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孩子長大后,卻與父母成為路人?

解夢佬 7 0

在學校講授心理課后,我接待了一些學生來訪者。這是一群剛剛離開父母的大學生,雙眼滿是對生活的渴望與迷茫,一張張青澀的面孔掩飾著容易波瀾起伏的內心。學生A:老師,我和室友經常鬧矛盾

在學校講授心理課后,我接待了一些學生來訪者。這是一群剛剛離開父母的大學生,雙眼滿是對生活的渴望與迷茫,一張張青澀的面孔掩飾著容易波瀾起伏的內心。

學生A:老師,我和室友經常鬧矛盾,沒心思學習,失眠、痛苦。大學生活讓我好失望,爸爸媽媽從來只關心我的成績。

學生B:老師,我最近幾乎每天都哭泣。到了傍晚就一個人去宿舍樓樓頂痛哭,甚至想從樓頂跳下去……這些,我不想告訴我的爸爸媽媽,不想讓他們擔心。

學生C:老師,這個暑假我沒有回家,不想回家。回家看到爸爸就煩,小時候,他打我和媽媽,我恨他,他怎麼不早點死。

……

絕大多數大學生在講述了他們內心的困境后都會說,我不想告訴我的爸爸媽媽,哪怕正處在極其痛苦的沖突之中;還有少數孩子痛恨父母,仿佛那不是養育自己的親人,而是勢不兩立的仇人。

父母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呱呱墜地之后,每一個孩子都向父母投去了生命中最熱切的眼神,那是全然的依賴和追隨。那麼,是從哪一刻開始,這種關系漸漸地冷卻的?以至于成年后,他們僅僅維系著親子的名份,內心早已滄海桑田,親人變成路人,甚至是仇人。

曾經,我的眼里只有你

嬰兒出生至六個月,屬于母子共生階段。共生是指心理上的共生,嬰兒以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無法區分我和“非我的客體”,也無法區別內部和外部,以為你的呼吸就是我的呼吸,我的所思就是你的所想。這種水乳交融的感覺,類似于成年人的熱戀和性高潮。

人類最初的情感來自這份濃情蜜意,它需要成為母親的女人在那一段時間里忘掉世界的存在,眼里只有這個孩子,與孩子共同沉溺于屬于她們的王國。命運把孩子托付給不同的家庭,孩子的到來則重新定義了女人的身份。

生命的地圖以此為點,開始慢慢地鋪展開來。

這是沒有辦法平等的關系,嬰兒需要占據媽媽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空間,需要無微不至的照顧。而媽媽們呢?有的充滿喜悅,臣服于這個只知道吃喝拉撒的小東西;有的陷入抑郁,身邊的嬰孩也會抑郁;有的焦慮,孩子會情緒不穩定;有的過度自戀,孩子會感到恐懼……

從這個起點開始,孩子經由不同的媽媽去往了不同的方向。因為愛著你的愛,苦著你的苦,孩子對父母的忠誠,常常以生命為代價。順利渡過共生期的孩子,成年后會更容易活出自己。除了愛情,事業也一樣有著共生的特質。當朗朗充滿激情地彈奏鋼琴時,仿佛看到他與鋼琴合二為一,舉手投足都是音樂。

理想的共生,是彼此滋養,彼此升華,從生到死。

有一天,我看到了世界

沒有誰會永遠停留在共生階段,除了精神病患者,他們只是以一種疾病的方式與媽媽一輩子不分離。伴隨著身體的成長,孩子的心理也在慢慢成長。

心理學家馬勒提出,嬰幼兒心理發展會經歷自閉、共生、分離個體化、建立客體永久性四個階段。

六個月以后,生活中的一切都無比吸引著孩子的目光。最開始,孩子注意到他身邊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爸爸。爸爸是孩子最初的世界,這個男人似乎和媽媽是一伙的,不過,他讓人覺得安全。他設置規則、界限,給人力量,還帶來一個更寬廣的世界,和他一起游戲很有趣。慢慢地,會有越來越多的東西吸引著孩子,如玩具、電視、手機、書籍……

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每一個人對它的描述都不一樣。云卷云舒,潮起又潮落,不變的是,在生命早期,世界的模樣就被父母裝進了孩子的大腦,就像一個硬件設置,這個設置有一個名字——杏仁核。大腦的杏仁核掌管著一個人的內隱記憶。內隱記憶里藏著本我、潛意識,是一個人命運的密碼。3歲左右,如果發展順利,會基本形成一個人自戀、依戀關系、客體關系、內化、現實能力等心理功能的雛形。

所以,當我去尋找世界,其實滿世界都是你的影子。

分離,注定是一場遠行

人世間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而唯有父母與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

分離個體化是一個發展心理學的概念,指個體脫離原來所依賴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獨立個性的心理過程。這種探索從1歲左右便開始了,孩子有了“我”的意識,想要掙脫父母的懷抱,想要獨立,去探索無處不在的未知。

