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里一直認為的女強人就是心理素質高,并不是說她干了多少偉業。也許有的女強人在干了一番偉業之后,因為身邊一些事情的發生,一夜之間全部崩盤,也許有的弱女子在危機來臨時卻顯露出了
在我心里一直認為的女強人就是心理素質高,并不是說她干了多少偉業。也許有的女強人在干了一番偉業之后,因為身邊一些事情的發生,一夜之間全部崩盤,也許有的弱女子在危機來臨時卻顯露出了超人的抗壓能力。
而心理素質有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教育環境等等都會影響你。
自然環境是天災,就比如這次的疫情,讓很多身臨其中的人對生命都有了大徹大悟的幡醒。聽說有一家子七個人都被感染,從樓上開始成捆往下來仍鈔票。
這就是自然環境給人心理素質帶來的改變。
有的人80歲還等待著被治愈,有的人20歲就開始安排后事。
一次自然災害就能考驗出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有的人七災八難活到九十九,有的人大富大貴活到三十三。
社會環境,就是我們從小接觸到的是什麼人,以及周圍是什麼環境,就像現在的人買房子都愛打聽周圍鄰居怎麼樣,如果鄰居毫無素質,常年下來,都會對一個人造成極大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人人向往北上廣,因為教育資源豐富,人們素質相對比較高。
一個常年生活在農村和一個常年生活在北京的人,兩個人方方面面都完全不一樣。
為什麼說生來就矮半截。這就是社會環境讓我們矮半截。
帶著這種矮半截的心理長大,還有周圍人的排擠和嘲弄,心理一般都會畸形。
一個丑女和一個美女她們的成長環境肯定也是不一樣的,你甭管她生活在幾線城市。美女天生就有優越感,就像帥哥天生就高冷。不分線,他們天生就被人高看一眼生長了一種長勢。
把他們如果放在一線城市或者農村。她們也許會隨著環境優越感減弱或者增加。但基本沒有多大改變。
因為優越感是天生的,天生比別人家庭好,天生比周圍人長得好。憑啥沒有優越感。白長這麼好看嗎,白出生好嗎。
這種優越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遞減。也許年齡大了,周圍人都跑去恭維別人了,周圍人都跑去恭維比你更有錢的人了。也不用太擔心,只要你比周圍人有優越感,周圍人超越你的人會很少。
屌絲根本不會逆襲。丑女經不起細推敲。
美女從小就被恭維,丑女從小就被人排斥。
生活中,我們都會認為《歡樂頌》里的安迪會選擇奇點,關雎爾和邱瑩瑩也認為奇點踏實。
而曲筱綃卻認為安迪會選擇小包總。因為安迪身世一流,長相一流,才華一流。這種一流在成才過程中肯定備受關注。
以這種美女的擇偶標準,她就從心底里不會覺得自己駕馭不了男人。放在丑女身上就不一樣了,從小生活的環境,旁人的指責和不受待見的過程,讓她壓根在好事來臨時候有一種不敢接受的心理。
家庭環境,我們從小生活在一個“別人家孩子”的環境里。這種家庭環境勢必會讓一個人沒有強大的內心。遇事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處理的好,其實別人未必有你處理的好,有一種好,是人家家長覺得好。有一種壞,是家長覺得壞。
在這種家長覺得壞的成長環境里長大,再會處世,你都會給自己打個問號:我是不是這樣處理得罪了誰?
