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異性過度的幻想和期待,就容易疏離群體

解夢佬 6 0

俄狄浦斯情結是精神分析發展理論的核心部分。俄狄浦斯期所涵蓋的主題是愛、成功和死亡。相較于口欲期和肛欲期,其內容的豐富、復雜程度遠超前兩個時期,它決定了關于愛的質量、人的創造性發

俄狄浦斯情結是精神分析發展理論的核心部分。

俄狄浦斯期所涵蓋的主題是愛、成功和死亡。相較于口欲期和肛欲期,其內容的豐富、復雜程度遠超前兩個時期,它決定了關于愛的質量、人的創造性發展和主題的豐富性及平衡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常把“戀母”或“戀父”情結與俄狄浦斯期放在一起談論,弗洛伊德發現所有的成年人,包括他自己,都或多或少地深深隱藏著對自己異性父母的依戀,以及與之相伴的對同性父母的敵意。成年人對異性父母的依戀源于孩童時期的第一份愛戀——對異性父母的愛戀。在走進社會之前,孩子會把這份愛戀大方的向外人展示,目的是為了保護這份似夢非夢的情感,同時也為了向同性父母示威。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對異性父母的愛戀是理想化的結果,愛戀的客體與現實中的客體并非同一個人。

與口欲期和肛欲期不同,俄狄浦斯期擁有多元的關系視角,它不是兩點一線的關系,而是三個點或多點組成的平面或立體的關系。試想,一個男孩或女孩與母親或父親二元關系,這個關系特征必定是粘粘的、高濃度融合的,孩子看向異性父母的視角必定也是單一的,狹小的。在這樣的關系里,孩子能夠得到成長所必需的保護,但同時也能限制孩子的發展,在這個狹窄關系的胡同里,父母只能向孩子展示某一個固定或一個切面的人的特質和功能,孩子也只能吸納父母某單一角色的特征,固定意味著限制。

由于二元關系世界的情感濃度非常高,孩子迫于生存壓力也必定需要這樣關系,高濃度關系隨著時間會營造出令人窒息的氛圍空間,身負內疚的孩子指向異性父母的愛戀注定無疾而終。二元關系的粘粘和對禁忌的本能恐懼使得孩子以退行的方式來抵御悲劇式情感所導致的傷害,最終以軀體或心理上的癥狀顯現。

拿父女關系來解釋。

“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常聽人這樣談論女兒與父親之間的情感。在一個三四歲小女孩的眼里,父親是全能超人。他可以幫助女兒趕走可怕的老鼠蟑螂,還能讓女兒坐在自己肩上,呼吸高處的新鮮空氣,發現別人看不到的世界的美。這是獨屬于父女之間的“秘密”,與同性母親相比,父母的世界是刺激、有趣、充滿無限可能的,吸引著女兒離開母親的懷抱進入另一個更具吸引力的世界。

這是一個女孩所面臨的第一次身份認同的改變。無論現實中的父親是否和她所想象中的一樣強大,父親的形象必須偉岸,如果不是,在她幻想中一定是。

小女孩需要父親這個角色的陪伴,在父親的帶領下,她開始認識除父母以外的人,接觸與她年齡相同的孩子,組建同學和朋友之間的友誼。隨著女孩漸漸長大,如果她對父親的崇拜和幻想依然保留在心中,她會依照父親的樣子去尋找經濟基礎好、性格強勢、能力強大的男性,相比尋找與她匹配的男性,她更青睞比她強,能保護她的男性。在她心里,她找的男性一定要和父親一樣,一樣強大、一樣能提供充足的安全感。她幻想著對方能滿足她所有的需求,給予她及時充分的保護,并心安理得地享受這份待遇,不擔心自己會被取代。

她對男性過度的幻想和期待,從而導致了她對女性群體的疏離、嫉妒和憎恨。她所有的注意力會放在兩個部分,一個是她討好取悅、能夠提供保護和照顧的男性;另一個是她需要提防的女性群體,視她們為破壞她幸福生活的最大威脅。因此,她無法擁有正常的閨蜜之間的情誼,無法獲得同性之間的友誼,時刻警惕著競爭對手的侵犯。她的生活必定成為一座荒島,所追逐的男性和包含敵意的女性她都不曾真正擁有,留下的是孤寂與落寞。

她尋找的如父親般強大的男性,從來都只活在她的幻想世界里。她硬生生的把這個幻想世界里男神的標準套用在現實中的男性身上,得到的結果必定大失所望。她下意識地拿出當小女孩時的哭鬧與抱怨等控制手段來聲討男性的不同,這注定是壓垮她情感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無法真切的理解,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人生來就是為了滿足別人,也沒有任何人能滿足她理想化世界父親的形象,這些幻想強加在一個與她沒有絲毫血緣關系的男性身上,對男性來說,壓力實在太過巨大。

幸運的是,女孩的失望可能讓她就此沉淪,也能給她提供一個認清現實的機會。這是身份認同的第二次轉變。

在找尋完美父親的不歸路上,她重新的看見了母親。一個被父親深愛著的母親是女兒幸福的原始基礎,是女兒將來獲得她所期待的感情的重要保證。母親身上的溫柔、包容等女性特質如同基因深深鐫刻在女兒的心中,以此支撐她找到真實、所向往的自己。

她站在高處重新理解母親,看到之前作為一個孩子所看不到的母親的形象,她會看到母親作為女兒的處境、為人妻的處境以及為人母的處境。帶著對母親的全面認知,她也終于能看到父親完整的形象:看到父親作為兒子的處境、為人夫的處境以及為人父的處境。這是她第一次真正看清父親的全部面貌,看到除了父親的強大與力量外,還有父親的艱辛與隱忍。她也開始認識到,父母除了提供她成長所必需的物質與情感外,還需承擔家庭的壓力與重任。

當她能站在一個類似于上帝視角重新看待父母時,她也就從緊張、窒息、融合的二元關系進入了天寬地闊、無限自由的三元關系。

三元關系的世界包羅萬象,生機鮮活。此時她已深深認同了母親,這幫助她消除了對同性的敵意和競爭,代之以包容與理解。她開始感受到她的世界不再是分裂的,而是一塊硬如鋼板的整體,曾經被她所排斥鄙夷的女性已團結在她周圍,給予她支持與力量。她終于得到了來自同性的支持和認同,這份歸屬感鼓勵她走向更廣闊的世界,發展深厚的友誼。

在她將要面臨的感情生活里,她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與她相伴、志趣相同、情投意合的男性同伴,而非提供保護的超人。她不再像往常一樣通過抱怨的方式來要求他人滿足自己的需求,不再抱以天真、不切實際的完美標準衡量對方,不再把對自己的期待寄居在他人身上。她變得理解對方、包容對方的缺點、支持對方的發展,帶著父親對自己愛,與另一個男性一同探索這廣闊天地,體驗生命的美妙與幸福。這標志父親的使命已圓滿完成。

人的終生成長過程是完成對早期生活及幻想的成功哀悼,并同時逐漸獲得對自我和世界越來越確定和現實的認識。對失望的承受力愈大,就能在發現自己,成為自己的道路上愈走愈遠。

祝福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