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芽被家暴事件、寫給哪些正在接受家暴的女人

解夢佬 20 0

又聽聞有人被家暴了,這次是憑模仿蒙娜麗莎妝容成名,擁有數十萬粉絲的知名仿妝博主宇芽。糖氣憤又心疼的看完了宇芽發布的視頻,被曝光的視頻中,糖看到了揪心又可怕的一幕,宇芽被男友電梯

又聽聞有人被家暴了,這次是憑模仿蒙娜麗莎妝容成名,擁有數十萬粉絲的知名仿妝博主宇芽。

糖氣憤又心疼的看完了宇芽發布的視頻,被曝光的視頻中,糖看到了揪心又可怕的一幕,宇芽被男友電梯拖行,用力踩踏,簡直就是一個惡魔。

視頻中施暴者的前兩任妻子也勇敢的出來發聲作證。

第一任前妻阿步:“懷孕時,肚子就被他踹了幾腳,掐著我脖子的時候根本沒辦法呼吸,去廚房拿菜刀出來說要砍死我,現在要不是宇芽站出來,十年前的事情自己已經不愿再回憶了。”

第二任妻子金秋則被施暴男抓起頭來撞墻。金秋說,自己也后悔,如果當初選擇報警,同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在宇芽身上。

除了兩任妻子,曾經的知情者也勇敢站了出來,揭發了施暴者的惡行。

這個讓人作嘔的“家暴男”是誰?

他本名光偉正,44歲,離過3次婚,是一名繪本家,曾經在上海、北京的4A廣告公司里擔任美術創意工作。他創作的老重慶主題漫畫作品《去漂流》,在天涯重慶論壇上贏得超高人氣,被網友譽為可“媲美宮崎駿”。

就這樣一個“德高望重”的業界前輩,糖曾經也因為一句“燦爛到無以復加的城市與成長”而驚嘆,因為作品中表現的恣意,辛辣和細膩而感慨,但就這樣一個才華無限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隱藏著一副如此丑陋的嘴臉。

讓糖覺得更惡心的是,他甚至洋洋自得于能夠有多次的婚姻,像“集郵”一樣。而且他還自戀的認為前妻們“好像她們都想跟我復合”。

在他口中所謂的家暴,好像都是因為女性的無理取鬧,而自己是忍無可忍的使用“不打人”的暴力方式讓家庭保持和睦。

真的想不帶臟字兒的問候您一句:wqnmd。

世衛組織發布的全球估計值表明,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35%)的女性在一生中曾經遭受親密伴侶的身體和/或性暴力或者非伴侶的性暴力。

大多數的暴力是親密伴侶暴力。

全世界有性伴侶的女性中,近30%報告稱,她們一生中曾經遇到由其親密伴侶實施的某種身體和/或性暴力。

全球高達38%的女性謀殺由男性親密伴侶所為。

聯合國把針對女性的暴力定義為:無論是在公共場合或私人生活中,任何基于性別的、對女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身體、性或精神傷害或痛苦的暴力行為,包括威脅進行這類行為、強迫或任意剝奪自由。

針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尤其是親密伴侶暴力和性暴力,是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也是違反女性人權的做法。

Johnson(2000)將親密關系暴力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是普通伴侶暴力(Common couple violence)。這種形式的暴力一般源于親密關系中的爭吵、矛盾,進而引發言語和身體攻擊,與控制無關。

普通伴侶暴力的嚴重程度不太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升級,而且更可能是雙向的。

第二種被稱為親密恐怖主義(Intimate terrorism)。這種暴力是控制的一種策略,動機是想對伴侶施加全面的控制。

這種類型的暴力程度會隨著時間升級,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傷害。親密恐怖主義涉及身體虐待、情感虐待等多種暴力形式。

他貶低我周圍朋友、瞧不起我的家人親戚、不屑我的工作和努力、我想出去學習進修就會用盡一切方法使我喪失意志力,刪除我QQ所有異性,手機號碼一個一個查過來,美其名曰:在乎、吃醋。

家暴者表現的特征,其中“控制欲強”、“喜怒無常”、“自戀”和“不容易溝通”成為突出的特點;而有些令人驚訝的是,“有時候是溫柔的”同樣是施暴者的一個重要特征。

第三種是暴力反抗(Violent resistance),也就是由于一方的暴力行為導致另一方的反擊。在調查中,近半數幸存者(45.64%)承認也曾對對方實施過暴力行為。

最后一種是相互的暴力控制(Mutual violent control),這種情況在現實和研究案例中都較為少見。

在曝光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施暴者明顯有一種“自戀”行為,就猶如他微博的簡介一樣,“目中無人無法無天”,這其實有著典型的自戀型施虐者的特征。

但自戀型施虐的形式很多,有很多不是特別極端的施虐現象,其實在關系中并不罕見。它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要說的是“親密關系中的自戀型施虐者”。

