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氏
分佈地區
潁川郡: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后,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一帶地區。
新野郡:即河南省新野縣。
濟陽郡:戰國時期為魏國城邑,西漢時期改置為濟陽縣,治所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部。
歷史來源
庚姓源出有:
1.出自官名。上古堯帝時代,有庚大夫(掌管露天糧倉的官名),他的子孫便以官名為姓,相傳姓庚。2.出自上古周朝。傳說周朝有管理糧倉的官員叫庚凜,其後代便以官名為姓。3.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周王室甘悼公之子獻太子的老師庾過,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姬庾過,是春秋時期周惠王之子王子帶後裔的甘悼公之子獻太子的老師。4.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庾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中有庾氏,原為東晉光祿大夫庾珉的族人,在十六國時期歸附鮮卑慕容部,後為北魏王統一,歸如鮮卑拓拔部,逐漸形成一個部落。
遷徙分佈
庚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四十三位門閥。“庚”是古時倉庫、水路運輸的中轉庫等的名稱,朝中掌管這些倉庫的官員叫掌庾大夫。帝堯時,有的人世襲這一官職,後來就以官名為姓,稱為庾氏。
庚氏也是一個古老的姓氏,隨時代變遷而散居在中國各省市。古籍中有曹操為免於關雲長殺害,懇求關雲長將軍熟讀《春秋》中的“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故事。漢朝時期庾皮父子任教宮廷;庾勝昆仲戍守廣東台嶺橫浦關,為紀其功,改名為大庾嶺。庚氏族人對社會發展是有貢獻的,在中華民族中有其光輝奪目的一頁而永垂於世。編撰《庾氏志》的庾裕良老人在書里寫到,東晉初年,庾氏名將曾奉旨出使高麗,這就是在韓國紮根的庾氏要認的親、溯的源。據韓國2001年11月1日人口統計,全國二百八十六個姓氏中庾氏位立第九十七位,全國庾氏人口有一萬七千餘人。
據中國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庾氏大約五萬餘人,分佈在全國各地,不少大學教授和廣播、報紙、書刊竟然把“庾”字誤作為庚、瘦、唐、廖。新華字典1972年以前版本對“庾”字僅解釋為“大庾嶺”,在廣東、江西省交界的地方。1977年以後加上了註解為“姓氏”。當今,廣西、湖南、江西、甘肅、山西、陝西、江蘇、上海、雲南等地都有庾氏的族裔。據歷史文獻《廣東庾氏志》的記載,廣東庾氏始祖是庚東暘,仕宋,於北宋元祐年間自南京來粵,任廣南路經略安撫使,攜眷導羊城。第二世庚觀,在宋政和年間任廣南東路提舉,因見東莞山水秀麗,乃卜居東莞茶園(今茶山鎮),併名其地為庾家坊。明朝洪武二十五(公元1392年)前後,第八世孫庾德信攜父由茶園庾家坊避禍遷居至谷涌(沖),后又分支到蜆涌企石村。
堂號
新野堂:以望立堂。
濟陽堂:以望立堂。
潁川堂:以望立堂。潁川庾氏最早居住在潁川的鄢陵,其可考的最早祖先為東漢末年的庚乘。《後漢書·郭符許列傳》載:“庾乘字世游;潁川鄢陵人也。少給事縣廷為門士。(郭)林宗見而拔之勸遊學宮遂為諸生佣后能講論自以卑第;每處下坐;諸生博士皆就向由是學中以下坐為貴。后徵辟並不起號曰“證君”。
家族名人
庚亮:庚亮,字元規,東晉穎川鄢陵人。歷仕東晉元帝、明帝、成帝三朝。
以上就是庚氏起源的所有內容,更多庚氏資訊請關注八字詳批網熊掌號,為您提供第一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