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氏
分佈地區
譙郡:東漢建安末年從沛郡分一部分設置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省毫縣)。魯郡:漢改薛郡為魯國,治魯縣(秦以曲阜為魯縣)
歷史來源
「夏侯」源出
夏侯(Xiàhóu)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姒姓,以爵號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後裔東樓公於杞,春秋時建立杞國。公元前445年楚國滅杞,杞簡公的弟弟佗逃往魯國,魯悼公因為他是夏禹的後代,周初祖先又封為侯爵,於是稱他為夏侯氏,其後代子孫因以夏侯為氏,稱夏侯氏。
得姓始祖
夏禹。夏侯氏出自姒姓,為大禹的後代,得姓始祖為夏候佗。周代,夏禹裔孫東樓公受封為杞候(今河南杞縣)。公元前445年,杞國為楚國所滅,杞簡公之弟佗逃往魯國,魯悼公因其為夏禹之後,給以采地,封以候爵,以奉夏的祖先禹之祭祀,稱為夏候,其後世子孫遂以夏候為姓,成為夏候氏。故夏侯氏後人奉夏禹為夏侯姓的始祖。
遷徙分佈
夏侯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從《姓譜》和《唐書·宰相世系表》兩書中的記載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夏侯氏的歷史淵源。夏侯氏和單姓的夏氏本是一家,只是夏氏為兄,夏侯氏為弟罷了。春秋時代的杞國被楚國並滅之後(約於公元前445年),杞簡公的弟弟佗逃往魯國,魯悼公因為他是夏禹的後裔,封他為爵侯,於是稱他為夏侯氏。其後世子孫便以夏侯為姓。得姓歷史應該是距今2400年左右。夏候氏的郡望為譙郡、魯國郡。譙郡,東漢建安年間設置,其地在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間。魯國郡,西漢初將秦朝原有的薛郡改為魯國,到三國魏及晉代又改為魯郡,其地相當於今山東曲阜、泗水一帶。
堂號
汝陰堂:西漢時有夏侯嬰,自幼年起就與漢高祖劉邦是好朋友。劉邦在沛起兵,任夏侯嬰為太僕。夏侯嬰隨劉邦擊項羽,入蜀,定三秦,立下大功,封為汝陰侯。夏侯氏因以“汝陰”為堂號。
家族名人
夏侯嬰:西漢沛縣人,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從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后封為汝陰侯。
夏侯惇:三國魏人,曹操手下大將,自曹操陳留起兵起,便跟隨征伐,歷任東郡、陳留、濟陰太守、河南尹等職;曹丕繼位后,夏侯惇被封為大將軍,不久病逝。
夏侯勝:西漢時東平(今屬山東省)人。少隨夏侯始昌學今文《尚書》,稱“大夏侯”,常以陰陽災異推論時政得失。宣帝立,大將軍霍光令他用《尚書》授太后。后因與黃霸同時下獄,在獄中授黃霸《尚書》。遇赦出獄后,任太子太傅。受詔撰《尚書說》、《論語說》。他曾以《尚書》授其侄夏侯建,故《尚書》有大、小夏侯之學。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夏侯氏起源的內容,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夏侯氏,請多多關注八字詳批網。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