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比喻的句子

解夢佬 0

1.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比喻無可抵擋的潮流或無法抗拒的決心的句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的畢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復大宋江南的統一。他有將相之才而無從施展,不管何時何地,無論所見所聞,種種物象,都會激發他的報國之志和悲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往贛州。四十七年后,辛棄疾途經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況且中原仍未收復,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蕩蕩的江水沖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這既是眼前實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強了他爭取最后勝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歸后的遭遇,又愁上心頭,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鷓鴣啼聲,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詞一波三折,極盡回環宛曲之美;善于運用比興手法,筆筆言山水,處處有興寄。[2]

2.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無數山在詞中比喻什麼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作者的這首詞,用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愛國情思,堪稱詞中的瑰寶。

辛棄疾此首《菩薩蠻》用極高明之比興藝術,寫極深沉之愛國情思,無愧為詞中瑰寶。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萬安縣西南六十里(《萬安縣志》)。

詞中的郁孤臺在贛州城西北角(《嘉靖贛州府志圖》),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丈”得名。 “唐李勉為虔州(即贛州)剌史時,登臨北望,慨然曰:”余雖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闕一也。

‘改郁孤為望闕。“(《方輿勝覽》)清江即贛江。

章、貢二水抱贛州城而流,至郁孤臺下匯為贛江,再北流,經造口、萬安、太和、吉州(治廬陵,今吉安)、隆興府(即洪州,今南昌市),入鄱陽湖注入長江。 淳熙二、三年間(1175-1176),詞人提點江西刑獄,駐節贛州,這首詞正是詞人在此時書于造口壁的。

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辛幼安詞》條云:”其題江西造口壁詞云云。

蓋南渡之初,虜人追隆佑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因此起興。 “這一記載對體會本詞意蘊,實有重要意義。

《宋史》高宗紀及后妃傳載:建炎三年(1129)八月,”會防秋迫,命劉寧止制置江浙,衛太后往洪州,騰康、劉玨權知三省樞密院事從行。“閏八月,高宗亦離建康(今南京市)赴浙西。

時金兵分兩路大舉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黃州(今湖北黃岡)渡江,直奔洪州追隆佑太后。 ”康、玨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

“《三朝北盟會編》十一月二十三日載:”質明至太和縣(去吉州八十里。《太和縣志》),又進至萬安縣(去太和一百里。

《萬安縣志》),兵衛不滿百人,滕康、劉玨皆竄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縣,太后乃自萬安縣至皂口,舍舟而陸,遂幸虔州(去萬安凡二百四十里?《贛州府志》)。

“《宋史·后妃傳》:”太后及潘妃以農夫肩輿而行。“《宋史。

胡銓傳》:”銓募鄉兵助官軍捍御金兵,太后得脫幸虔。“ 史書所記載的金兵追至太和。

“與羅氏所記的追至造口稍有不符。但羅氏為南宋廬陵人,又曾任江西撫州軍事推官,其所記信實與否,尚不妨存疑。

況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鋒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不能說無此可能性。無論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佑太后被追造口時情勢危急,以致舍舟以農夫肩輿而行,此是鐵案,史無異辭。

重要的是,應知隆佑其人和建炎年間形勢。以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汴擄徽欽二宗北去,北宋滅亡之際,隆佑以廢后幸免,她垂簾聽政,迎立康王,即后來的高宗。

有人請立皇太子,隆佑拒之。《宋史。

后妃傳》記其言曰:”今強敵在外,我以婦人抱三歲小兒聽政,將何以令天下?“其告天下手詔曰:”雖舉族有北轅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曰:”漢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興;獻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獨在。

《鶴林玉露。建炎登極》條云:“事詞的切,讀之感動,蓋中興之一助也。

”陳寅恪《論再生緣》亦謂:“維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為當時及后世所傳誦。”故史稱隆佑:“國有事變,必此人當之。”

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窮追隆佑,東路金兵則渡江陷建康、臨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正值南宋政權出生死存亡之季。

因而作者身臨造口,懷想隆佑被追至此,“因此感興”,題詞于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羅氏所記大體可信,詞題六字即為本證。

上闋頭句“郁孤臺下清江水”起筆橫絕。由于漢字形、聲、義具體可感之特質,尤其郁(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獨立之感,郁孤臺三字劈面便呈顯出一座郁然孤峙之高臺。

詞人調動此三字打頭陣,顯然有滿腔磅礴之激憤,勢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筆也。進而寫出臺下之清江水。

《萬安縣志》云:“贛水入萬安境,初落平廣,奔激響溜。”寫出此一江激流,詞境遂從百余里外之郁孤臺,順勢收至眼前之造口。

而造口,詞境之核心也。接著又縱筆寫出:“中間多少行人淚。

”行人淚三字,直點造口當年事。詞人身臨隆佑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國脈如縷之危,憤金兵之猖狂,羞國恥之未雪,乃將滿懷之悲憤,化為此悲涼之句。

在詞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為行人流不盡之傷心淚。行人淚意蘊深廣,不必專言隆。

在建炎年間四海南奔之際,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無數傷心淚呵。 由此想來,便覺隆佑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

無疑此一江行人的淚中,也有詞人之悲淚呵。“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長安指汴京,西北望猶言東北望。詞人因回想隆佑被追而念及神州陸沉,獨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猶杜老之獨立夔州仰望長安。

遙望長安,境界頓時無限高遠。 然而,可惜有無數青山重重遮攔,望不見也,境界遂一變而為具有封閉式之意味,歇拍雖暗用李勉登郁孤臺望闕之故事,卻寫出自己之滿懷忠憤。

卓人月《詞統》云:“忠憤之氣,拂拂指端。”正是如此。

下闋頭兩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寫眼前的景色。

贛江原是北流,詞人為抒發胸懷,不受拘泥,在這里言東流。無數青山雖可遮住長安,但終究遮不。

3.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比喻軍民抗敵收復失地之心,不可阻擋的詩句是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的畢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復大宋江南的統一。他有將相之才而無從施展,不管何時何地,無論所見所聞,種種物象,都會激發他的報國之志和悲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往贛州。四十七年后,辛棄疾途經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況且中原仍未收復,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蕩蕩的江水沖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這既是眼前實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強了他爭取最后勝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歸后的遭遇,又愁上心頭,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鷓鴣啼聲,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詞一波三折,極盡回環宛曲之美;善于運用比興手法,筆筆言山水,處處有興寄。