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好,怎麼才能走出原生家庭帶來的不好的影響?李鳴: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回應:第一,每個家庭都有負面的影響。如果你已經意識到是負面了,那麼其對你的影響就會減少。真正影響你的是你認
李老師好,怎麼才能走出原生家庭帶來的不好的影響?
李鳴: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回應:
第一,每個家庭都有負面的影響。如果你已經意識到是負面了,那麼其對你的影響就會減少。真正影響你的是你認為是好的。所以如果你知道它是負面,那麼改變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它多多少少對你的人生會有影響,但很小。
第二,如果你知道是負面影響但是又很難改,這時候需要你仔細的去思考。你真的認為它是負面影響嗎?如果真的是負面影響它在你內心為什麼這般頑固不化呢?當然有的時候你覺得是不負面的,但你會被別人影響,既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因為你內心或者真正意義上覺得它是能夠讓你獲益的,并且你也希望是這樣。只是根據別人的觀點,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所以你希望改掉。
所以要明白有的時候不是你真正的想法,只是大家都在說不好,你才希望改掉,有的時候不是你真正的想法,如果你真實的想法就像第一點一樣會自然的去改變。如果很難改掉,一定是有道理的。
第三點,如果你真的想改掉但改不了,那麼你就需要去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
老師,所有人內心的欲望都可以理解成一種潛意識嗎?
李鳴:
不對!人的內心欲望可以是潛意識,但也可以是意識。比如說你愛上一個人,你清楚的知道你有多愛他。
內心強烈的欲望它成為潛意識的前提,就是這些欲望不符合自己的世界觀,不符合倫理道德,然后才需要壓抑,只有經過壓抑的內心欲望才會進入潛意識。
所以潛意識里面的是內心欲望嗎?是的,都是被壓抑了的,不是所有的內心欲望都要被壓抑。比如說你現在在疫情,我希望能夠為抗擊新冠做貢獻,這個欲望你不需要壓抑,像這種內心的欲望不一定成為潛意識。只有那些違背倫理、違背道德、違背法律或者社會常識的,不應該做的,這時候而你內心又是如此強烈的這樣才會被壓抑進入潛意識。
所以,再重復一遍,內心的欲望,只有壓抑才能進入潛意識。所以潛意識中間確實是內心欲望,但是不是內心欲望都會進入潛意識。
80后理科生,有多大幾率,能通過學習在生活中運用心理學?
李鳴: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80后”和“理科生”這兩點根本不能斷定能不能學習心理學,能不能運用?有多大機率?我只能說如果你有足夠的動力和行動,有志者事竟成。
有人說精神分析是消極悲觀的人性觀。但是精神分析主張“通過精神分析可以使潛意識意識化,讓人超越自己的過去,過沒有被過去限定的生活,享受活在當下的狀態”,這個觀點也是很積極的吧?老師怎麼看呢?
李鳴:首先我們要說在心理治療領域,我們基本上是都有共識,精神分析是相對悲觀消極的。
這個主要是指它的決定論,人是什麼決定的呢?人是兒童期就決定,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那麼三五歲以后你基本就定型了,這個觀點它是消極悲觀的。所以,相信“兒童決定成年”的這就已經是悲觀了,并不等于人的結局是悲觀的。用這種辦法來看待人性,它就充滿了悲觀的色彩,就是等到你開始懂事了,你已經定了,這是叫生物決定論。
那麼相對來說,行為主義就比較樂觀。我們只能說相對,因為它說出生怎麼樣不要緊,以后的環境怎麼樣你就變成什麼樣的人。人是環境的產物,所以它這一點上至少要比精神分析相對樂觀,主要是指你的可變性。當然它仍然沒有脫離決定論,因為它是環境決定論,它仍然說什麼樣的環境,你就是怎麼樣的,所以這仍然是決定論。
直到存在人本主義,認為人是徹底自由的,不管什麼環境下,人都有自由的選擇。當然自由的選擇也造成了人的自我的責任,所以它比行為主義更加樂觀。所以我們看到這麼一個漸變的過程,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存在人本,這種在哲學上、在心理學上說的悲觀主要是指決定論。
現在這是我們說的經典的理論,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精神分析內部也有了很大的改觀,比如說經過了三次的沖擊,經過了新弗洛伊德,特別是現在的后弗洛伊德。現在的后弗洛伊德主要是強調關系。所以兒童期仍然是決定人的主要因素,但是它是完全可以改變的,所以逐漸在糾正這種悲觀的觀點。比如說從經典的理論分化出來的自我心理學、客體關系,就相對來說要比經典的理論更樂觀一點。對人的可變性可塑性,特別后面的依戀學說,自體理論以及特別近現代的主體間理論,就使得人的可塑性大大的增強了,這是更加樂觀了。
我們說的對人性的悲觀性,主要是指它的可改變性。當然了,在精神分析理論之后的行為主義和存在人本主義,它們就更大踏步的增加了人的可變性和可塑性。所以說悲觀性主要是指人的可變化性,主要是多大程度上過去決定了現在這一點上。
對自己某些人格不滿意,比如情緒不穩定,易發怒,拖延,內向等,能夠改善嗎,用什麼方法改善比較有效果?
