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巧,那是從小憋到大的內傷

解夢佬 4 0

1.你是誰帶大的?幾天前,我寫過一篇文章《離婚帶著孩子的女人,下一站是幸福》。其中一句話,很多讀者說有所觸動:擁有決不自我攻擊的彪悍人格。很多讀者留言反饋,感覺還有很多問題沒有

1.你是誰帶大的?

幾天前,我寫過一篇文章《離婚帶著孩子的女人,下一站是幸福》。其中一句話,很多讀者說有所觸動:擁有決不自我攻擊的彪悍人格。

很多讀者留言反饋,感覺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談到,比如:如何做到不自我攻擊?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可能要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會自我攻擊?

2.虛弱的客體,經不起攻擊

我的一位來訪者,因為人際關系問題找到我。

來訪者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生,但是,卻非常自卑。因為自己性格軟弱、敏感,以及,在和他人交往時,從不敢拒絕別人,從而,人際關系成為一種負擔和消耗。來訪者為此深感困擾。

來訪者的成長經歷是這樣的。

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父親在外地部隊,母親在外地工廠——所以,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來訪者自述,爺爺奶奶老實本分,為人善良,對她的照顧也非常耐心細致。

看起來,除了主要養育者不是父母這一點點的“瑕疵”外,爺爺奶奶作為主要養育者,是盡職盡責的。接下來,我們的話題轉到成長經歷上。

我問她:如果讓你回想成長中的事情,你能想到什麼?她想了一下,告訴我說:不合群。從小就不合群。她低下頭,皺了皺眉頭,臉朝向一側:從幼兒園開始,一直都不合群。原來,記憶中,似乎從幼兒園開始,來訪者就經常被“欺負”。我問她:被欺負后,你會和爺爺奶奶說嗎?她說:不會的。

咨詢的突破口從這里開始。

原來,在她心中,她從不曾想過要和爺爺奶奶說“自己和小伙伴玩,被欺負”的這些“小事”。因為,在她覺得,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照顧她,已然非常不容易了。自己理應懂事,不給爺爺奶奶再增加麻煩。所以,她從記事起,看著爺爺奶奶日漸衰老的狀態,她心里總有一種莫名的酸楚。

這種感覺,讓她學著“乖”。

“乖”的背后,是這個年紀,原本在外面遇到的委屈、需要的保護以及“任性”的表達,都被深藏了起來。

當我們認為對方不夠結實,我們就無法釋放自己的攻擊性,也盡量收斂起自己的需求。以免我們這些表達,會擊垮對方。

曾奇峰老師曾經說:隔代長輩帶大的孩子,是吃素的;父母自己帶大的孩子,是吃葷的。

原因就在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隔輩”的主要養育者,相比于父母,當他們撫養我們的時候,他們的年紀更大;年紀更大,就顯得個體更加“虛弱”。畢竟,生命在這個維度上,是自然本能繞不開的重要因素。面對虛弱的個體,我們就更不容易表達我們的攻擊性。

因為,攻擊虛弱的人,會讓我們內疚。

3.攻擊不了別人,只能攻擊自己

年齡,是客觀存在的、生理上的重要事實。但是,年齡卻遠不是唯一的因素。推而廣之,我們是否能暢快表達,其實并不一定在于撫養者的年紀,而是在于撫養者是否虛弱。同樣是父母,有的父母很“抗打”,而有的父母就很虛弱。

我的一位來訪,女性,28歲。她來到咨詢室,跟我訴說的是她根深蒂固的“存在主義焦慮”。

她說,似乎她從小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孩子。在她的腦海中,時常有一個畫面,那是她小時候的一個畫面:她在學習,媽媽給她默默地端來一杯水,她裝作很認真、目不轉睛地看書(因為媽媽希望她認真,不希望任何事情讓她分心),而眼角余光看到了拿著水杯的媽媽的那雙手。那是一雙青筋暴露、辛苦勞作的手,她心里涌起一陣悲涼,她想到:時間流逝,媽媽總有一天會變老的。

這種感覺一直跟著她,演變為今天的“存在主義焦慮”:她動不動就覺得自己“時間不多了”,想做的事情“來不及了”,父母老了,以及,自己不再年輕了。怎麼辦?

說到這里,我們也許想知道:來訪者媽媽到底哪里“錯了”?導致來訪者有這麼沉重的“思想負擔”?事實是,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定指向“有人犯了什麼大錯”。

比如,來訪者的媽媽其實是一位非常老實本分的人,身世凄苦,不足滿月,母親去世。這讓來訪者媽媽有一種從里到外、徹徹底底的委屈感。母親非常脆弱,總是動不動就哭,受不了任何打擊。但是,把希望都放到了來訪者身上。于是,來訪者努力、懂事,力爭每一步都不能行將踏錯。高度認同父母的同時,也小心翼翼地隱藏起了自己所有的攻擊性。每當她對母親有什麼不滿的時候,稍作表達,母親悲痛欲絕,她就會非常內疚。

被迫懂事,是唯一的方向。

4.別把孩子當容器

父母的虛弱,會導致孩子的攻擊性無法完全表達,更有甚者,有的父母虛弱到,需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容器。也就是說,我不僅不能涵容孩子情緒的表達,甚至會和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的朋友40多歲,孩子高中。她頗感自豪地跟我說,她把孩子教育得特別好,自己只要一生氣,孩子就會哄自己。所以,當孩子做了什麼讓她不能接受的事,她就拿出她的“殺手锏”:“耍脾氣”。這個時候,孩子一準兒哄她。說的時候,從語氣到表情,都洋溢著傲嬌。

可是,孩子卻有一個問題,孩子非常愛抓自己的頭發,或者使勁撓自己的頭皮。比如,做作業的時候,或者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會用力地抓。因為太用力,所以抓到大量地掉頭發。持續很多年了,怎麼都治不好。

她問我,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

我是心理咨詢師,不是廚師,不擅長做雞湯。于是,在基本了解了情況之后,我告訴她:需要看心理醫生的不是孩子,而正是朋友自己。

孩子抓頭發的做法,其實是在做自我攻擊,或者,是在用攻擊自己頭發的方式攻擊父母。但是,無論如何,那一定是孩子對父母的攻擊性無處釋放。證據是:作為母親的朋友只要一生氣,一定是以“孩子來哄自己”收場的。就這樣,無意間,孩子已經成為父母的容器。

5.決不自我攻擊

如果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如何才能擺脫“自我攻擊”的桎梏呢?我們嘗試給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到大家。

第一,意識到:請停止自我攻擊。無論你已經在多大程度上習慣于做自我攻擊,意識到這一點,都是至關重要的開始。當我們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們在“潛移默化”地被驅使不斷重復一個模式。而將潛意識意識化,不斷擴大我們的意識范圍本身,這就有療愈的作用。

第二,在生活中,梳理自己自我攻擊出現時的具體表現。每當遇到一件事,當意識到自己又在不知不覺地啟動自我攻擊模式時,在心理將這個行為標記下來。

第三,在梳理自己的自我攻擊具體行為時,切忌啟動疊加的“自我攻擊”。什麼是疊加的“自我攻擊”呢?比如,當我們又發現了自己的一個自我攻擊行為時,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會譴責自己:糟糕,為什麼我又在自我攻擊?這就是“疊加的自我攻擊”。相同的模式,會在連續的行為中,不斷被啟動。

愿我們都擁有決不自我攻擊的彪悍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