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像劇《想見你》火了,36歲的女主角柯佳燕一下迷住了不少人。有人評價:她是一個有梗有顏的寶藏女孩,年齡反倒成了魅力加持。看到一段采訪柯佳燕的視頻,發現確實如此。視頻中的她
最近,偶像劇《想見你》火了,36歲的女主角柯佳燕一下迷住了不少人。
有人評價:她是一個有梗有顏的寶藏女孩,年齡反倒成了魅力加持。
看到一段采訪柯佳燕的視頻,發現確實如此。
視頻中的她侃侃而談,狀態飽滿,令人羨慕,將三十多歲的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
她說:20多歲的時候,很傻,但有奮不顧身的力量;30歲之后,我們要留一點給自己,照顧好自己是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說,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們剛剛跨進成人世界的大門。
心智尚未成熟,就開始與事業、愛情、婚姻、家庭等人生大事逐一交手、過招。
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和氣息,跌跌撞撞地走著,在巨大的不確定中,看似勇敢地做出各種確定的人生選擇。
這個過程的關鍵詞是:懵懂、憧憬、不安、惶恐。
那麼,到了三十幾歲,眼前的世界開闊明朗起來了:
手握更多資源,方法論成熟,大小事情處理起來,更加游刃有余,扮演的角色也更豐富。
關鍵詞變成了:檢視、梳理、調整、發展。
在這段承上啟下的黃金歲月里,好好照顧自己,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1.照顧好自己,為了更深刻的遇見
第一個故事,來自我的朋友。
讀書的時候,她是“靈魂伴侶”的堅定奉行者。
擁有過一段默契度相當高的戀情,最終卻贈予她一場轟轟烈烈的失戀。
畢業后,聽說她通過相親結婚了,再見到她時,已經是個9歲孩子的母親了。
再次聊起感情,她非常感慨:
那場失戀,差點以為自己的人生都毀了,現在回頭看看,其實不過如此,我現在非常幸福。
正如柯佳嬿所說:
年輕時,我們被傷害過,也可能傷害過別人,但最終卻在傷害里成長。
年輕人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憑“感覺”找愛情。
但“感覺”往往藏著大坑,從精神分析的角度:
你以為的一見鐘情,背后可能是彼此的創傷在相互勾連。
而這些創傷,注定在二十多歲的年紀里,盡情暴露、爆發,之后才能修復、平復。
隨后,帶著愈合的傷疤,走進三十多歲,卻遇到了另一個問題:
隨著與原生家庭的分化,自我的成長,真實需求在變化,雙方的契合度也在變化。
朋友說:和老公的感情也經歷過低谷期,強烈感覺到對方不是對的人。
面對不再理想的關系,三十多歲的關口,有些人選擇了離婚、分手,有些人選擇了“死磕”。
兩種選擇沒有對錯之分,但有一個真相需要被認知:
每一段關系都是處在動態變化之中的,沒有一段關系能保持一直理想。
某個時段的理想狀態,是剛好達到了平衡,可能是碰巧,但大多數時候是共同努力的結果。
比如朋友的經歷:
曾經令人艷羨的靈魂伴侶,也免不了“滑鐵盧”式的失戀;
而后來再碰上婚姻里的波折,卻像彼此攜手邁過了一個大坎兒,反而越來越好。
選擇“死磕”的,如果是為了在原有關系里,重新尋找新的動態平衡,便可能是充滿建設性意義的。
正如朋友后來所說:
幸好,在大量磨合中,我們逐漸明白,原來理想關系不是個結果,而是個過程。
三十幾歲,處于豐茂的人際網絡之中。
每一種關系都復雜,有很多值得去調試、去嘗試、去work>
從長久、穩定的關系中獲得滋養感,是照顧好自己的一種方式;
若最終選擇分開,在等待遇見的日子里,更要好好照顧自己,用成熟飽滿的狀態,迎接那個更合適的人。
2.休息不是為了逃避,而是更清楚自己的樣子
第二個故事,來看看知乎網友的分享:
她原本在國企工作,遇到瓶頸期,遲遲未能晉升。
后來意外懷孕,她權衡了很久,決定生完娃后,離開那份讓人糟心的工作,辭職在家專心帶娃。
這期間,她時不時將自己的育兒心得和體會整理成文章,發出來和網友們交流。
由于有一些心理學基礎,寫的東西既接地氣,又有深度,很快就火了,各種稿約紛至沓來。
如今,她已經轉型成為一名自媒體人,坐擁50w+粉絲,深受喜愛。
她說:
在33歲之前,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能通過這種方式謀生,還不耽誤帶娃。
最關鍵的是,和從前工作的狀態完全不同,充滿活力,非常享受。
我真的太熱愛寫作了,它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脈。
二十多歲,很多人帶著父母的期待和標準擇業。
在與工作周旋的漫長歲月里,總覺得有哪些地方不對勁,卻又說不出所以然。
最擅長在兩種狀態中切換自如:要麼面對挑戰,壓力山大;要麼面對重復,厭倦麻木。
原因很簡單:你將自己的人生,過成了父母人生的續集。
來到三十多歲,有些人在工作中小有成績,成就感暫時代替了曾經的空虛;也有些人,在自我意識的伸展之下,內心沖突越發激烈,渴望掙脫別人的影子。
但真正能夠“享受工作”的,仍然寥寥無幾。
所謂的“瓶頸期”,不僅僅是職業機會的瓶頸,也可能是心理狀態的瓶頸。
這個階段是迷惑的、焦灼的,但同時,也是無比珍貴的。
回到柯佳嬿。
她在30歲時,其實就拿到了“金鐘女主角”,卻在事業巔峰的時刻,停下了腳步。
她說:
當時,我對表演這件事,產生了很大的倦怠感。我沒辦法覺得表演很好玩,很迷惘,所以我就先休息。
所以,她有一年時間沒有拍戲,而是沉淀下來,好好思考了兩個問題:
我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我想要什麼樣的工作節奏?
