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男友裸照威脅后自殺:我們的教育缺了什麼?

解夢佬 15 0

被初戀逼死的女大學生“我馬上把你的裸照放到學校論壇里!”“明天我就去調查你爸媽,給叔叔阿姨一個驚喜。”收到前男友威脅短信的第11天,福建大四女生小靜(化名)在學校賓館吞下200

被初戀逼死的女大學生

“我馬上把你的裸照放到學校論壇里!”

“明天我就去調查你爸媽,給叔叔阿姨一個驚喜。”

收到前男友威脅短信的第11天,福建大四女生小靜(化名)在學校賓館吞下200多顆藥片。

被室友發現時,她已身體抽搐,口吐白沫。

送去醫院沒多久,小靜被主治醫生診斷為腦死亡。

11月18日晚,小靜離開人世。

母親莊萍翻閱女兒的淘寶,發現她曾在10月23日瀏覽過關于安眠藥的商品。

當天,她還在微博中寫道:“鼓起勇氣想去死了”。

在莊萍的印象中,小靜一向陽光開朗,可就在遭到裸照威脅的這20多天里,她承受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整天惶惶不可終日。

前男友鄭磊是小靜的初戀,倆人交往已有一年多。

當她發現鄭磊“腳踏兩條船”,心灰意冷地提了分手,并在微博上抱怨其不軌行為。

隨后,惱羞成怒的鄭磊惡狠狠地威脅小靜,并且死纏爛打要求復合。

10月18日晚,小靜將被偷拍裸照、被威脅等事告知母親莊萍和學校輔導員馬老師。

10月20日,莊萍約見鄭磊。在她的見證下,對方表示徹底斷絕關系,并將手機中的裸照刪除。

然而,小靜的情緒還是沒有平復下來。她告訴莊萍,鄭磊很會撒謊,可能還保存著底片。

考慮到鄭磊父親是當地警察,害怕報警后被打擊報復,莊萍勸女兒息事寧人。

這也成了莊萍現在最后悔的地方。

7年前,莊萍和丈夫離婚。平時靠打零工艱難度日,小靜上大學的錢主要來自助學貸款。

本想著小靜就快要畢業。工作以后,生活能有些起色。

可如今,一場情感糾紛猝不及防地葬送了女兒的性命,以及她多年來苦心經營的一切。

為了分手,他公開女友私密錄音

都說愛情需要坦誠相待。

可這年頭,你毫不設防地愛一個人,可能愛著愛著就被“賣”了。

只對他可見的隱私,成了他日后打擊報復的工具。

戀愛真人秀《心動的信號2》中,嘉賓陳奕辰與張天是呼聲最高的一對CP。

一個是優雅知性的影視制片人,一個是帥氣紳士的兼職英語老師。

配置堪比偶像劇。

成功牽手以后,倆人從熒幕走向現實。

觀眾以為他們會持續“發糖”,怎料卻等來了一場撕逼大戰。

在電話里,陳奕辰步步為營地逼問張天過往的性經歷。

“你和幾個人發生過關系?”

“幾個是中國男生?”

“幾個是老外?”

……

張天一五一十地告知后,陳奕辰又將她的各任男友,污名化為“pao友”。

張天試圖澄清:也不是pao友吧,我都是認真的。

他刻意無視,不偏不倚地繼續在約pao這個話題上深挖。

當張天反問他的過去,說你不是也……他立馬粗暴打斷。

如果這是情侶間的私密對話,你可能只會覺得陳奕辰太強勢偏激。

可他全程錄音的舉動,卻為這段戀愛添上了濃厚的陰謀論色彩。

錄音曝光后,在網絡上掀起腥風血雨。

后來張天不得不在社交媒體上澄清:

“5年約會6個人,其中有兩個轉正,問心無愧。”

一個未婚女生,想怎麼交男朋友,何時發生關系,都是她的自由,沒必要向任何人交代。

但出于對陳奕辰的信任,張天事無巨細地坦白了。

如果陳奕辰有處女情結,無法接受,大可以終止戀情,不再往來。

可他偏偏選擇了最下作的方式:

