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講反問句很有攻擊性麼?

解夢佬 3 0

我真的真的真的害怕反問句。在暑假熱播劇《小歡喜》的一幕里,怒極的宋倩責罵女兒英子逃學,不斷用反問句來宣泄自己的不滿。長達數分鐘的指責,讓原本一直低頭認錯的英子逐漸不滿、反抗,一

我真的真的真的害怕反問句。

在暑假熱播劇《小歡喜》的一幕里,怒極的宋倩責罵女兒英子逃學,不斷用反問句來宣泄自己的不滿。長達數分鐘的指責,讓原本一直低頭認錯的英子逐漸不滿、反抗,一場家庭教育上升為撕心裂肺的爭吵。

事情是怎麼發展到這個地步的呢?我們來看看宋倩所說的話。

“我說他們兩句怎麼不行啊?他們帶你去逃課我還不能說他們了?”

“那個小夢阿姨怎麼就那麼好啊?怎麼就那麼招你喜歡啊?”

“我逼你什麼了?你媽做什麼都不對對吧?”

在長達5分鐘的爭吵中,宋倩有一大半時間都在以反問句的語氣攻擊英子。

強烈的情緒攻擊,也讓喬英子的回應也逐漸從“我錯了,我知道錯了”,變成“媽,不是你想的那樣”,再變成“媽你別逼我了成嗎?”,直到最后大喊出來“對!我就是喜歡小夢阿姨!她就是比你好”!

這一段母女吵架戳中了無數人的心,許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曾經與父母爭吵時的影子。

1. “反問句”為何傷人?

反問句是怎樣傷害我們的呢?是“反問句”本身的問題嗎?

或許不是。在研究人們如何說服別人的實驗中,心理學家們發現,同樣是一篇關于支持使用核能的文章,如果在文末加上一句反問“難道我們不該支持使用核能嗎?”就能讓讀者對該觀點有更強的擁護。

使用恰當時,反問句是一種能夠有效加強說服力、引導別人跟隨自己觀點的方式。

心理學家們還發現,反問句在論證中的優勢,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個特點:

1)“感覺到的自信”

研究表明,當陳述的語調上揚、語速加快時,聆聽者認為陳述者更加自信,這種“感覺到的自信”加強了觀點的說服力,尤其是當聆聽者并沒有完全把精力投入思考時,這種現象會更加明顯。

2)強烈的情緒

情緒在說服中起到重要作用。當聆聽者對信息加工程度低且沒有明確立場時,情緒可以直接使人們產生與情緒相同的態度;當對信息加工程度高,且接受者認同情緒的真實有效時,會讓人們更加認同與自己相同的想法,或者懷疑與自己不同的想法。

3)錨定效應

心理學里有個概念叫做錨定效應,是指人們對一件事情的立場會被最初接收到的信息立場帶著走。反問句所表達出來的傾向程度非常強烈,讀者在自行判斷時會受到這個程度的影響,從而更多傾向于該立場。

然而,這些特點并不是在所有場合下都會轉換為優勢。有心理學家指出,討論者在話題中的個人卷入程度,是影響討論者對反問句的感受的重要因素。

畢竟,表達終究是為目的服務。在一些場合下,反問句之所以會引起對方的反抗或厭惡、激發矛盾進一步加劇,就是因為其背后不友善的態度所刺扎的對象,并未止于“事情本身”,而是與之談話的個體。

態度是最傷害人的,因為它的攻擊直指你作為個體的本質。反問句的使用,就好像將用于雕刻的小刀,轉向了脆弱的個體。它那些優勢——鋒利的刀刃、堅硬的刀身和使用的便利,將一個個以最傷害人的姿態出現。它刺扎的不再是一個觀點,而是一個鮮活的“人”。

當我們表述一件事情,我們表述的不只是事實信息和冰冷的邏輯鏈,它還可能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自我認同、社會期望、情感需要甚至價值追求。

反問句攻擊的不再是觀點,而是你的生活、你的身份、你的期許、你的需求甚至你的夢想。

2. 人們為什麼會用“攻擊式反問句”?