其實你誰都沒得罪,有一種得罪是你媽覺得你得罪了誰。
在天性被釋放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肯定自信。
在天性被壓抑的環境里長大,就算成功,心理畸形也是一種失敗。
因為心理畸形,你不知道她會在哪刻做出過激的行為,就像跳樓那個主管,在外人看來已經足夠成功,但在壓力來臨還是選擇了跳樓。
心理畸形隨時會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心理健康,就算一生都粗茶淡飯,心里都覺得歡歡喜喜。別人有別人的山珍海味和別墅豪車,自己有自己的一畝三分田。
當然不是教你平凡是真。而是教你就算身居高位也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
第二。現代女性都愛講心靈的歸宿,我看紅透半邊天的網紅李子染的微博,連耕地,染布,田埂休憩這種傳統行業都備受網友喜歡。
我不知道李子染以前是干什麼的,但我們看她現在微博,抖音,各大新興行業,各個平臺都擁有五千萬以上的粉絲。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年收入堪比一線明星。
她比任何人都談得起心靈歸宿。
沒有在一線享受過車水馬龍,就不配談田埂休息。
不說大話,人到中年,你奮斗的的最牛逼,也頂多在三線,五線擁有了兩套房子,頂多在一線擁有了一套兩居室。這樣的人怎配牛耕和田埂休息。
團隊炒作另說。
心靈歸宿這件事,不到70歲,我真的想都不敢想。
就算勉強撐到60歲,也得看看你資產配不配讓你談心靈休憩這件事。
就算偶爾有個詩和遠方,大部分也是帶著電腦和手機去的,旅游七天不賺錢,對于年輕人來說,這個詩有點貴。
帶上詩的同時必須帶著業務,才能安慰自己沒有白來看遠方。真正給你放七天假,沒有收入,那里的詩和遠方一定不比附近的公園好看到哪里去。只有一個項目讓你收入百萬,千萬,你才倍感詩原來那麼充滿詩意,遠方的樹就是比自家門外的樹郁郁蔥蔥。
連遠方我們都給它穿上了厚厚的銅臭味。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說自己有詩和遠方,動不動就說自己有酒有故事,沒個千兒八萬的,只能叫窮游。
根本談不上心靈的歸宿,別人也不認可你的心靈。
也不會覺得你是給自己心靈放假了,只會覺得你窮嘚瑟。
第三,有一天,我們會回歸農村嗎。我們都向往農村。
但是向往歸向往。
父母在,不遠游。如今,父母在,孩子也不得不遠行。過去是孩子奔向父母的身邊,如今是父母奔向孩子的身邊。
我們這一代女性注定會會成為“空巢女性”。
男人不靠譜這事就不用說,人盡皆知。孩子就靠譜嗎。也不靠譜。我們這代是唯一一代自己給自己養老的一代。
享受天倫之樂注定會在我們這 一代滅絕。
孩子必定是要高飛的,經過三代的打拼,到了孩子這一代,就算用錢鋪路,很多父母也會把孩子送出國,送到一線打拼。
所以我愛跟現在的女性說,做好沒有天倫之樂的打算吧,做好空巢老人 的打算吧。
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指責誰,誰也無法解決這一現實的問題。
既然我們讓孩子做過留守兒童,我們就應該有做空巢老人的準備。
這兩個詞,多麼敏感又脆弱。一提就痛。
這種痛,會輪回。
當留守兒童有一天長大了,他們就去了遠方;而當年去了遠方而置他們于孤獨境地的父母,回到了故鄉,成了空巢老人。
雖然有些地方的鄉村已建設得越來越漂亮,但那只是些房子、水泥路,以及露天里漸漸銹蝕的健身器材。
很少看到青壯年。鄉村呈現的是一種寂寞的美麗。
只有春節期間,鄉村才顯得熱鬧而有生機,因為青壯年回來了。
但這種熱鬧是短暫的,這種生機也是曇花一現。鄉村成了驛站,本是土生土長的人,卻成了南來北往的雁。
別以為這種景況只存在于鄉村,其實中小城市又何嘗不是如此?一撥又一撥的青年去了更大的城市,因為夢想,或因為生存。
大城市越來越年輕,中小城市越來越蒼老,而鄉村則會越來越緘默。
這永遠不會變。
今天的文章有點痛,痛則通,不痛則不通。你們得挺住。就算我們做了家庭和社會的墊腳石,也得先做著。
用才子王躍文的話說就是:人生畢竟不如戲啊!是戲倒還輕松些。上妝是帝王將相,卸妝是草頭百姓。戲外不想戲里事,千古悲歡由他去。可我們畢竟是有血有肉的女漢子,又讀了幾句圣賢書,就滿腦子家國天下。我們十年寒窗,就是為了報效家國天下來的。可這中間都是黑暗和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