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天玩手機,這樣不行吧?前陣子,和朋友見面,她一坐下就迫切吐槽,說她兒子最近有一個大問題,整天玩手機。我問,孩子什麼時候玩手機,怎麼玩。她說:“放學回來玩,也不知怎麼玩,反
1.整天玩手機,這樣不行吧?
前陣子,和朋友見面,她一坐下就迫切吐槽,說她兒子最近有一個大問題,整天玩手機。
我問,孩子什麼時候玩手機,怎麼玩。
她說:“放學回來玩,也不知怎麼玩,反正把自己關在房間,長時間不見人。只要我把門打開,他就不耐煩地關上。”
我直接問她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
她說:“起碼要把作業先做完再玩吧,一回來就玩手機,怎麼行?”
我繼續問,老師怎麼說,作業完成情況如何,成績怎樣。
她說,因為學校不允許帶手機,所以老師倒沒反應什麼,也沒有欠功課的投訴,成績尚可。
我再問她主要擔心什麼。
她思考了一下說:“整天玩手機,這樣,不好吧?”
2.手機,如何吞噬親子關系?
以上這番對話,再次引起我對兒童、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思考。之所以說“再次”,是因為關于手機引發親子沖突的案例,已是耳熟能詳。
認為“這樣不行”,但不知道為什麼“不行”,也說不出“不行”背后的擔憂,于是只好盲目沒收,輕言禁止。這是現在很多父母看待、處理孩子問題的方式。
無疑,這種硬處理方式,只會讓本就糟糕的親子關系,雪上加霜。
有人說,手機將會毀掉我們的下一代。我想,就像電視沒有毀掉我們的上一代,以及電腦沒有毀掉我們這一代一樣,手機尚不足以毀掉我們的下一代。就像那句老話: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毀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更確切地說,毀掉下一代的,是兩代人之間的關系。如果硬要說手機毀掉下一代,那也是手機引發的矛盾吞噬親子關系,從而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
現在,多少家庭里,手機成了橫亙于親子關系中的屏障。因手機而大打出手的,偷父母的錢買手機的,不給手機就以死相逼的……這些從前駭人聽聞的新聞,現已司空見慣。
有沒有想過,每一場手機風波背后,都隱藏著父母難以覺察的“秘密”。在竭力阻止孩子玩手機的那一刻,父母內在究竟運行著怎樣的心理機制呢?
❶你玩手機,我感覺被忽略了
開頭談到的那位媽媽,顯然,比起孩子玩手機,更令她不滿的,是孩子關著門玩手機,準確地說,是關著門不知玩什麼。
關上門,意味著我和你的鏈接中斷了。我看不見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你手機里面的內容,我也不懂,我無法獲知你現在手里所做、內心所想。你本是我內在的心頭肉,但如今,我心里空空的。
換句話說,我被你忽略了,我感到很受傷。
曾老師說,所有人都會在輕視他人時很遲鈍,被他人輕視時很敏感。把“輕視”換成“忽略”,同樣適用。
我們經常聽到的版本是父母忽略孩子,殊不知,有些時候,對被忽略更心存恐懼的,是父母。
即便孩子沒有關著門,而是毫無遮攔地在你面前玩手機,你內心的手機面積也會放大至掩蓋孩子的身影。因為,在孩子玩手機的那些時刻,他對你視若無睹。
❷我和你,除了手機,無話可談
一位媽媽曾對我說,她和女兒要麼不說話,一說話就吵架。爭吵的原因,正是孩子玩手機。
她形容道:除了手機,我們無話可談。
換種方式說,我和你,因著手機,才有了共同的話題。
當親密關系到了除去某樣東西以外無話可談的時候,是極其危險的。因為這樣的“中間物”,必然承載雙方大劑量的愛與恨,直至超負荷斷裂。
試想,假若手機沒有面世,母女之間是不是就可以和平共處、相親相愛呢?
我看未必。現在不就很多家庭為了孩子功課而苦苦相逼、斗智斗勇嗎?可謂“除了學習,無話可談”。
學習和玩手機,這兩個看似死對頭的家伙,在左右親子關系這回事上,竟有同樣的“效能”。
手機,看似罪魁禍首,實際上是替罪羔羊。
關系中看似缺乏談資,事實上是父母選擇了“手機”作為談資,而且是近乎唯一的談資。
為了和父母保持“唯一”的鏈接,孩子選擇了繼續玩手機,以此來配合父母的選擇。
❸我們用手機,互相傷害
手機可以控制他人的情緒。
孩子對手機的一拿一放,牽動著父母的心,就像按遙控器,隨時開啟父母或憤怒或平靜的情緒模式。而當父母以手機作為獎懲孩子的工具時,孩子也相應地處于時喜時泣的情感波動中。
有些父母一看見孩子玩手機,就暴跳如雷、聲色俱厲、情緒失控,甚至做出砸手機、打孩子的激烈舉動。
而孩子呢?為了“報復”父母從自己手中奪走手機,做出離家、自殘、甚至輕生的舉動。
就這樣,手機成為了關系中相互控制對方情緒的道具。雙方看似折磨,實則樂此不疲。
難道父母就不應該阻止孩子玩手機嗎?以手機作為獎懲又有何不妥?
