棋牌游戲,是我的首選推薦。

可以在邏輯,思維,計算,部署,競爭,配合等多方面得到訓練,且也是這個階段孩子最喜歡的。

五子棋、圍棋、飛行棋、大富翁、撲克牌都拿出來,叫上家人一起玩。

玩的時候,不要太在意結果,如果孩子出現輸不起的情況,要注意多共情,增加孩子的“了商”(算了算了算了的能力)。

可是,有辦法并不一定解決根本問題。今天我們要把事情和心情分開,來聊聊疫情中情緒對家庭關系的影響。找出讓家庭關系緊張的罪魁禍首,那個隱藏的情緒暗礁。

我的姥爺是一名軍人,他有很多的軍功章。他高大的形象像軍功章一樣毋庸置疑,是我們家的英雄榜樣。記得我讀高中時,和姥爺聊起曾經他參與的戰役,他侃侃而談,故事高潮跌宕。

我問:“姥爺,你當時害怕嗎?”

“咋不害怕。”姥爺說著一口河南話,“有次在戰場上,連敵人都沒看見,只聽見槍聲,然后旁邊的戰友就倒下了,舉著槍都不知道往哪里打。咋不害怕?說不害怕那是騙人的。”

“那咋辦呢?”沒想到有那麼多軍功章的姥爺也會害怕!我好奇繼續追問。

“咋辦?調整狀態,跟著指揮繼續沖啊。”姥爺堅定地說。

那是一次記憶猶新的對話,這幾乎顛覆了我對那些較早期的藝術作品里虛構出來的英雄形象的認知。姥爺講得那麼真實又自然——他是會害怕的。

人,是會害怕的。這次防范疫情中,我也能感受到自己的真實感受——害怕,甚至恐懼。

每天早上起床,我第一時間拿起手機,看看最新的疫情數據,我越刷手機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刷,然后挨個問候一下其他城市里的家人,友人的情況;白天坐在電視機前認真收看新聞發布會;狂熱的追擊熱點新聞,參與捐贈和搶購;轉發搞笑的段子給家人和朋友,希望大家都能放松一下;叮囑要出門的家人做好防護;自己出門全副武裝,回家還要全面消毒……這一系列的舉動,都是因為我感到了恐懼。而這份恐懼讓我和千千萬萬像我一樣的人保護好自己,安分地待在家里。

人在遇到危難時產生的恐懼程度和對危難的認知和想象的大小成正比,與周圍人的反應也高度相關。今年,大家面對疫情的兇猛,產生了強烈的情緒感受,都是正常的。

面對強烈的感受,像防御疫情感染一樣,心理活動也會啟動防御機制——將過于強烈的情緒感受排除在意識之外。這才能讓我們保持更強的注意力,抵抗病毒的侵入,保證生命的安全。

也就是說,人,是會恐怖的,而恐懼會被自己隱藏,或變形為其他情緒和行為表達出來。

一般來說,人會啟動隔離、理智化、轉移注意力、置換、反向形成等防御機制。這就不難理解,我和網友vk都會追新聞,轉發消息,上網查資料等行為了,因為這樣可以很好地抵御內心的恐懼。

可是,這和家庭增加沖突,情緒崩潰有什麼關系呢?那我們就要說說,那些被排除到意識之外的恐懼,都去向了何處。

當人面對重大意義的事件時,會引起激情感受。比如重大成功之后的狂喜、慘遭失敗后的絕望、親人突然死亡引起的極度悲傷、突如其來的危險所帶來的異常恐懼等等。是一種強烈的、爆發性的、為時短促的情緒狀態。

激情狀態下,人的生理和行為會有明顯的變化。極度恐懼、悲痛和憤怒后,可能導致精神衰竭,意識狹窄。認知范圍縮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減弱,行為失去控制,做出魯莽的行為。比如,那些怎麼勸都不戴口罩的人。其實那一刻,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內心極度的恐懼。

我的姥爺如果當時完全沒有意識到恐懼的話,他也許會身體僵住不能動,嚇懵了沒有辦法繼續站起來,甚至做出魯莽的行為且為此丟掉性命。恰恰他意識到了恐懼,然后處理了,才能做到調整狀態,保護好自己,然后繼續戰斗。

激情上升,智力下降,是一個必然的心理規律。如果沒有意識到疫情帶來的正常的內心恐懼,這股意識狹窄的勁兒,便會帶到家庭關系里。自己變得更敏感、挑剔,焦躁不安,易躁易怒,易小題大做,發生爭吵。平時你可能有足夠的耐心去陪孩子玩,或者較平靜地拒絕孩子要看動畫片的要求。可現在不僅做不到,還會覺得是孩子的問題,甚至會懷疑人生,不解為什麼自己會遇到這樣的境遇……全然忘卻感受自己的內心,可整個人卻處在無意識的恐懼中。

當家長處在無意識的恐懼中時,孩子們又會是什麼表現呢?

孩子是以情感交流為主的,他們對道理不敏感,但卻可以第一時間捕捉到家長恐懼,焦躁,不安的感受。家長是孩子穩定的基石,基石的晃動會引發新的恐慌,這可謂恐上加恐,于是他需要行動起來。

一方面,孩子幫助家長們疏導情緒,用他們力所能及的方法。于是他變得很討好的樣子,異常乖巧。網友F說她家孩子最近變得小心翼翼,愛照顧人,給爸爸遞塊巧克力,給媽媽拿瓶酸奶。她希望大人們吃點甜的,開心一點,放松一些。

另一方面,他們是“壞”情緒的承載者。家長無意識地把恐慌置換為較容易發泄的憤怒。線上怒懟惡行和謠言,線下怒懟身邊人。孩子的哭鬧聲,沖破了原有的防御,于是他開始加碼,啟動“家長常規套餐”——抱怨、攻擊、講道理。哭是導火索,發泄情緒,才是真目的。

所以,若是你感覺孩子和平時不一樣,不是他變“壞”了。而是家長們的情緒變化了。

被意識到的恐懼讓人學會保護好自己,安分守己。不被意識到的恐懼讓人行為失控,難以平靜。

如果這段時間,你感覺自己在激情狀態時失去理智,無法控制自己。那麼你應該花點時間,去覺察自己的感受。只有意識到,才能夠表達和調節它。

我總結了自我認可情緒的小口訣:人人都有情緒,一會兒就過去。感受認同體驗,和別人沒關系。

情緒不分好壞,它只是經由身體來表達,給情緒一點時間,它總會過去。“一會兒”是個時間單位,因情緒強烈程度和個體處理能力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化。據心理學家們研究顯示,情緒在身體里停留的時間并不長,最強烈地感受也會在30天內消散過去。

如果和孩子互動時,你明顯感覺自己煩了。那你就需要立馬停止互動,身體在提醒你,需要安靜地、平靜地疏散它。

我推薦大家也可以投入自己的愛好中,比如:運動,書寫,繪畫,閱讀,觀影,制作美食,整理家務或者趁機培養一些疏散情緒的練習。比如,呼吸法練習,打坐,冥想,正念……

孩子不明白病情的危害和影響,他只能通過你的情感反應,感受事態的嚴重程度。孩子面對情緒的能力有限,他們的防御顯得非常的簡單,可他們沒有惡意,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出一份力,希望一切能過去。

看見自己的恐懼后,再看孩子的哭鬧,才能打開擁抱的雙臂。

Ps:最后,要感謝那些戰斗在一線的人們,你們每天都在調整狀態,向前沖。是你們讓更多人獲得安定。

也要感謝網上那些段子手們,讓焦躁的人們學會了樂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