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再生氣嘍~你如果再生氣,媽媽可就生氣嘍!”“不就是搶了你的玩具嗎,有什麼大不了的,換一個玩就是了,哭什麼啊?”“男子漢大丈夫,摔一下而已,沒事,一點也不疼的,別哭…
“你不要再生氣嘍~你如果再生氣,媽媽可就生氣嘍!”
“不就是搶了你的玩具嗎,有什麼大不了的,
換一個玩就是了,哭什麼啊?”
“男子漢大丈夫,摔一下而已,沒事,
一點也不疼的,別哭…”
“怎麼動不動就哭啊,再哭就把你扔到門外面去。”
不知道這樣的對話是否是你經常和孩子的溝通方式,
這些話有的我也曾跟孩子說過,
在我自己帶娃的經驗看來,這樣的話是一點建設性作用都沒有的,
孩子并不會因為你的好意而放棄哭泣、停止難過,甚至還會哭的更痛,
其實,你已經無形中給孩子形成了一個不好的慣性:
缺失的情感認知,以及對人情感的冷漠。
你會發現,隨著孩子長大,
這些話語對孩子的“控制力”會越來越弱,而且孩子對你的“命令”,也會越來越在乎,對于你的感受也越來越漠視:
我為什麼要趕緊寫作業?
我的玩具我為什麼要給弟弟妹妹玩?
我不能生氣,你們大人卻可以生氣麼?
你生不生氣關我啥事?
我覺得我什麼事兒也做不好…
良好的人際關系根源于自我認知
“一個人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他才會有好的學習能力,可一個人人際關系的根源在于這個人跟自己的關系。“——耶魯大學教育心理學家詹姆斯
一個從小意見被打壓,不被認識自己、承認自己,不能認識自己的情緒、不能夠生氣的人,
從很小就和自己的情緒失去了鏈接,那麼他長大后從內心他也不能接納自己。
孩子在兒時對自我認知不完整的話,成年后的他或許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時間,甚至一輩子都在尋找自我,調整自我的路上,迷茫地探尋,甚至不知所措、迷失方向。
在一次在倆娃的打鬧中負傷的老大哇哇痛哭的時候,
一改往日說教的方式,我蹲下身來問孩子:
“碰到哪了啊?是不是很疼啊?哦,就是這樣碰的啊,呀,這麼用力一定很疼啊,爸爸能體會到,我也曾經這樣碰疼過;來爸爸給好好揉揉…”
結果就是孩子哭了不到一分鐘就止住了,
我能從孩子的表情中看到,被認同后的輕松和快樂,這簡直就是個奇跡。
這件事后,對于認同和共情的威力有了切身的體會,
原來解決問題的方法竟是如此簡單且有效,
只是大部分國人思維方式中,這點卻是個失卻項。
01
共情和認同孩子的感受
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幫助孩子情感鏈接的方式之一就是尊重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的選擇、認同并共情孩子的感受;
別跟孩子說很多的期待,很多的道理,說出孩子心中的感情,讓孩子知道你在乎他的感受,你的感受和他的感受是一致的。
美國賴特學院做了一個調查顯示:
如果一個大人能夠很和諧地跟一個孩子閱讀說故事,那麼這個孩子1歲就能夠發現,他的情緒的能力比別人更好,他的記憶力比別人更好,他的穩定性更高。
02
認真而有質量地跟孩子溝通
我們經常會說:“媽媽很忙等我忙完工作了,一會兒陪你玩。”
或者孩子在跟你說:“媽媽我看到一只小蟲子。”
而你只是簡單地哦了一聲便沒有了下文,
這樣的溝通都是無效溝通。孩子喜歡和父母的互動,
在父親身上爬來爬去,和爸媽聊一聊他的新玩具、新發現,甚至一個不起眼的小石子、小昆蟲。
“媽媽,你看一只小蟲子。”
“哦,是呀,你喜歡它麼?”
“黑黑的顏色我不太喜歡,不過它長的樣子挺可愛”
“你是怎麼發現他的啊?”
“剛才我在找玩具,就看到他在面包渣上爬,后來,它居然把面包渣抱走了。”
“媽媽告訴你它的名字叫做螞蟻。”
“很有趣的名字啊。”
“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它畫下來呢你看它那麼可愛。”
“是的,我們把它畫下來吧。。。”
有效溝通是要引導孩子說出心理的想法,
并對他的想法作出積極回應,
不限于給他講故事,不限于他提出的一個問題,一個情緒,一個想法,一個困擾都是我們連接性互動的原動力。
在這種互動性鏈接里,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去認識自己,
學會接納,學會愛自己,當和自己有了美好的關系,
那麼和他人和這個世界的關系就會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