關鍵是,在做這一切時,你是否陷入了孩子“玩弄”你情緒的“圈套”中。你越是表現出激烈的情緒,孩子就越是感受到“玩手機”這回事在你們關系中的分量。從而導致每一場手機風波都是一宗大額買賣,他們用“玩手機”這種叛逆的舉動,來購買你波濤洶涌的情緒表達。
❹我因玩手機而內疚,你也是
成年人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多,也許玩手機的樂趣超越了我們允許自身快樂的限度,所以我們或多或少對此心存內疚。
即便這樣,大多數時候,我們還是無法抗拒手機潛藏的無限魅力,于是玩得更深,疚意更重。
而當父母無法消化自身疚意時,就會想方設法做點什麼,來彌補這份不安。有一個隱蔽的方法,就是把疚意放在孩子身上,認為孩子也應該為自己玩手機的行為感到內疚。
我無法控制自己不玩手機,這讓我感到羞恥、內疚和受挫。于是,我轉過臉,去控制孩子,讓孩子遠離手機,這可能是比起“自控”更讓我感到“力所能及”的事。
經常看到的情景是,父母這會禁止孩子玩手機,那會又手機不離手。于是換來孩子一針見血的辯駁:爸爸(媽媽),你不也經常玩手機嗎?
換個角度說,父母越強調不能玩,反映其內心越是想玩,而孩子恰好捕捉到父母渴望瘋玩的那一面,并且代替父母去活出這一面。
❺孩子玩手機,是我教育失敗的表現
關于孩子玩手機的評價,輿論褒貶不一,但總體來說,貶多于褒。孩子玩手機,似乎已默默列入社會評價機制的黑名單。
此處無心討論孩子玩手機的對錯,只是,這種輿論導向已成為部分父母盲目約束孩子,從而降低關系質量的風向標。
有一位媽媽,平時都允許孩子玩手機,控制時間就好,她本覺得沒什麼。有一次,孩子拿著手機到同學家里,跟同學分享自己玩手機游戲的趣味事兒。對方家長鄭重其事地找到她,說了一通孩子玩手機的弊端。此后,這位媽媽對孩子玩手機就開始執著起來,逐漸禁止孩子接觸手機。
看似這位媽媽是因為玩手機的弊端而阻止孩子,實質上,她是基于羞愧:我的孩子沒有符合正向社會評判標準,這種偏差是我導致的,我的教育失敗了。從而惱羞成怒,引發關系沖突。
當多數人都唾棄某樣東西時,我們也很容易喪失客觀看待事物的能力。就像開頭提起的那位媽媽,在孩子沒有功課負面評價且成績尚可的情況下,仍對孩子玩手機的舉動憂心忡忡。這種憂慮多少包含著社會評價標準,而非對玩手機背后的深層利弊分析。
很多父母為孩子玩手機而煩惱。何嘗不是呢?在我們內心,玩,意味著墮落,從而挫傷生而為人的道德優越感。看見孩子玩手機,就等于看見自己道德上的墮落,暴露無遺。我們無法接受這樣的孩子,也無法接受這樣的父母。
3.靈活的父母,比手機更有趣
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她孩子在玩手機方面的一些變化。她說,以前孩子玩手機都是自個兒坐定玩,而現在卻整天“抓住”她繪聲繪色地描述手機里面“發生”的奇趣事兒。比如,孩子會跟她詳細解釋游戲的玩法,像足球解說員一樣過癮,又手舞足蹈地飾演手機里的“劇情”角色。
我問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她想了想說,也許之前孩子玩手機時,她忙著其他事情,而現在,她經常就坐在孩子身邊,什麼也不做,之后孩子就抓住她說個不停了。
聽她這麼說,我一下子也樂了。
有一位父親更逗。他跟我說,5歲的兒子喜歡玩手機,家人非常反對,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把家里能用的所有智能手機在孩子面前一字排開,任君選擇,但要求孩子必須詳細說出選擇這臺手機而不選擇那臺手機的理由,以及負責教爸爸玩手機。兒子被他幾番“折騰”后,表示自己不想玩手機了,并奉勸他也別玩那麼多。
可見,讓孩子不玩手機的法子有很多種,又何止“沒收”和“禁止”呢?像那位媽媽,其實也沒做什麼,只是單純的陪伴,足以稀釋孩子與手機鏈接的濃度。又比如那位爸爸,用充分滿足和積極關注,讓孩子把玩手機的樂趣,跟人與人交往的樂趣關聯起來,削弱了手機的樂趣占比。
當然,“沒收”和“禁止”這些方式也未嘗不可,只是這些方式實施起來一般都夾雜著父母生硬、固化的情緒和態度。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關于手機,只有“玩”和“不玩”兩種選擇;而父母對我,只有“愛”和“不愛”兩種結果。
假若父母直直地只盯著手機看,孩子又怎能學會拐彎呢?何不轉換一下角度想想:孩子為什麼只和手機玩?我為何如此憤怒?我和孩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如果沒有手機,我和孩子會是怎樣的關系?
修通這些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理解孩子、理解自己的過程。有了這份理解,我們就會用更開放、更靈活的態度去看待孩子玩手機的行為,從而找到修復親子關系的辦法。
相信,當父母對手機有更靈活的態度時,孩子絕不會死心塌地的只和手機玩。
因為,這樣的父母必然能夠為孩子提供比玩手機更有意思的生活場景。或者說,靈活的父母,比手機更有趣。
在封城的這段日子,我們好像都是抱著手機過的,那孩子呢?在這段日子你跟孩子如何相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