從身體的分離到心理的分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八大階段里,從青春期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個體分離化,追求自我同一性,即明確我是誰,建立內在和外在持續同一的自我。少男少女們茫然又沖動,開始追星、發展友誼、愛慕異性,痛并快樂著,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分離個體化是一個持續一生的過程,空間的分離很容易,而心理的分離仿佛將連在一起的根須血淋淋地割開,痛的讓人想要放棄,以至于一輩子也很難完成。

人本主義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終級目標是成為自己。人生短暫,沒有誰愿意為別人而活,哪怕這個人是父母。父母與自己的人生之間有著太多太多的糾纏。當學生們說,我的問題不想讓父母知道,極少是因為心理界限,想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更多是對父母的不信任或者情感疏離。然而,這是一個魔咒,這份不信任或疏離會讓你不斷地發生困擾。所有未解決的心理問題,會像一個幽靈一樣不斷地重復,產生蝴蝶效應,并且傳承給下一代,直到問題被解決,謎底被揭開。

相濡以沫,不如相望于江湖

如果孩子必然會離開我們,那麼生兒育女的意義是什麼?養兒防老是早已過時的說法。孩子借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讓我們的生命得以重生,血脈相傳,世世代代流傳。這份骨肉至親讓我們對人生倍加珍惜與留戀。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是人世間最深刻的情感關系,它持續一生,所有美好的詞語都不足以形容它,它給人快樂,也帶來痛苦。

因為是自己的孩子,你盡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他,而這份愛里又有多少控制、無知、為所欲為?你是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尊重、愛護、幫助這個生命?沒有誰會評判你的所作所為,但因果輪回,你付出多少真心就能收獲多少快樂。你付出過多會得到一個低能的孩子;倘若你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和剝奪孩子,你的中晚年可能會多一份蒼涼。

是的,你愛孩子,全世界都知道。然而愛到最后,是希望孩子離開后過得好。在各自的生活里,彼此能欣喜地遙望對方,發自內心地想:有你真好!謝謝你!

最好的愛是成全。當你成全孩子的生命,孩子也成全了你作為父母的身份,彼此可以分享生命的美好。因為愛所以愛,一切都心甘情愿,愛在愛中就已經滿足。如此,就不會有那麼多怨懟、憤怒、失望,而正是這些造成了成年后對父母的不信任和疏離。

只有放下,才能回家

民國曠世才女張愛玲的媽媽在臨終前寫信給女兒:我現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見你一面。張愛玲沒有去,只寄了一百美金。一直以來,張愛玲都痛恨媽媽。幼年時,媽媽只顧追求所謂的藝術,成年后,又要求孤僻的她成為社交名媛。母女間充滿爭執和對抗,沒有一點溫情。得知媽媽去逝后,張愛玲大病一場,悔恨無比。晚年的張愛玲獨自生活在美國,在病重神智不清的時候,她說:我現在唯一想說話的人,就是媽媽。

對父母的怨念其實也在折磨著自己的人生。理不順和父母的關系,也很難過好這一生。你知道你生命的真相嗎?真相可能并不完美,也許真實的有些殘酷,但沒有誰能否認它的存在,它會一直等待著勇敢的人揭開。

回避問題和逃避痛苦是一切心理問題的根源。那對被稱作爸爸媽媽的人,你知道他們的喜怒哀樂,知道他們的局限嗎?你來源于他們,但你屬于自己,唯有面對,你才能找到自己。

面對,是放下所有的怨與恨,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接納。無論父母給過我多大的傷害,我都接受命運的安排,我尊重他們是我的父母——愛和傷都一樣讓我珍惜。

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終有一天,我的內心會恢復平靜——心安處是故鄉。

回家,是再一次出發

楊絳先生在百歲感言里寫到: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唯有回家才能獲得內心的安寧。回家是重拾內心與原生家庭的鏈接,不再怨恨,從而收獲力量;回家是以新的眼光來解讀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成長經歷,也是為自己簽訂新的存在主義合約。

電影《沙漠之花》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主人公華莉絲出生在索馬里沙漠,3歲時被迫接受了慘無人道的割禮,12歲時為了五頭駱駝被父親嫁給一位60歲的老人。逃婚路上遇到好心人幫助,最終走出索馬里,成為世界頂級名模。

成名后的華莉絲沒有停止腳步,積極投身于婦女解放事業,四處奔波,呼吁廢除割禮,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止了延續三千年的割禮,而她自己的人生也因此獲得了重生。在聯合國的演講中,她飽含熱淚地說:我愛我的媽媽,我愛我的家人,我愛非洲,為了所有女性,讓我們去改變。

我相信那一刻,她的內心寧靜而充滿力量。

這就是回家的力量:重新定義你的人生,以及你存在的意義。這世上有多少回不了家的浪子,就有多少受苦受難的心靈。在心靈的故鄉,再一次出發,你必征戰天下,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