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氏
分佈地區
京兆郡(漢武帝太初元年設京兆郡,下轄十二縣。三國時魏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大約在今天的陝西省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的地方)。
歷史來源
歸(guī)姓源出
1.源於姬姓,為黃帝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相傳黃帝在即天子位之前,曾在歸藏國當部落首領(今湖北秭歸),即大位后,留下一子繼任為歸藏君。其後,黃帝之後代歸藏君世守歸藏國,遂以“歸藏”國名為姓氏,稱歸藏氏,后逐漸又省文簡改分衍為單姓歸氏、藏氏,世代相傳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2.源於歸姓,出自春秋時鬍子國國姓,屬於以國姓為氏。
得姓始祖
歸藏君、鬍子豹(歸豹、豹歸)、貀君(貀歸)。
遷徙分佈
歸氏或是一個典型的古老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五百八十八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七十一位門閥,望族出京兆。歸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歸氏源出姬姓,相傳黃帝為皇帝之前,曾被封在歸藏國(今湖北省秭歸縣),後來又改封在有熊國。而黃帝有一些子孫卻仍留在歸藏國,他們就以“歸藏”國名為姓,后逐漸又簡化成了“歸”單字,稱為歸氏。另一支歸姓來源於春秋時代的鬍子國(今安徽省埠陽市),國姓就是歸氏,雖然後來鬍子國被楚國並去后,一些國人為了紀念鬍子國,仍以國姓為姓氏,稱為歸氏。據《通志·氏族略》載:“左傳,鬍子國,姓歸,為楚所滅,后以為氏。”歸姓望出京兆郡(漢武帝太初元年設京兆郡,下轄十二縣。三國時魏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大約在今天的陝西省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的地方)。
今河南省的鄭州市、南陽市新野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欽州市欽北區、南寧市武鳴縣,廣東省的廣州市,江蘇省的蘇州市、常熟市,浙江省的湖州市德清縣、海寧市,上海市嘉定區,陝西省的乾縣,台灣省等地,均有歸氏族人分佈。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字輩排行
廣西欽州歸氏字輩:“泰德鳳喜成朝國勝新世龍宗品大榮(樹)昌發達振家聲”。
家族名人
歸融:唐氏歸崇敬的孫子,也當兵部尚書的高官。歸家爺孫三代都被朝廷任命為兵部尚書,當時為佳話。而且歸融當官特別出色,他為人正直,不怕權貴,秉公辦事。他寫得一手好文章。
歸有光:字熙甫(1507-1571),明代崑山(今屬江蘇省)人,人稱震川先生。嘉靖進士,官南京太僕寺丞。長於散文,反對王世貞等“文必秦漢”的復古主張、與王慎中、唐順之、茅坤等被稱為“唐宋派”。其文樸素簡潔,甚受當時人推重。有《震川先生集》。
歸昌世:字文體(1574-1645),號假庵,歸有光之孫,明代原崑山人,移居常熟(今屬江蘇省)。傳世作品有崇禎五年(1632年)作《渭水清風圖》軸,現藏南京博物院;十四年(1641年)作《風竹圖》軸,藏廣州美術館;《竹石圖》軸,款署:“勁節含香鋒,高標近碧霄。呼童掃飛恭弘=叶 恭弘,拾得鳳凰毛。歸昌世為君甫兄。”現藏故宮博物院;六年(1633年)作《墨竹圖》卷藏常熟博物館。著有自訂詩十卷,雜文百篇。
歸庄:清初文學家。一名祚明(1613-1673),字爾禮,又字玄恭,號桓軒,崑山(屬今江蘇省)人。歸有光曾孫,明末復社成員。善書畫,能詩文。《萬古愁》為其所作。文集已佚。
以上就是歸氏起源的匯總,希望對各位小夥伴們有一定的幫助哦!更多資訊信息請繼續關注八字詳批網熊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