李鳴:
首先你要理解性格是怎麼產生的,是怎麼形成的。只有你詳細地理解了性格形成的過程,你才有可能去掉你不需要的這部分。
某種人格,因為它的任何形成都是有一定原因,都是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我們就知道人格的形成是童年占了很大的因素。按照行為主義的觀點,這種性格的形成常常是來自于外界環境的強化和消退。所以你了解了你的性格形成是從怎麼個情況過來的,那麼你要去改掉才有可能。
而且任何一種性格一旦形成,它一定是經歷過時間的考驗和適應的考驗。因為人都要去適應環境,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你。所以人的性格,他都是因為環境而形成的,特別精神分析強調童年的經歷、環境特別重要。
那麼如果是它為了適應比如說你的拖延、內向、情緒不穩,那麼在逐漸形成你情緒不穩、拖延、內向的過程中,它一定跟當時的環境是相適應的。所以可能現在它不太適應,因為形勢在變,早年這種環境下導致你形成這樣人格,它一定是有道理的。如果你了解了它形成的過程,那麼你才有可能去掉它。你知道它怎麼來的,你才能知道怎麼去掉它。
然后如果說是要去改變人格的特征,那麼你一定要首先了解哪些人格,要把這個定義定得很清楚。不能籠統的說性格,你的性格哪方面。比如說情緒不穩,指的是在什麼情況,在對什麼人,是哪種不穩。拖延、內向也是一樣的道理,要很細的分。這樣的話你要知道如果細分了,你就能知道這一部分性格它是在什麼情況下逐漸養成,它曾經是為什麼適應,現在又為什麼不適應。
任何一種性格形成都不是空穴來風,都是長期跟外界環境、跟人、跟事相處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它有合理的一面。現在如果你覺得不合理了,那麼你要去首先弄清楚是哪一些部分。也許經過你仔細的觀察,你就會發現這部分它并不需要改掉,它形成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你真正是當時形成是有道理而現在很不適應,那麼你如果了解了整個的過程,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幫助你改變的動機。你了解它曾經是多麼的適應,現在是多麼的不適應,那麼他就能夠有可能去改變。
所以回答你這個問題,它不是像外科手術,你進個醫院開個刀,就有人替你割掉了。那麼人格的特征,精神分析的觀點,行為主義的觀點我們都說了,來自于過往以往經歷的,特別是童年經歷逐漸形成的,那麼認真觀察了這個過程,你再重新考慮,是不是需要改變。如果需要改變,你弄清楚了它曾經多麼適應,現在有多麼不適應,那麼改變就有可能了。
網上有一個句子特別火,她說有的人是用一生治愈童年,那這個人的后半生也未免慘了一點。是不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歸結于童年?或者說,童年確實比較孤獨,沒有得到關注,沒有得到愛的人,應該怎樣處理這種成年的問題與童年的傷痛。
李鳴:首先我要說這個問題是一種視角,特別在精神分析所說的童年期決定成人。幾乎所有的心理治療都知道童年對成人影響很大。精神分析是最強調童年對成人的影響的。
兒童期的基本經歷、內心沖突和精神創傷就會造成成年人神經癥、心身疾病甚至精神病。如果以這個觀點來看那麼網上這句話也是有一部分道理。
但要明白,任何一句話都是有其道理,但絕對不是真理。有的時候一些案例并不一定適用于兒童期決定論。精神分析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適用。
有的時候你應該換一個視角去看,如果你用童年解釋成人不合適了,那麼應該換一個視角。但是同時要強調,有一些例子只有童年決定成人這個視角才能真正對他有幫助。所以要了解案例具體情況是什麼,我們才決定用什麼。
當然最后要說一下,如果來訪者的童年確實是孤獨、缺乏愛等應該怎麼處理?
首先我們要知道童年的經歷不是經歷的本身決定了你,而是你對這段經歷的認知體驗決定了你。有的人童年的經歷很坎坷但是長大了非常健康,因為他對這段經歷的認知使他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也有人童年經歷很坎坷,但從此他就生成了心理上的缺陷。
那麼究竟童年的坎坷經歷是造成你更健康?還是有了缺陷?這是取決于你怎麼看待童年的坎坷。它像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激勵你更好的完善自己,也可以是讓你頹廢自暴自棄。這都取決于你的認知、取決于你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