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你不必去討好別人

解夢佬 8 0

與人交往時,沒有人不希望周圍的人都說自己好的,這是人的自戀本性,很正常。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如果過度的話,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也會變成問題。比如有的人,不是把來自他人的認同

與人交往時,沒有人不希望周圍的人都說自己好的,這是人的自戀本性,很正常。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如果過度的話,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也會變成問題。

比如有的人,不是把來自他人的認同和夸獎當成一種額外的獎勵,而是當成必須實現的最低標準。

周圍的人都必須接納我,認同我,喜歡我,親近我,否則就是我的失敗。

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正常情況下很難達到。

而一旦你強迫自己必須達到的話,就可能會使自己變得扭曲,不那麼正常。

比如最常見的,不由自主地討好他人。

討好別人的人,不會或者說不敢拒絕別人。

有人向你借錢,你明知道對方可能不會還,可就是抹不開面,最后還是把錢借了;

有同事讓你幫他干活,你明知道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可就是怕對方不高興,最后硬著頭皮去做。

總之,討好型的人在與身邊的人相處的時候,特別害怕傷害到別人的感受,怕辜負別人,結果,不管對方的要求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統統照單全收。

除此之外,討好別人的人還特別害怕與人發生沖突。

青年作家蔣方舟曾說過這樣的話:

“在兩個人的相處中,我好像都不會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不會去跟對方爭吵,非常地害怕沖突,非常害怕讓別人不高興。”

而現實的生活中,競爭和沖突又是不可避免的。

面對這種情況,他們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退縮。

在一件事情上,不管我是對的還是不對的,我的訴求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只要和別人的想法不一致,就立馬繳械投降。

犧牲自己正當的利益,以換取別人片刻的滿意。

那麼,這麼委屈自己,真的能換來別人對自己的認同嗎?

實際上并不能。

在人際關系中,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看法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它取決于很多因素,而且隨著交往時間的變化,這種評價也會發生改變。

如果你在一個人的面前總是擺出很低的姿態, 順從對方,討好對方,那麼,TA可能會接受你,甚至認可你。但是這并不是說,對方對你的評價就很高。

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種適應機制,不管是遭遇挫折和痛苦,還是獲得滿足和快樂,從長遠的角度看,你都會適應它,然后感到麻木。

這種心理適應機制的就決定了,當你對一個人好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即使你做的再多,對方對你的評價也不會再提高多少。

并且,過度的好也會在某些程度上侵犯對方的獨立性和心理空間,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引起對方的不滿和排斥。

所以,討好的出發點雖然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但實際上,很多時候你討來的可能不是好,反而是輕視,甚至是厭煩。

既然討好的結果通常不那麼好,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忍不住委屈自己,去做這麼擰巴的事情呢?

一般來說,這和一個人的成長經歷密切相關。

比如有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主要是訓斥和說教,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地嚴苛。

而我們知道,小孩子的力量是很弱小的,他們無力去為自己爭取一些東西,于是在和父母的相處中,就會不得不以順從來保護自己。

這種行為風格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可能在其他類似的情境中強化。

不管是在和親朋好友、師長同輩相處,還是和工作同事相處,他們都會習慣性地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敢袒露自己的心聲,于是養成了過度追求和諧的待人處事的方式。

那麼怎麼做,才能從這種討好他人的心理模式中掙脫出來呢?

1. 正確看待沖突

很多時候,沖突本身并不是一個問題,更不是一件壞事,它只是反映了這樣一種客觀現實:

人與人之間是有太多的不同和不一致的。

回避沖突,其實就像是在掩飾彼此的不同,不但不是處理這種不同的最好方式,反而可能將問題復雜化。

尤其是在親密關系中,如果表面上兩個人關系很好,但是內心隱藏了太多的不滿和委屈,那這種關系,其實是一種低質量的關系。

它的外殼是完美的,但是內核很脆弱,遇到一點問題就可能崩潰。

所以,不要怕沖突,好的關系都是經過沖突的洗禮的。

所謂不打不相識,就是這個道理。

2. 改變內在的聲音

當一個人害怕與人沖突時,內在的聲音通常是:

“我最好不要說出自己的想法,萬一他們不高興生氣怎麼辦?”

這種自我暗示會讓人越來越軟弱,越來越順從。

要想改變,我們可以把這種消極的內在聲音改換成積極的暗示:

“我要是不說出來,怎麼知道對方同意不同意呢?也許結果沒有我想的那麼糟,我可以去試一試。”

當你改變了內心的邏輯,再在現實生活中去驗證時,通常會有出奇不意的效果。

最后你會發現,真正的認同,來源于兩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對彼此的欣賞。

你只要足夠自信,然后如實地展現自己,就會有人喜歡人,接受你,而完全不必去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