在“攻擊式反問”的背后,可能是對方謝絕溝通的冷漠、可能是帶著敵意和攻擊的咄咄逼人,也可能是對方強烈的掌控欲。

1)謝絕溝通

有些反問句,讓我們感覺說話者在拒絕進一步討論話題的可能性。

日常交談是一個人際互動的過程,它需要雙方共同表達、相互反饋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反問句中的絕對自信也暗含著“我覺得我就是對的,你們不能否認”,它將雙方置于信息交流地位的不對等上。

當宋倩問出一連串反問句時,她根本不需要英子告訴她真相,不需要英子解釋“不是你想的那樣”究竟是什麼樣,她只想要表達自己。

當同事在討論中說“你不覺得這個方案這里有問題嗎?”時,我們感覺到的是:他已經堅信這個方案存在這些問題,他不需要你的觀點和想法,不需要你進行補充。

這時,人類天生的對“被需要”和“表達自我”的需求被直接無視了。一個無法產生互動行為、無法滿足需求、卻占據時間和精力的對話,自然而然會引起我們的抵觸。

2)攻擊與敵意

情緒強烈咄咄逼人的反問句,像極了攻擊敵人時的模樣。

反問句強烈的情緒,既是它有力的武器,也是它最傷人的刀劍,讓本可以站在統一戰線的人相互警惕、相互攻擊。反問句的使用,就好像某一方開始主動進攻,最終受傷的,還是所有希望平和交談的人。

另一方面,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反問句,常伴隨著對對方態度、能力和品格的質疑——而這是我們對敵人表現出來的行為。

比如,朋友一句“你不覺得這是常識嗎?”,仿佛是在表達“你缺乏基本常識和正常人的思維”。這種對內在特質的懷疑,像是把你推到了TA的群體之外,把你變成了與他無關的敵人。

3)掌握控制權

反問句有時會表達出一種對話語進程、對接收者立場的掌控權——換句話說,TA已經幫你決定好了你的觀念,而你被迫成為了低權力者。

此時,你可能有兩種反應:

1)出于遵從、愧疚或其他原因,暫時默許這種權力分配。低權力者為了保存更多資源,更傾向于出現回避行為,這時你沉默、裝死、順從,亦或是像英子最初那樣低頭認錯。

2)不認同這種權力分配,并感知到強烈的不公平感。委屈、憤怒等強烈的情緒涌上來,你可能表達出反抗,也可能暫時忍耐,但不滿的情緒在心底徘徊積壓,不斷慫恿著你。

無論哪種反應,當它們累積到一定值的時候,帶來的要麼是討論終止,要麼是更大的沖突。

當反問句的優勢一條一條轉變為劣勢,我們不禁要問一句:使用反問句是為了什麼呢?結束對話?宣泄情緒?還是掌控他人?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或者,你真的不想聽聽TA的內心想法嗎?

3. 怎麼用好“反問句”?

當然啦,反問句也并非一無是處。

比如,經典美劇《老友記》里的一幕:

喬伊去朋友家的豪宅做客,被朋友建議租下自己的房子時說:“你看我像會住這種地方的人嗎?”既避免了直接拒絕,又帶著點自嘲的幽默。

而他朋友的回復:“為什麼不呢?難道你討厭公園外景和高天花板嗎?”引導性和目的性非常強,讓喬伊無法反駁甚至覺得很有道理,最終被吸引租下了房子。

在不包含任何傷害對方的信息時,在雙方都理解你的善意時,反問句也是可以變可愛的。

還是那句話,句子只是為目的服務,真正讓人受傷的,是你潛意識中的態度。

參考文獻

[1]蔣燕玲;楊紅升. 語言背后的心理——群體間的語言偏見[J]. 心理科學進展, 2015, 23(12): 2142-2152.

[2]王曉莊;白學軍. 判斷與決策中的錨定效應[J]. 心理科學進展, 2009, 17(01): 37-43.

[3]王娜, 李曉曼, Wang Na, & Li Xiaoman. (2013). 不公平分配中關系對公平認知、情緒和行為的影響. 心理與行為研究, 11(2), 239-244.

[4]Blankenship, K. L., & Craig, T. Y. (2006). Rhetorical question use and resistance to persuasion: An attitude strength analysi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5(2), 111-128.

[5]Guyer, J., Fabrigar, L., & Vaughan-Johnston, T. (2019). Speech Rate, Intonation, and Pitch: Investigating the Bias and Cue Effects of Vocal Confidence on Persua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5(3), 389-405.

[6]Petty, R. E., Cacioppo, J. T., & Heesacker, M. (1981). Effects of rhetorical questions on persuasion: A cognitive response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0(3), 432.

[7]Petty, R., & Briñol, P. (2015). Emotion and persuasion: Cognitive and meta-cognitive processes impact attitudes. Cognition and Emotion, 29(1),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