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吉氏起源

解夢佬 5 0

吉氏

分佈地區

陝西省韓城以南、白水以東、渭河以北一帶地區河南省洛陽市

歷史來源

「吉」源出

1、出自姞姓所改,姞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之一。據《唐書 宰相世系表》所載,是遠古黃帝有個裔孫叫伯儵,受封於南燕國(在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一帶),賜姓姞。後來他的子孫省去女旁,遂成吉氏,世代相傳姓吉。2、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是上古周宣王有個賢臣叫尹吉甫,他的支庶後代以祖字為姓,世代相傳姓吉。

得姓始祖

伯儵。據古籍文獻記載上也可以看出燕國地位的微末。燕國國君的世系自召公?#93;至燕惠侯,中間九世無名無溢,自燕惠侯以下有溢無名。燕國史事見於記載已遲至春秋之後一百餘年,而且第一件大事記載的就是齊伐山戎路經燕國,第二件大事是國君款逃奔齊國,都是藉助齊國史官的記載記下的。當時在今河南汲縣還有一個姞姓的燕國,史稱南燕,始封國君為伯儵,並賜姓姞。據《左傳》稱南燕國為燕,稱燕國為北燕,倒是南燕國的史事較北燕早得多地頻頻見於記載。后伯儵的子孫省去女旁,稱吉氏,世代相傳姓吉。故吉氏後人尊伯儵為得姓始祖。

遷徙分佈

中華吉(姞)姓源流悠悠,至今已有五千餘年的歷史。上古之時,“吉姓”和“姞姓”族群的時空分佈當是“多元并行”的,在中原地區的“華夏部族集團”中就有多支“吉姓”和“姞姓”部族,其中既有遊牧族、也有農耕族,如“馴馬造車船”的“吉光”部族和 “作臼作舂”的“姞姓雍氏”當為典型的遊牧族和農耕族。除了中原地區外,東部地區的“東夷部族集團”中也有“吉姓”部族,如上古的“吉夷氏”、夏初時教后 羿學射的“吉甫”等,當是東部地區的“吉姓族人”。在先秦和秦以後,“上古十二姓”之一的“姞”姓,逐漸被“吉”或其他姓氏所取代,原先的各“姞姓氏族”要麼改以“吉”為姓氏,要麼就改以“燕、須、雍、鄂、闞、光、楊、孔、尹、蔡、魯”等為姓氏。到了漢唐時期,中原吉氏族人的聚居地主要分 佈於陝、豫、晉、鄂等地,並從中湧現出馮翊、洛陽等吉氏郡望。其間,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長期戰亂后,隨着中原吉氏族人的遷徙,冀、蘇、魯、皖、甘等地已 有吉氏族人定居落籍,浙、贛、川、湘等地也已成為吉氏族人的活動領域。五代宋元時期,中原吉氏族人同其他中原士族 一樣,常因戰亂或其它原因從原聚居地南渡,多次遷徙到江南各地定居,粵、桂、閩等地又成為吉氏族人的新遷居地。元末明初,山西吉氏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 之一,分遷於陝、冀、魯、豫、皖、蘇等地;而蘇、皖吉氏族人中則有隨軍而遷雲、貴者。到了明代中恭弘=叶 恭弘,吉氏族人開始遷入台、瓊等地。到了清代,一些滿族旗人 改而姓吉,中華吉氏族群中又增添了新成員。清康雍乾以後,冀、魯、豫等地的吉氏漢族人中有因闖關東而定居於東北者。清咸同年間太平天國時期,江南吉氏族人 中則有因避戰亂而遷居江北者。如今,中華吉氏族群在時空上“多元并行”分 布的特徵更為顯著,除了漢族和滿族的吉氏外,在黎族、土家族、蒙古族、彝族、回族、藏族、哈薩克族、朝鮮族、傣族等民族中,都有以“吉”為姓的。

家族名人

吉鴻昌:字世五(1895-1934),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人。著名抗日將領。早年入伍,在西北軍馮玉祥部歷任旅長、師長、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等職。民國19年(1930年)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大戰後,任國民黨第二路軍副總指揮。民國20年(1931年)9月因反對蔣介石反共內戰和賣國投降政策,被蔣強令出國。1932年2月回國,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5月聯合馮玉祥、方振武等在張家口組成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任同盟軍第二軍軍長兼北路前敵總指揮。失敗后, 在北平、天津等地從事抗日活動。1934年11月19日,在天津市法租界國民飯店被捕。24日在北平(今北京市)英勇就義。年39歲。

以上就是關於吉氏起源的分享,更多吉氏資訊,請關注八字詳批網!

上一篇鈕氏起源

下一篇崔氏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