蕩婦羞辱,將她的隱私公開展覽。

男人想要毀掉一個女人,最熟練的方式永遠都和“性”有關。

他們利用男女之間“性話語權”的不平等,將女生釘上貞節牌坊前的恥辱柱,意圖號召大家來對她進行道德圍剿。

殊不知,這番操作暴露的恰恰是他們自身腐朽至極的價值觀:

把性作為衡量女性人品作風的尺度。

而女生在這當中踩到的最大雷區是,把不尊重和控制欲當作男人對自己的愛。

為了回應這種愛,她忍受了如此恥辱的盤問。

可到頭來,依舊沒換回對方的理解。

我們的教育中,少了一堂戀愛課

在電影、音樂、文學作品中,人們總是不厭其煩的歌頌愛情的美好,純粹。

可回歸現實以后,愛情卻總是讓人吃盡苦頭。

為什麼我們受到最深的傷害往往來自戀人?

一個殘酷的真相是:

在情場摸爬滾打的成年人,大多不具備健全的戀愛觀和兩性觀。

陷入情網的時候,在荷爾蒙的支配下,濃情蜜意噴薄而出。

戀愛進入倦怠期,個性中的陰暗面就開始顯山露水。

劈腿、潑臟水,背后捅刀……一系列騷操作,將巨嬰屬性演繹得淋漓盡致。

奇葩說最近有個辯題是,大學該不該開戀愛必修課?

在我看來,這門課豈止大學要開,從孩子邁入青春期就該開。

正方辯手席瑞說得好:戀愛課不是教你求偶的學問,而是基礎人格培養的一部分。

戀愛,關系到我們的尊嚴與價值,我們對兩性角色的理解,以及如何面對內在世界的變化。

它的重要程度,絕對不亞于數學、物理、化學這樣的基礎學科。

然而戀愛教育在絕大多數人成長過程中都是缺席的。

中國長輩們的婚戀觀有多矛盾,想必大家都有體會。

學生時代對你的朦朧情愫嚴防死守,一旦進入社會,又迫不及待要把你推進婚姻的圍城。

好像年紀到了,你就能自動駕馭婚戀關系一樣。

他們不知道,愛的能力,也需要不斷學習才能獲得。

如果不告訴孩子怎麼識別親密關系中的暴力,如何更好地愛一個人,怎麼排解被拒絕的失落,怎麼面對意外和風險。

那麼孩子便容易從瑪麗蘇霸總劇、直男癌氣息爆棚的流行歌曲、以及把偏執當深情的言情小說里尋找答案。

所以你會看到有人強暴夢中情人,還覺得自己長得帥對方不會報警;

你會看到女記者因為未婚夫出軌,肝腸寸斷,最后跳樓殉情;

你會看到求愛不成心生怨恨的人潑油縱火,毀了一個花季少女原本絢爛的人生。

沒有愛與被愛的常識,談戀愛的年輕人就像在刀刃上行走。

稍不留神,皮開肉綻。

就像辯手大王說的那樣:

我們不會從車禍中學習交通規則,那為什麼非要等到兩敗俱傷才來反思自己在戀愛里踩的雷呢?

防止戀愛翻車,從這四點做起

如果你問什麼是最好的戀愛,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沒法一概而論。

但在“減少戀愛的翻車概率”這件事上,是有通行法則的。

替大家總結以下四點:

1.

涉及到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問題,一定不要退讓;

當對方提出帶有冒犯性的要求,無論是拍親密照片,還是無止境打探你過往的情史,但凡你覺得不舒服,不要糾結,干脆利落的回絕。

再愛一個人,也不要割讓自己的尊嚴,去博取對方的眷顧。

如果對方硬要把他的欲望凌駕于你的自由意志之上,那麼很顯然,他一定不是個理想的戀愛對象。

倘若你已經被對方用隱私威脅,千萬別向他妥協。

退一步不會海闊天空,只會讓你陷入深不見底的泥潭。

你要意識到,他的行為實際上已經涉嫌觸犯多個刑事罪名,是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的。

為了讓報案更具說服力,你需要自行收集并保留證據。

微信聊天記錄、語音消息、電話錄音等等都可以。

另外,你得清晰認識到,你的自我價值不會因為私密信息的曝光而降低。

真正可恥的,是那些出賣別人隱私,并以此要挾的人。

2.