這段gap時期,幫她重新錨定了方向,“30歲之后,我才開始真正享受我的工作。”
工作是為了在熱愛又擅長的事情中,盡情釋放攻擊性,這就是享受。
如果被卡住而痛苦萬分,三十多歲的你,也許迎來了一個調整的契機:你有能力結合真實愿望,將工作變為調和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巨大的內耗源。
弗洛伊德說過,生命中重要的是愛與工作。
理所當然的,從工作中愉悅自我,也是好好照顧自己的方式。
3.保溫杯里泡枸杞,身心健康很要緊
最后,是一個從播客里聽來的故事:
某主播曾經在事業單位工作,福利待遇豐厚,事情不多,大把的清閑時間。
可她覺得工作缺少價值感,而且周圍的人年齡都偏大,幾乎交不到朋友。
多次想辭職,又不舍現在穩定的生活。
就這樣陷入巨大的內耗之中,越來越陰郁,糾結了幾年。
在30歲那年的單位體檢中,她發現子宮出問題了。
醫生說,她這個年紀的女性,幾乎不會生這種病,大概率是情緒狀態引起的。
這讓她非常震動:原來心理會影響身體,身心并不是互相割裂的。
于是,她辭職了,憑借自己的專業背景和積攢的人脈,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她說:現在的生活動蕩又艱辛,但樂在其中,病也悄無聲息地好了。
早在二十幾歲的尾巴,“保溫杯里泡枸杞”的意識就已迅速崛起。
嗅到一絲衰老氣息的人們,在死亡焦慮的驅使之下,對身體格外愛護起來。
與此相對的,卻是對心理狀態的刻意疏遠和忽視:不屑于或者不擅于處理情緒。
“30多歲的人了,還做不好情緒管理,也太差勁了吧。”——羞恥感
“我只是覺得難受,但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經歷什麼,也不知道怎麼辦。”——無力感
情緒無法被代謝和消化,層層疊疊摞在一起,發酵成心理問題,最終在身體上出現反噬。
比如,長期抑郁會導致卵巢、子宮或內分泌的問題;
比如,后背疼痛,可能是因為缺少支持,或受到親近之人的傷害。
古老的哲學觀認為:身心本為一體,互相傳遞著能量。
一個好的身心循環系統,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好好照顧自己,也要學會同步身心:
①身心活在當下,充分體驗生活;
②識別身體或者情緒發出的信號,察覺可能的生理或心理需求;
③及時回應這些需求,提高接納和處理情緒的能力,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
④多鍛煉,除了強身健體,運動釋放的多巴胺還能夠促進情緒調節,抵抗抑郁。
4.
長大不會讓一個人改變,而是讓一個人更像自己
有人說,三十多歲,是人生最好的年紀。
并不僅僅是擁有了:更健美的身體、更睿智的思想、更成熟的氣質、更豐沛的人脈、更多的物質和金錢。
最重要的,是依然保留著探索世界的熱情,同時對自己的認知更深刻,離真實的自己也更接近。
正如柯佳嬿在視頻中說:
長大這個過程,你一直是在認識和統整自己。
長大不會讓一個人改變,不見得會變成某種樣子,我還是我,只是,更像自己了。
愿三十多歲的我們,都能好好照顧自己。
以及,在漫漫旅程中,越來越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