很多親密關系中的自戀型施虐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現都非常正常,有能力共情他人。只有在最親密、感情最激烈的人面前,他們內心最深處的斗爭才會顯露。這也證明了為什麼有很多施暴者在與他人相處時并不會讓人覺得他就是個施暴者。

而自戀型施虐者的“施虐”也不再局限于 “身體施暴”。 “自戀型施虐”的表現,是在親密關系中、日常生活中,對另一方施加各種不平等、利用和操縱 (Cononville, 2012)。

親密關系中的自戀型施虐者是怎樣形成的呢?其中大概有3種解釋:

1.自戀型施虐者,缺乏“客體恒常性” (object constancy) (Grey, 2013)。

客體恒定性是人在早年形成的,感受到“物品可以獨立于他們的感知而存在”的能力。是這種能力,讓嬰兒暫時離開父母的時候,仍可以感知父母對自己的愛。

自戀型施虐者們往往缺乏這種整體認知能力,導致他們在某一瞬間感知不到伴侶的關懷時,馬上認為伴侶不愛自己。這樣即時的負面感受會迫使ta們馬上采取“行動”。

2.渴望而未成為的樣子讓他們無比恥辱。

心理學家指出,自戀型施虐者的舉動,恰恰是因為他們對自身懷有著一種“恥辱感”(Lancer, 2017) 。

自戀型施虐者,內心有一種對自己的幻想,那是他們渴望卻從未成為的樣子。這種幻想和實際的自身之間,形成了一條鴻溝。而這條鴻溝令他們無比恥辱、焦慮和脆弱 (Greenberg, 2017)。

自戀型施虐者往往有一個理想化的自己,而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伴侶更有可能發現他們理想化自我、和真實自我之間的差距。這個被識破的窘態會直接導致自戀型暴怒 ,而促使他們以施虐的形式排解怒氣 (Freud, 1921)。

3、自戀的撫養者讓他們缺乏共情力和良心。

更自戀的撫養者和過于嚴厲/或疏離的家庭養育,讓自戀型施虐者在成長過程中缺失共情力和良心(Grey,2013)。

其實共情力和良心之間,也可能存在一些先因后果的關系——因為感知不到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去什麼樣的痛苦,所以也不在乎有沒有良心了。

換句話說,自戀施虐者往往只能深切體會并沉溺在自己的感受中,卻不能真正體會別人的情感和感覺。

一般自戀型施虐者是理智的也是不理智的。理智的是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自己是錯的。但不理智的是,他們并不能真正感知他們行為對別人的影響。

當共情力和良心不存在的時候,知識層面的對錯認知,對人的行為影響會非常有限。自戀型施虐者知道操縱是錯的、虐待是錯的,但他們其實無法真正感受到。

在視頻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施暴者曾經對當事者說過這樣的話:

1.“你去告我,你告不贏,你沒有證據。”

2.“我們沒結婚,確切來說這不是家暴。”

3.“我是使用了暴力,但是我沒打人。”

4.朋友圈簽名改為“關你們p事”。

糖覺得施暴者真的是好囂張啊!不但沒有把家暴當回事兒,被曝當天還照常發微博,談感想,如此淡定。

糖想說的是,關于“當事人未在遭遇家暴的第一時間報案,往往無法立案”。這種觀點可能確實存在于一部分取證困難的家暴情況。

但糖認為,從監控錄像視頻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男子在對女主進行施暴。而且還有那麼多證人站出來揭發你的惡行。

你還囂張什麼呢?

況且在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條明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

你還囂張什麼呢?

26日,重慶市婦聯官方微博、也回應表示一定追查到底,你本應該因為自己的惡行承認并作出道歉和檢討,反而還繼續自我辯護,正義的力量會拿起法律武器懲治你。

你還囂張什麼呢?

2014-2016年全國涉及家暴的9萬多個離婚案件中,找警察報警的案例只有8989件,不到十分之一。還有454件到居委會、村委、街道辦等單位尋求幫助,494人向親屬尋求幫助,247向婦聯尋求幫助。

其實關于宇芽被家暴也是間隔了一段時間被爆出,包括施暴者的兩任前妻也不愿意去提及,他們都選擇了沒有第一時間去曝光施暴者。

因為一旦家暴被曝光,受害者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一輩子也走不出陰影,甚至會受到施暴者來自各方面的威脅和恐嚇。

但糖覺得面對家庭暴力,我們無論作為受害者還是旁觀者,都應該拒絕沉默,勇敢說不,積極用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在非法的暴力面前,任何的沉默、忍受和旁觀,就是縱容和參與。

受害者們要知道,當他操縱了你的生活,那就不再是你的生活,一味的忍讓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甚至會迎來死亡。

最后,糖還是想理智的和施暴者們說一句:

“you are scum。”

END

Reference: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138212

https://mp.weixin.qq.com/s/S59tWzM3bQXmKeqYoQ3i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