與人交往,要看他品行的最低處。

最終決定兩個人能走多遠的,不是好的時候有多好,而是彼此壞的一面有多壞。

試想一下,如果對方品行的最低處,成為日常交往的常態,你還愿意跟這個人共度余生嗎?

泰國殺妻騙保案的被告張某凡,一開始就是靠無微不至的體貼虜獲小潔芳心的。

戴著老實人的面具,誰也想不到他會精心謀劃著要將妻子敲骨吸髓。

實際上,他前期的偽裝并不是毫無破綻。

和小潔戀愛的時候,有一回他發火,把車窗都砸爛了。

可小潔不但沒責怪他,還反過來自我檢討。

悲劇就這樣埋下伏筆。

3.

人不可能永遠活在激情里。

在劈腿,出軌屢見不鮮的時代,

似乎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愛是流動的,人是善變的。海誓山盟都是說給鬼聽的。

可與此同時,人們也陷入一個重大誤區:

一旦激情消失,就認為愛情已逝。

實際上,墜入情網時的強烈歡欣感,主要是由大腦分泌激素帶來的。

隨著時間推移,激素水平無可避免地下降,激情自然也會衰退。

接下來的愛情濃度,取決于雙方的共同努力程度。

如果熱戀期一過,你就想著從新的對象身上尋找新的激情,無疑是開啟了一個無限循環模式。

就像最近在熱搜榜上鬧騰了好幾天的渣男劉陽,

剛開始大家以為他背叛相戀5年的女友,是一次偶發性的出軌。

可后來更多信息曝光,證實此人是個“逢妹必撩”的慣犯,發起情來連公司員工都不放過。

被全網圍攻的小三“半藏森林”,壓根只是滄海一粟。

一個需要不斷從獵艷中獲得即時滿足感的人,可以想象他的精神世界有多空虛。

這種狀態維持下去,他可能一輩子也體會不到真愛。

因為真愛不是電光火石間的臉紅心跳,而是歲月沉淀以后,埋藏在精神深處的鏈接,以及相濡以沫的默契。

我們必須以努力和專注為基礎,不斷從其他更自私的欲望中拯救愛,免其蒙塵。

4.

不要陷入來回扯皮的死胡同。

據說每個人平均一生要遇到2920萬人,兩個人相愛的概率是0.000049。

多少機緣巧合才成就的一段戀情,即使磨合失敗,也應當盡量留下一個體面的結局。

還記得韓國“最甜姐弟戀”具惠善和安宰賢的離婚大戰嗎?

剛開始具惠善控訴丈夫變心的時候,一句“他只是短暫地愛了我一下”博得無數網友的同情。

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討伐安宰賢。

可接下來的兩個月,具惠善仿佛祥林嫂上身。

時而脆弱無助,時而歇斯底里,答應離婚而后又咄咄逼人地提出各種苛刻的條件。

那副寧愿魚死網破,也不愿接受現實的樣子,網友看了都窒息。

很多人甚至開始理解安宰賢想要逃離的愿望。

在這場“老娘舅”般的離婚連續劇中,具惠善耗盡了自己的尊嚴和網友的耐心。

也讓戀情中原本珍貴的回憶,通通變成笑話。

每個成年人都該懂得,世界不以你的自由意志為轉移。

與其死乞白賴的糾纏,不如體面的放過彼此。

這是與自我的和解,也是對“愛過”最好的尊重。

05

愛情是一種迎向他人的冒險,是對未知領域的挺進。

它意味著打破我們原有的生活經驗,開放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去交換對方的回應。

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全情投入,體驗每一刻的細節與感受。

同樣的,它也需要我們學會抽離。

受挫的時候,不要任負面情緒泛濫,陷入和對方無休止的纏斗。

將眼前的問題放在人生長軸上看,你會發現它根本不值一提。

過了這個節點,前面的路還很長,還有那麼多美好的可能性等待你去挖掘和探索。

很喜歡紀伯倫的一句詩:

“彼此相愛,卻不制造愛的系鏈。

讓你們靈魂的沙岸之間,仍有翻涌的海。“

唯有當我們理解愛,擁有愛的能力,

親密關系才會成為獲得幸福的途徑,而不是彼此折磨的斗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